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C (实时时钟) 晶振设计指南
翻译: 陈其龙(香港商鼎盛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
(适用于FM31 系列,FM3808,FM30C256所有的RTC芯片)
总体概述
FM31 系列,FM3808,FM30C256 集成了处理器外围器件,它集成了FRAM 非易失性存储器和
实时时钟于一体。实时时钟在VDD 掉电以后自动切换到后备电源。在使用后备电源的情况下,
实时时钟耗电量很少以便其可以长期工作。本应用笔记提醒系统设计者在使用实时时钟时应注
意的问题。
振荡器和晶体
任何实时时钟的核心都是晶振,它为分频计数器提供精确的与低功耗的时基信号,它可以
用于产生秒、分、时、日等信息。为了确保时钟长期的准确性,晶振必须工作正常,不能受到
干扰。
除了晶体之外,所有必须的元件都被集成在器件之内。如果有额外的诸如电容和电阻等元
件被连接到X1和X2引脚,晶振将不能正常工作。这种情况下,直流工作点将发生偏移,晶振频
率也会偏移,甚至在上电时,晶振不能正常起振。具有10pF电容和10M阻抗的被动示波器探
针也会影响晶振正常工作。所有的32.768KHZ 晶体都有等效电容。市场上最为普遍的32KHZ
晶体有两种类型:6pF 和12.5pF。在操作时,晶体必须符合推荐的容性特性。那就是说,X1/X2
引脚的容性负载必须为6pF。所有的FRAM实时时钟都设计使用6pF 类型的晶体。
以上简化的晶振示意图显示了穿孔晶振与芯片内的C1和C2的连接。芯片内的这两个电容值
为12pF,它们和晶体一起工作。因此CLOAD值为C1*C2/(C1+C2)或6pF.。两个电阻每个为1千欧,
它可以调整相位以提高晶振的工作稳定性。所有带有实时时钟的Ramtron 外围器件都选择6pF
晶体以在使用后备电源时实现最低功耗。一个12pF 的晶体晶振的功耗是6pF 晶体晶振的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晶振内的150nA 电流源为电路提供一个低值的直流偏置电流。晶振可能由于噪
音和X1/X2 引脚上额外负载的影响而引起工作晶振32.768KHZ 频率不能被直接监控。不能在X1
和X2 引脚上增加电容,也不可以用探头直接接触。以下推荐几种检测晶振频率的方法:2、在
实时时钟控制寄存器中,(在FM30C256和FM3808 中为Flages 寄存器),将CAL 位设置为1。这
一操作将CAL:引脚(FM3808 中的INT)变为512Hz 的监控器。512Hz 是晶振频率的64 分3、可
使用频率计数器或其他精确频率测量仪器测量晶振频率(可使用数码示波器观察十个周期以上,
而不是只观察一个周期)。你希望读到512Hz 这一精确频率值, 但只要测量值在
511.975-512.025Hz 之间,我们就可以认为晶振工作正常。CAL(4:0)寄存器位能够使实时时钟
误差率小于2ppm。0.025Hz 晶振误差大约引起50ppm的时钟误差.
尽管50ppm 的时钟误差距离精确值比较远,但它在校准设置功能可纠正能力范围之内。为
了进一步测试晶振,系统微控制器可进入或退出校准状态。为确保频率的准确性,可以连续监
控512Hz 的频率输出。如果频率改变较大,那么晶振有可能受到噪音的影响。如果你采用推荐
的电路布局,实时时钟晶振的工作性能将极大提高。重点提示:校准设置CAL(4:0)不会影响到
512Hz 输出。改变CAL(4:0)位,CAL(INT)引脚上512Hz 频率不会改变。实时时钟的校准是通过
对64 分频计数器的输出进行数字调整,不能通过改变晶体频率进行校正
布局推荐
X1 和X2 晶体引脚均为高阻引脚,必须小心处理。需确保晶体与X1,X2 引脚之间的连线距
离最短,必须小于5mm。2. 确保VDD引脚具有良好的退藕性。(VDD与地之间连接一个0.1uF电容)
3. 即使信号位于板内层,也不能允许信号线靠近X1 和X2 引脚。在晶体引脚周围使用接地保护
环。在内部或板反面使用接地保护敷铜。
图三:X1 和X2 引脚周围的保护环
目前有很多表面封装晶体可用。图三为FM31系列和SMD晶体的布局示图。应当注意:通过
图中示意的孔将保护环与地相连。Abracon, Citizen,Epson, Raltron, and Saronix 制
造32kHz 6pF表面晶体。推荐的6pF晶体将保证晶振以32.768Hz的频率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