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寄语:金色六月,带着希望,带着理想,带着信念,步入考场。请你以一颗平常心, 迈好人生这一步。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写一手漂亮的字不仅能让人赏心悦目,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索养,请用 正楷把下面的词语抄写在田字格里。(2 分) 沉 着 冷 静 认 真 细 心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禁锢(gù) 玷(diàn)污 不屑(xuè) B.忏(chàn)悔 避讳(huì) 幻(huàn)想 C.造诣(yì) 婆娑(suō) 憎恶(è) D.嗜好(hào) 惬(xiè)意 赫(hè)然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相形见拙 穿流不息 申张正义 B.微不足道 随声附和 惊慌失错 C.再接再厉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杳无音信 礼上往来 气势汹汹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教室的墙壁非常雪白。 B.通过举办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 C.人们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D.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为了筹建广场,他呕心沥血....,到处奔波。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 C.当腰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 D.见到亲人,在外飘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6.仿照划线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其语意连贯,句式相同。(4 分) 例句:书是益友,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 , ; , ;当你消沉时, 书使你振作。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 ,天涯若比邻。
(2)潮平两岸阔, 。 (3)何当共剪西窗烛, 。 (4)但愿人长久, 。 (5) (6) ,壮士十年归。 ,千树万树梨花开。 (7)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 “ , 。” (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 句子: , 。 二、阅读与理解(5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 8-12 题。(17 分)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①她是个不幸的孩子,19 岁那年,正当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台生涯巅峰之际,却意 外地发觉自己双眼模糊,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 ②经过家人的劝说,她接受了手术,可结果是她仍然无法恢复正常视力。医生建议她卧 床一年,叮嘱她不能练习抬腿绷脚尖,不能扭头,同时需要控制脸部表情,才能达到调养效 果。 ③她心急如焚,跳芭蕾舞的人都知道:芭蕾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晓,三 天不练观众明白。她明白一年不练,在芭蕾艺术里等待她的是一条死亡之路。 ④她苦苦哀求,丈夫只得辞去工作,陪伴在她身边。每天,她让丈夫的手指替代脚尖, 在自己的胳膊上表演古典芭蕾剧目。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不曾舞蹈,但她内心的 那份感觉却真实地存在。 ⑤一年以后,她重新登上舞台,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她手持纱巾,翩翩起舞, 尽情出演了《吉赛尔》《天鹕湖》《胡桃夹子》《海盗》《卡门》等经典芭蕾舞剧。凭着精 湛的舞技,她获得了鲜花和掌声,受到人们的好评。 ⑥表演事业蒸蒸日上,可她的视力却一天天衰弱。不久,她仅有的一只眼睛视力也模糊 了,丈夫劝她放弃芭蕾,可倔强的她又选择了双人舞。因为在双人舞舞段中,一般规则是由 男演员来引导女演员。在舞台上,她的舞伴都是精确定位,引导着她婀娜多姿的舞步,而台 下的观众根本不会觉察到舞台上的她视力有问题。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燃烧了半个世纪。她呕心沥血打造出的古巴 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世界十大顶尖芭蕾舞团之一。她就是赫赫有名的阿隆索。2010 年 7 月 9 日,这位著名古典舞演员摘取了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 ⑧当媒体曝光她双目失明的事实时,她再度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奇人,每当记者好奇地追 问“为什么双目失明还能取得如此佳绩”时,阿隆索总会淡淡一笑:“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将借口踩在脚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 ⑨不给自己任何借口!一个人如果能秉持这种信念,就能斩断后路,不断超越自己,收 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读者》2011 年 5 月)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 分) 9.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属于 描写,体现了阿隆索 的性格特点。(3 分) 10.请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她心急如焚....,跳芭蕾舞的人都知道:芭蕾舞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晓, 三天不练观众明白。 (2)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燃烧..了半个世纪。 11.细读第①段,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阿隆索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时的心理活动。(3 分) 12.请联系实际,说说第⑧段中划线句子给你的启示。(4 分)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 13-17 题。(12 分)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①目前,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据调查,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使用比 例在 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 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 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 ②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 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 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 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③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 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 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 5 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 试验 5-8 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五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 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连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停止试验 15 天, 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④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 79 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 果表明,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出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 质吸入人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 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 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 会有大的改变。
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 分) 14.第①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 说明方法,说明 。(3 分) 15.请概括说明涂改液是怎样危害人体的。(2 分) 16.第④段中“合适替代物”指什么?(2 分) 17.第③段划线句子中“逐渐”一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3 分) (三)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 18-21 题。(15 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泰伯》) ⑦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不亦说乎 说: (2)温故而知新 故: (3)思而不学则殆 殆: (4)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 19.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 4 个。(4 分) 21.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 分)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22-23 题。(6 分)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这首诗用 比喻 ,表达了作者 之情。(4 分)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细”字生动地表现了柳叶 、 的特点。(2 分)
三、语文与生活(16 分) 24.悠悠中华五千年、风流人物灿若繁星。他们曾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 大影响,使我们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九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 综台实践活动,现在请你参加: (1)活动一:研讨风流 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风流”一词的积极内涵有哪些?(2 分) (2)活动二:名著人物知是谁 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以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流芳百世。他是 。(1 分) 是 他 嫉 恶 如 仇 , 路 见 不 平 , 拔 刀 相 助 , 为 救 助 金 氏 父 女 , 拳 打 镇 关 西 。 他 。(1 分) (3)活动三:仰望风流人物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名人如闪烁的群星。请列举一个你喜欢的所史上的名人, 并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3 分) (4)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项目。(3 分) 活动四: 活动内容: 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2011 年 5 月 31 日是第 24 个世界无烟日。 材料二:5 月 1 日,我国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实施细则》正式生效,室内公共场所 禁止吸烟。 材料三:据统计,中国成年人吸烟比例占 28%,有 7.38 亿不吸烟的人遭受二手烟危害。 (1)你是否赞成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为什么?(3 分) (2)你认为戒烟的好处有哪些?(3 分) 四、写作(60 分) 26.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忘不了 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有一个人或一什事、一处景色、一件物品……深深地印在了我们 的记忆中,请以“忘不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二:请以“ 越来越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然后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