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1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1.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
统治的哪一措施?
A.颁布“推恩令”
C.派张骞出使西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统一文字
2.“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
们新疆好地方》既口昌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
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台湾府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3 右图水利工程的中心应是
A.咸阳
C.洛阳
B.涿郡
D.余杭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
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A.隋文帝
C.武则天
B.唐太宗
D.唐玄宗
5.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
荣的是
A.开始使用牛耕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
6.史书记载 12 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
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A.成吉思汗
B.元世祖
C.顺治帝
D.渥巴锡
7.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 r 许多努力,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不属于
其“十全武功”的是 ①收复台湾 ②开始设立军机处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赐予达赖
五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
A.①②⑧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右图是 1921 年 7 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9.它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字;它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建立;它被
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筛。它是
A.南昌
B.井冈山
C.上海
D.延安
10.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11.2014 年 2 月 27 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口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
中国人达
A.10 万人
C.30 万人以上
B.20 万人
D.300 万人以上
12.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秋收起义
C.台儿庄战役
B.血战卢沟桥
D 平型关大捷
13.右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 1945 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
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决定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C.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署《双十协定》
14.小明在百度搜索工具栏中输入:“关门打狗、锦州、林彪”等词,他研究学习的战役应
是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5.“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
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A.赞成商务立国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提倡实业救国
16.1876 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
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A.《民报》
C.《每周评论》
17.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B.《申报》
D.《新青年》
A.詹天佑——京张铁路
C.林则徐——《海国图志》
B.候德榜——侯氏制碱法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18.下列哪一作品是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
A
B
C
D
19.下列哪项内容出自右图法律文件?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B.“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C.“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2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
为” 等口号应产生于
A.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
C.20 世纪 80 年代
B.20 世纪 70 年代
D.20 世纪 90 年代
2l.旧版 1 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
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21 世纪初
22.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
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
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
C.阶级斗争为纲
B.“共产风”现象
D.“两个凡是”的方针
23.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
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内地的开放
24.“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周
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1954 年访问缅甸时
C.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B.出席万隆会议时
D.1971 年会见基辛格时
25.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取得
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6.下列内容反映的会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
重要问题 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③把邓
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C.④①③②
B.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27.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
文明是
A.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D.古埃及文明
28.男性公民格瓦达和妹妹玛利亚住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一小村庄,他们最有可能的经历
是
A.格瓦达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B.玛利亚参与公民大会期问,格瓦达独自处理农活
C.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D.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
29.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人“天堂”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30.阿里巴巴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
A.《天方夜谭》
C.《俄底浦斯王》
B.《荷马史诗》
D.《哈姆雷特》
31.下面是两条重要的交通路线图,它们开通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D.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32.“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
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
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美国 l787 年宪法
C.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的《人权宣言》
D.英国的《人民宪章》
33.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
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法典》,巩同资产阶级统治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率军远征俄罗斯
34.下面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
时间
1860 年
1879 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99
287
11600
42000
7954
51937
A.实现了国家独立
C.废除了农奴制
B.制定了“一五计划”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5.17 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
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他解释的这一理论应是
A.微积分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进化论
36.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
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里说的
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赫鲁晓夫改革
B.《土地法令》的颁布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7.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时说:“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为此,美国
A.推行了“杜鲁门主义”
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建立了北约组织
D.缓解了和苏联的关系
38.引发右图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
B.东欧剧变
C.苏联的“八一九事件”
D.美苏争霸
39.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 打
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
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中加合资企业上班。这反映了世界发
展的哪一一趋势?
1989 年柏林墙坍塌,东西德统一
A.思想自由化
C.经济全球化
B.政治民主化
D.文化多元化
40.2013 年 6 月 20 日,我国首次实施了太空授课,这一成就所属的科技革命的核心应是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C.电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良
D.航天技术
第Ⅱ卷(共 60 分)
41.(19 分)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二班同学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心五千
年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回顾式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进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
动。
步骤一:忆辉煌——回顾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3 分)
(2)旧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下面是一组同学梳理这
块知识的表格,请你将空白处填写完整。(4 分)
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出现发展
影响
西汉早期发明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
时期,_______(人物)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大人促进了类文化的传
唐朝印制的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播
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
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 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
开始传人阿拉伯和欧洲。
为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改变了战争的作战方式
步骤二:析沉沦——回顾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
材料一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 A、C、D 三次侵华战争
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3 分)在这一过程中,B 战争爆
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1 分)
步骤三:探复兴——回顾中国人为走向复兴进行的探索
材料二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
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引起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哪
三项内容?(3 分)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重要表现,请
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2 分)在十三大上,我
国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请简要
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3 分)
42.(14 分)改革和恰当的政策凋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2 分)在实施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逐
渐增强,先后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请写出秦朝为抵御
匈奴和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交流修建的两大工程。(2 分)
材料二 19 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
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
资本主义国家。
(2)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名称。(1 分)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
中创办的两个近代军事工业。(2 分)
(3)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2 分)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1928 年一 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
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丰义国
家对苏联坛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1 分)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1 分)
材料四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
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5)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1 分)这一时期在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1 分)为实现祖国统,邓小平又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1 分)
——邓小平
43.(13 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
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1)材料一中提到的儒家学派创始人是谁?(1 分)他的哪一学说体现了其核心的思
——引自《中国儒学与欧洲启蒙思想》
想主张?(1 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是什么?(1 分)达·芬奇是文艺复兴
时期杰出的画家,请写出他的两项主要代表作品。(2 分)伏尔泰是著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
请写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2 分)
材料二
图一 严复
图二 陈独秀
(3)图一中严复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要救国主张是什么?(1 分)图
二中陈独秀领导了 1915 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该运动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2 分)
材料三 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 10 集
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
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恩”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
了。
(4)马克思丰义诞牛的标志是什么?(1 分)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为建
立政权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分别是什么?
(2 分)
——2011 年 2 月 23 日中国广播网
44.(14 分)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
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
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
响?(3 分)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1 分)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
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
(1 分)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人了什么时代?(1 分)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
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
国。
(3)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
界秩序?(2 分)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1 分)
材料四
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
变化趋势?(1 分)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3 分)
材料五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
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材料五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