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
1.下列文献最能体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明治宪法》
D.《1787 年联邦宪法》
解析:最能体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文献是《1787 年联邦宪法》。1787 宪法确立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
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答案:D
)
2.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政治体制的有(
①元首制
②共和制
③君主立宪制
④城邦民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古代罗马实行共和制和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
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
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公元前 1 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无力统治,奴隶
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公元前 49 年,凯撒夺取政权,后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实行元首制,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公元前 27
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
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
答案:A
)
3.“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
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题目中的“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
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知,这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这项政策导致官僚机构
的膨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但不利于军队作战能力的增强。
答案:D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小芸绘制了如图年代尺,据图回答 4﹣5 题。
)
4.按时间先后顺序在_____填入相关事件,依次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平型关战斗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931 年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占领沈阳,制造了九一八
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1937 年 9 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
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就是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1938
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歼敌一万多人,这就是台儿庄战役,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
答案:B
)
5.从上述年代尺中,我们可知(
①中国抗战从华北战场开始
②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③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抗战
④日本投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从年代尺中可以看出,抗日战争从 1931 年到 1945 年,
历经十四年;据所学可知,1937 年 9 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
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结合题干信息“中国军队取得
的第一次大捷”可知,该战役是平行关大捷;据所学可知,1938 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是国民党正
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结合题干信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可知该
战役是台儿庄战役;上述事实充分说明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构成了抗日
战争的主流;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正确。
答案:C
6.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如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右丞相印
①周朝实行分封制度
②秦朝实行丞相制度
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
④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因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因此其反映的秦朝的信息,分封制发生在周朝,推恩令发
生在西汉,因此①④不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因此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满分 18 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15 世纪初的明代,
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
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摘编自习近平在 2017 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二:当前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贸易和投资低速,发展不平衡加剧。
战乱和冲突,恐怖主义等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突出……“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鲜明特
点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丰硕的成果表面,“一带一路”顺应时代
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
——摘编自习近平在 2017 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1)写出材料一中“开拓事业”的史实,并说明它们名垂青史的共同原因。
解析:据材料一“…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15 世纪
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
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开拓事业”的史实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明成祖派
郑和下西洋。它们名垂青史的共同原因是,因为这些开拓事业通过和平的方式,传递友谊,
造福各国人民,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
相互交往和影响。
答案: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因为这些开拓事业通过和平的方式,传递友谊,造福
各国人民,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
交往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解析:据材料二“当前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贸易和投资低速,发展不平
衡加剧。战乱和冲突,恐怖主义等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突出…‘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
鲜明特点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丰硕的成果表面,‘一带一路’顺
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可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维
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一带一路”顺应了
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
答案:“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带一路”建设
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
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一带一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州籍革命烈士钱壮飞是“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小张
同学围绕钱壮飞的生平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了学习笔记。
(1)小张同学感悟中“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指什么?
解析:1894 年—1895 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
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
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是继《南
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巨额赔款加重了
中国人民的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
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马关
条约》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答案: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我国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2)简述钱壮飞“挽救我党于危难之际”的时代背景。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钱壮飞“挽救我党于危难之际”的时代背景包括蒋介石发动政变,
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以此作答即可。
答案:蒋介石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
完全破裂。
(3)请运用史实说明钱壮飞见证的这次会议的伟大之处。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 年 10 月,红军被迫撤
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
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
成熟。
答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