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设计总体思路............................................................... 1
1.1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1
1.2 HDB3 编译码......................................................1
二、单元电路的设计........................................................... 4
2.1 编译码器功能模块电路........................................ 4
2.2 双/单极性变换电路............................................... 5
2.3 位同步信号的提取................................................ 6
三、系统仿真........................................................................8
3.1 HDB3 编译码模块仿真.........................................8
3.3 位同步单元电路仿真............................................ 9
四、调试结果......................................................................11
五、设计体会与心得......................................................... 13
六、附录(总原理图)..................................................... 15
七、参考文献......................................................................16
一、设计总体思路
1.1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输入信号是由终端设备或编码设备产生
的二进制脉冲序列,通常使用的是单极性的矩形脉冲信号(NRZ
码)。为了使这种信号适合于信道的传输,一般要经过码型变换器,
把单极性的二进制脉冲变成双极性脉冲(如 AMI 或 HDB3 码)。
发送滤波器对码脉冲进行波形转换,以减小信号在基带传输系统
中传输时产生的码间串扰。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是影响基带信号
进行可靠传输的主要因素,而它们都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
有密切的关系,为了使基带系统的总传输特性能够把码间串扰和
信道噪声的影响减少到尽量小的程度,是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目
的。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信道特性不理想及加性噪声的影响,
会使接收到的信号波形产生失真,为了减小失真对信号的影响,
接收信号首先进入接收滤波器滤波,然后再经均衡器对失真信号
进行校正,最后由抽样判决器恢复数字基带脉冲序列。
1.2 HDB3 编译码
在生活中,我们得到的大多是低频信号或直流信号,但是,
在含有直流分量和较丰富低频分量的单极性基带信号波形不适合
在普通的信道中传输,因为一般的信道的低频传输特性差容易受
噪声的干扰,可能造成信号严重畸变,甚至可能被噪声完全淹没
1
而分不出信号,因此有必要对传输的信号进行编码,而经过信道
编码后的传输码却具有较强的波形抗干扰性。我们比较常用的编
码规则有 HDB3 和 AMI 编码。
HDB3 码的全称是 3 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是 AMI 码的一种改
进型,其目的是为了保持 AMI 码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使连“0”
个数不超过 3 个。其编码规则如下:
(1) 当信码的连“0”个数不超过 3 时,仍按 AMI 码的规则
编,即传号极性交替;
(2)当连“0”个数超过 3 时,则将第 4 个“0”改为非“0”
脉冲,记为+V 或-V,称之为破坏脉冲。相邻 V 码的极性必须交替
出现,以确保编好的码中无直流;
(3)为了便于识别, V 码的极性应与其前一个非“0”脉冲的
极性相同,否则,将四连“0”的第一个“0”更改为与该破坏脉
冲相同极性的脉冲,并记为+B 或-B;
(4) 破坏脉冲之后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 例如:
代 码: 1000
0
1000
0
1
1
000
0
l
1
AMI 码: -1000
0
+1000
0
-1
+1
000
0
-1
+1
HDB3 码: -1000
-V
+1000
+V
-1
+1
-B00
-V
+1
-1
其中的±V 脉冲和±B 脉冲与±1 脉冲波形相同,用 V 或 B 符
号的目的是为了示意是将原信码的“0”变换成“1”码。
2
虽然 HDB3 码的编码规则比较复杂,但译码却比较简单。 从
上述原理看出,每一个破坏符号 V 总是与前一非 0 符号同极性(包
括 B 在内)。
这就是说,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坏点 V,于
是也断定 V 符号及其前面的 3 个符号必是连 0 符号,从而恢复 4
个连 0 码,再将所有-1 变成+1 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HDB3 码保持
了 AMI 码的优点外,还将连“0”码限制在 3 个以内,故有利于定
时信号的提取。
HDB3 编译码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 总原理框图
3
二、单元电路的设计
2.1 编译码器功能模块电路
本单元用 CD22103 集成电路进行 HDB3 编译码。编码时,需
输入 NRZ 码及位同步信号,由数字信源单元提供,CD22103 编码
输出两路并行信号,+H—OUT 和-H—OUT,它们都是半占空比的
正脉冲信号,分别与 HDB3 码的正极性信号及负极性信号相对应。
根据编码规则可以的出,每一个破坏符号 V 总是与前一非 0
符号同极性(包括 B 在内)。这就是说,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
容易地找到破坏点 V,于是也断定 V 符号及其前面的 3 个符号必是
连 0 符号,从而恢复 4 个连 0 码,再将所有-1 变成+1 后便得到原
消息代码。HDB3 码保持了 AMI 码的优点外,还将连“0”码限制在
3 个以内,故有利于定时信号的提取。
NRZIN
BSIN
HDB3 编译码器
+H—OUT
H—OUT
单一双变换
HDB3
图 2.1HDB3 编码方框图
4
HDB3 译码电路图与单双极性变化电路图如下:
图 2.2 HDB3 译码电路图与单双极性变化电路图
2.2 双/单极性变换电路
译 码 时 , 需 将 HDB3 码 变 换 成 两 路 单 极 性 信 号 分 别 送 到
CD22103 的+H—IN 和-H—IN 引脚,来实现此功能的是下面所示
的双/单变换电路。双/单极性变换及相加器构成一个整流器。整流
后的 HDB3 信号含有位同步信号频率离散谱,将为下一步译提取
位同步信息。
根据编码规则可以的出,每一个破坏符号 V 总是与前一非 0
符号同极性(包括 B 在内)。这就是说,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
容易地找到破坏点 V,于是也断定 V 符号及其前面的 3 个符号必是
连 0 符号,从而恢复 4 个连 0 码,再将所有-1 变成+1 后便得到原
消息代码。HDB3 码保持了 AMI 码的优点外,还将连“0”码限制在
3 个以内,故有利于定时信号的提取。
HDB3IN
BSIN
HDB3 编
译码器
+HOUT
HOUT
NRZ
双 一 单
变 换
图 2.3HDB3 译码方框图
5
图 2.4 双/单极性变化电路图
2.3 位同步信号的提取
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收发两端一定要有一个时间上同步的
问题。发端某一时刻发出一个码元,收端在相应某一时刻(一般
滞后一个固定时间)抽样判决后再生这个码元,这样收发两端的
码元一一对应不会搞错。在本单元电路中,位同步信号的离散谱
来自上一级的整流后的信号,由于位同步频率比较低,很难将有
源带通滤波器的带宽做得很窄,它输出的 BPF 信号是一个幅度和
周期都不恒定的正弦信号,对此信号进行限幅放大处理后得到幅
度恒定、周期变化的脉冲信号,但仍不能将此信号作为译码器的
位同步信号,需要进一步处理,当锁相环自然谐振频率足够小时,
对输入的电压信号可等效为窄带带通滤波器,它可以输出一个符
合译码要求的位同步信号 BS—R。
HDB3D
带通
限幅放大
锁相环
图 2.5 位同步信号提取方框图
BSR
6
图 2.6 位同步信号电路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