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嘻.戏(xī)
箴.言(zhēn)
豢.养(huàn)
恪.守(kè)
星宿.(xiù)
聒.噪(guā)
渺茫.(máng)
褴.褛(lán)
间.不容发(jiàn)
郑重其事.(shì)
言不及意.(yì)
不言而喻.(yù)
A. 广袤.(mào)
B. 坍塌.(tā)
C. 隔膜.(mé)
D. 妖娆.(ráo)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
A.嘻戏——嬉戏,间.不容发(jiàn)——jiān;
B.聒.噪(guā)——guō;
C.隔膜.(mé)——mó,言不及意——言不及义;
故选 D。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具有_____的价值特质。我们在通过品读红色经典开展学习
教育时,_____要保持对红色经典的敬畏之心,尊重历史、敬重经典,也要结合当代青年的
认知习惯、接受方式和审美诉求解读好红色经典,用当代青年_____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
紧贴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_____好蕴含其中的精神价值,让红色经典更富时代气息,
让英雄人物更加生动鲜活。
A. 历久弥新 既 喜闻乐见 诠释
释
B. 历久弥新 不仅 耳熟能详 诠
C. 历久弥坚 既 耳熟能详 解释
D. 历久弥坚 不仅 喜闻乐见 解
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历久弥新”经过长久的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新、更好。是指一样
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历久弥坚”经
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与语境中的“经典”相应,故选“历久弥新”;
第二空:“既……也……”是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仅……也……”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根“尊重历史、敬重经典”“解读好红色经典”,可知用“既……也……”更合适;
第三空:“喜闻乐见”意思是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
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与语境中的“当代青年的方式”相应,故选“喜闻乐见”;
第四空:“诠释”和“解释”两者都有“解释”的意思。前者还有“说明”的意思,与语境
中“精神价值”相应,故选“诠释”;
故选 A。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
......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
你。”②英国作家史美尔斯的述评,也是一种阅读价值解读。③数字时代,电子书、有声书
.......、
方兴未艾,阅读方式在人们的不断创新中更加多样..。④只要人类依然抱有探究世界的渴望
存有寻求心灵慰藉的需要,阅读的价值就在那里。⑤鼓励人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是
涵养文化、培育文明的一种努力,这种做法怎能不是人类社会不向前发展的动力。
A. “耐心”“多样”是形容词,“任何”是代词,“艰难困苦”是并列短语,“探究世界
的渴望”是动宾短语。
B. 第②句“英国作家史美尔斯的述评,也是一种阅读价值解读。”这个句子中,“英国作
家史美尔斯”作主语,“解读”作宾语。
C. “只要人类依然抱有探究世界的渴望、存有寻求心灵慰藉的需要,阅读的价值就在那
里。”这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D.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第一个“不”字删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及语法知识。
A.“耐心”在这里是名词,“探究世界的渴望”是偏正短语。所以“‘耐心’‘多样’是形
容词”“‘探究世界的渴望’是动宾短语”的分析错误;
B.“英国作家史美尔斯”作定语,所以“‘英国作家史美尔斯’作主语”的分析错误;
D.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第二个“不”字删去。所以“修改方法是把第
一个‘不’字删去”的分析错误;
故选 C。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
有小说《项链》《羊脂球》《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B.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冰心的这首《造物者》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
呼唤、对自然的咏叹融为一体,让人无穷回味。
C. 宋江率兵三打祝家庄。第一次中了埋伏,兵败而归;第二次王英和秦明等人被活捉,再
次失利;第三次,在时迁等人的卧底策应下,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破祝家庄,卢俊义也活
捉了史文恭。
D. 《我爱这土地》中的“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艾青选择它来作为寄情和倾诉的对象,
其意境广阔,又寄寓着诗人浓厚的爱国之情,提升了本诗的表现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以名著内容。
A.《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是雨果的代表作品,故“代表作有小说《项链》《羊脂球》《巴
黎圣母院》《九三年》等”的表述错误;
C.宋江率兵三打祝家庄。第三次,在孙立等人的卧底策应下,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下祝家
庄,取得胜利。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是攻打曾头市。所以“第三次,在时迁等人的卧底策应
下,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破祝家庄,卢俊义也活捉了史文恭”的表述错误;
D.《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是诗人常用的意象,所以“《我爱这土地》中的‘鸟’是诗
人常用的意向”的表述错误;
故选 B。
5. 诗文填空。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
(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
(4)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5)________,何似在人间。
【答案】 ①.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②. 弓如霹雳弦惊
③. 佳木秀而繁阴
④. 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⑤. 起舞弄清影
【解析】
【详解】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
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
错字。本题中的“衡阳、雁、霹雳、辩、舞”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
6.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题目。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看孙郎。
射天狼。
【乙】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①鸣,将军猎渭城②。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③,还归细柳营④。回看射雕处⑤,千里暮云平。
【注释】①劲:强劲。角弓:用兽角装饰的良弓。②渭城:秦时的咸阳城,汉时改称渭城,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③新丰市:古代县名。④细柳营: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⑤
射雕处:雕,一种猛禽,飞得快而高,难以射中。《北史·斛律光传》载,斛律光精通武艺,
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都督”。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词上片记叙出猎情况,写出了词人的豪情狂态,表现了他的“少年狂气”。词人
以孙权自喻,表示自己勇武可用。
B. 【乙】诗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了一幅将军狩猎图,诗的前四句写出猎,后四句写猎归。开
篇先声夺人,结尾以景作结,首尾呼应且互为对照。
C. 【甲】【乙】两个作品都以打猎为题材,都以“猎”字贯穿全篇,也都用典故委婉含蓄地
表达了作者渴望御敌西北、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D. 【甲】【乙】两个作品的语言也都很有表现力。【甲】词中的“牵”“擎”“卷”生动表
现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特点,【乙】诗中的“疾”“轻”生动地刻画猎者迅速发现猎
物并追踪而至的样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甲词由“狂”字贯穿全篇,委婉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
志。
故选 C。
(二)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
凡学之道,严①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②于其臣
者二:当其为尸③,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学莫便④乎近其人⑤。礼乐法⑥而不详诗书故而不切⑦春秋约⑧而不速;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
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释】①严:尊敬。②不臣:不把他当作臣下看待。③尸:古时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祭
主。④便:便捷。⑤人:这里指良师。⑥法:有法度。⑦切:接近实际。⑧约:简约。⑨方:
通“仿”,仿效。
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凡学之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B. 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富贵》)
C.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D.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8.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2)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9.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礼 乐 法 而 不 详 诗 书 故 而 不 切 春 秋 约 而 不 速
10. 甲乙两文都是有关学习的话题,相同之处是两文都倡导了 A______的学习方法,以及学
生对老师应该是 B_______的态度;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告诉我们作者成功的原因还在于
C______和 D______。
【答案】7. D
8. (1)尊重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这样之后真理才能受到尊
敬,真理受到尊敬这之后百姓才懂得敬重学习。
(2)当臣子做(君主的)老师的时候,(君主)不把臣子当臣子看待。
9. 礼乐法而不详/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10.
①. 求教于老师
②. 尊重
③. 好学/勤奋(刻苦)
④. 守信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词,道理/动词,讲授;
B.连词,……的原因/连词,用来;
C.名词,学说/动词,说明;
D.连词,所以/连词,所以;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严,尊重;然后,这样以后;道,道理、真理;民,百姓;敬,敬重。
(2)为,做;则,就;弗,不。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
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礼》《乐》记载法度而未加详细地解说,《诗》《书》记载旧事而
不切近现实,《春秋》文简辞约而不易迅速地理解。“礼乐”“诗书”“春秋”分别作为三
个分句的主语,三者之间应断开。故断句为:礼乐法而不详/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甲文“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和乙文“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
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可知, 两文都倡导了求教于老师的学习方法。
结合甲文“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见学
生对老师的态度应该是尊敬的;结合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可知【甲】文作者能有如今成就的原因包括好学和
勤奋。结合甲文“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可知,作者成功的原因还
在于守信用。
【点睛】参考译文:
【甲】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
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
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
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
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
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
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
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
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乙】教育最根本的道理,难在尊敬老师。因为,只有敬重老师,才能确信老师所传之
道:只有确信老师所传之道,才能使庶民百姓都重视教育。为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君王不把
臣下看作臣下的有两种人:一是当此臣担任祭祀之代受祭者的时候,就不把他看作臣下:二
是此臣是老师,就不把他看作臣下。
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礼》《乐》记载法度而未加详细地解说,《诗》《书》
记载旧事而不切近现实,《春秋》文简辞约而不易迅速地理解。仿效贤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
那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
更便利的了。
(三)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
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尼尔尼诺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WMO)最新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
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
【材料二】
那么,拉尼娜意味着什么?今年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
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
强,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大范围降水偏少。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将拉尼娜
事件与冷冬联系在一起。
这种联系确有其根据,2008 年南方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部分原因就是拉尼
娜所致。在拉尼娜事件期间,冬季入侵我国的寒潮明显偏多,南方易出现低温冻雨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
常年同期或偏高,这意味着出现强烈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但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前冬偏暖,后冬偏冷。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 月中
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023 年 1 月下旬
至 2 月,冷空气强度逐渐加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东北北部、
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华中南部和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可
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江南大部发生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大。
“在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气温的波动将越来越大,而拉尼娜事件又增加了极端异常
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因此,无论是冷冬还是暖冬,都需要格外关注阶段性的剧烈降温和严
寒天气。”专家预言,今年南方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需要防范其对交通
出行、电力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材料三】
“小女孩”扰乱全球气候?
“我的母亲和姐姐住在罗切斯特小镇上——最容易发生洪水同时也是被完全淹没风险
最高的地区之一。我们勉强挺过了 2011 年的洪水,但这些洪水可能将变得更糟,我们或许
会失去自己的家园。”近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中西部等地区由于强降雨引发
洪水,该州应急部门在过去 24 小时内发布了 103 次洪水警报,有数百名居民收到紧急撤离
的警告。
从去年开始至今,澳大利亚频遭洪水侵袭。究其原因,拉尼娜是“捣乱者”之一。拉尼
娜虽是“小女孩”,但她发起脾气来却能量巨大,会导致全球多地气候异常。比如,印度尼
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容易出现洪涝;南美沿岸
附近地区降水减少,非洲中部、美国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南海——西太平洋台风活跃。
对于我国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夏季的主要雨带会偏北,导
致华北到河套一带多雨,南方降水偏少,出现所谓的南旱北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图拿
反了”,尤其是东北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明显偏少。
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带来的影响就是如此。在 2021 年,我国出现了夏季主雨带位置
偏北,降雨量华北偏多 1.6 倍,西北偏多 7 成;华西秋雨异常,雨量偏多近 9 成。今年,这
一状况依然存在,今年夏季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南方地区的平均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
全球多地气候异常会给粮食生产带来威胁。从统计概率看,拉尼娜事件与全球不同地区、
不同作物的产量之间有很强的对应关系。拉尼娜期间,加拿大小麦、美国玉米和阿根廷大豆
等减产风险指数较高,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也有减产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拉尼娜会导致全球变暖更加严重,带来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一系列
恶劣影响。拉尼娜事件气候影响的特点也在发生改变。因此,专家建议,需要加强对拉尼娜
事件自身强度的研判并分析不同区域可能受到的影响,预估极端事件的累加放大作用,带来
更多危害。
11. 结合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数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大范围降水偏少,
人们便将拉尼娜事件与冷冬联系在一起。
B. 拉尼娜事件增加了极端异常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无论是冷冬还是暖冬,都需要格外关
注阶段性的剧烈降温和严寒天气。
C.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
常年同期或偏高,今年不会出现强烈冷冬。
D. 世界气象组织(WMO)最新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
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
12. 拉尼娜虽然是“小女孩”却威力巨大,结合【材料三】谈谈拉尼娜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
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