logo资料库

2015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资料共2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考试高分秘诀是什么?试试这四个方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生
2015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 题,每小题 0.5 分,21—30 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读山东省地图,回答 1~2 题。 1.图中数字代表日照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山东省日照市的位置。日照市是山东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 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山东半岛的尾翼,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 相望,西靠沂蒙山,北连本省的青岛、潍坊,南接江苏省连云港。据此读图可知,图中数 字代表日照市的是②。 答案:B 2.日照市的地理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高原为主 B.冬季湿润,夏季干燥 C.濒临黄海和东海 D.海陆交通便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山东省日照市的概况。日照市是山东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 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山东半岛的尾翼,图中数字②代表日照市, 故 C 不正确;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
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故 A 不正确;日照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故 B 不正确;据图可知,日照市位于黄海之滨,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 对外开放港口;境内有日菏、坪岚、胶新 3 条铁路通过,海陆交通便利,故 D 正确。 答案:D 3.下列省区的名称与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河北省—冀 B.陕西省—晋 C.福建省—皖 D.广东省—广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河北省的简称是冀,陕西省的简称是陕或秦,晋是 山西省的简称,福建省的简称是闽,皖是安徽省的简称,广东省的简称是粤,选项 BCD 对 应错误,不符合题意。 答案:A 4.读我国 2000 年到 2010 年人口数据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0~15 岁人口比重最大 B.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 C.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D.人口总量开始减少 解析: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从受教育程度情况图中可以看出,大学、高中、初中和 小学的受教育人数比重,2010 年比 2000 年受教育人数比重显著增加,说明国民文化素质逐 步提高。从 60 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中可以看出,2010 年比 2000 年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 增加,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而 10~15 岁人口比重和人口总量问题图中没有相
关数据,无法判定。 答案:C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分布广,灾害损失严重,完成 5~6 题。 5.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西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解析: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A、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 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故 A 符合题意;B、洪涝是我国频 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 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在我国,干旱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 风区亦常出现旱灾。所以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也会重叠。故 B 不符合题意;C、华北地区是 旱灾最严重地区。故 C 不符合题意;D、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以西南山区最为严重。故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B.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C.台风来临时,关闭门窗 D.干旱灾害时,减少饮水量 解析:本题考查了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防治措施。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 方向的山坡上跑,故 A 叙述错误。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跳楼,跳楼有摔死的危险,躲在 狭窄的空间里,或是躲在桌子 下面,故 B 叙述错误。台风来临时,渔船进港避风,在家关 好门窗,故 C 叙述正确。干旱灾害时,主意节约用水,不能减少饮水量,故 D 叙述错误。 答案:C
国家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读如图三个国家轮廓图,完成 7~9 题。 7.三个国家相同的地理特点是( ) A.都被南回归线穿过 B.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C.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国家 解析:澳大利亚和巴西被南回归线穿过,印度被北回归线穿过,故 A 错误;巴西和澳大利 亚的种植业不分布在平原地区,印度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和高原地区,故 B 错误;澳 大利亚、印度和巴西都以白种人为主,故 C 正确;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印 度位于亚洲,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故 D 错误。 答案:C 8.关于三个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工矿业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B.乙国家旱涝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不稳定 C.丙国应大力开发热带雨林,发展农牧业 D.三个国家都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解析: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是服务业,故 A 错误;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 国家旱涝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不稳定,故 B 正确;巴西要保护热带雨林,故 C 错误;图中 的三个国家都不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日本的经济是“进口—加工—出口”型 经济,故 D 错误。 答案:B 9.有关三个国家的称号正确的是( ) A.甲国——“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乙国——“世界加工厂” C.丙国——“世界加油站” D.丙国——“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的称号。澳大利亚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 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故 A 正确;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故 B 错误;世 界加油站是指俄罗斯,故 C 错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指澳大利亚,故 D 错误。 答案:A 读俄罗斯简图,完成 10~11 题。 10.图中文字标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A.甲—里海 B.乙—大高加索山 C.丙—叶尼塞河 D.丁—贝加尔湖 解析:考查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及山脉、河湖的分布。图中甲是波罗的海,乙是乌拉尔山脉, 丙是鄂毕河,丁是贝加尔湖。 答案:D 11.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首都是圣彼得堡 B.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C.运输以内河航运为主 D.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解析:本题考查了俄罗斯的城市、工业、交通等知识点。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位于东 欧平原中部,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圣彼得堡为全国第二大 城市和著名海港,故 A 不正确;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自给程度高, 为俄罗斯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故 B 正确;俄罗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 道运输都很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故 C 不正确;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 常寒冷,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故 D 不正确。 答案:B 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和三地点气候资料图,完成 12~13 题。 12.有关欧洲西部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B.南部为热带气候类型 C.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 D.由西向东年降水量增加 解析:受西风影响,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比较温暖湿润的地区,该地区冬温夏凉,各月降水 均匀。本区位于温带。由于本区西临大西洋,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降水量递减。 答案:C
13.欧洲人餐桌上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欧洲西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地形南北高,中间低 C.河流密布,水量丰沛 D.多半岛,海岸线曲折 解析: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 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基本没有旱涝灾害,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畜牧业发达。 答案:A 读南极地区图,完成 14~15 题。 14.关于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东半球 B.都有极昼现象 C.都在南极大陆上 D.都在北京的西南方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及考察站的概况。读图分析可知:泰山站的经纬度约为 73°S, 76°E;长城站的经纬度约为 62°S,58°W;中山站的经纬度约为 69°S,76°E;昆仑站 的经纬度约为 80°S,77°E。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 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长城站位于西半球,昆仑
站、中山站、泰山站位于东半球,故 A 错误。四个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无极 昼极夜现象,故 B 错误。四个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昆仑站、 泰山站、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上,故 C 错误。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 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北京的经纬度 40°N,116°E 可知,四个考察站位 于北京的西南方;故 D 正确。 答案:D 15.有关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终年降雪量大,地表冰天雪地 B.1、2 月份南极地区最寒冷,冰盖面积最大 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是由于纬度更高 D.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解析:极地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干燥;南极地区是被冰川覆盖的大陆,1、2 月份南极地 区处于暖季,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南极主要为陆地,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两 极地区都属于科学考察的宝地。 答案:D 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完成 16~17 题。 16.有关黄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向受我国整体地势特点影响 B.黄河注入黄海,长江注入东海 C.从人口稀疏区域流向人口稠密区域 D.上游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解析:考查长江、黄河的概况。A、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我国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 流注入太平洋,如长江、黄河等。故 A 不符合题意;B、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 山脉主 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 11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黄河 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 9 省区,注入渤海。故 B 符合题意;C、长江、黄河流 经我国东西部地区,从西部人口稀疏区域流向东部人口稠密区域。故 C 不符合题意;D、长 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