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 注意事项: 案(人教版) 1.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个人信息填写在数据采集单和数据采集卡的规定位置。 2.学生要在数据采集卡上作答,在数据采集单上作答一律无效。数据采集时间结束后,将数 据采集单和数据采集卡一并交回。 3.本数据采集满分 100 分,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一个数由 4 个亿、5 个百万、7 个千和 4 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 A. 405000700.4 B. 4050070040 C. 450007000.4 D. 405007000.04 【答案】D 【解析】 【分析】小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个 数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数由 4 个亿、5 个百万、7 个千和 4 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405007000.04。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组成和小数的写法,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2. 在下列各数中,去掉 0 以后大小不变的是( )。 B. 5.40 C. 6.03 D. 730 A. 0.032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者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A.0.032 去掉 0 后变为 32,小数大小发生变化; B.5.40 去掉 0 后变为 5.4,小数大小不变; C.6.03 去掉 0 后变为 6.3,小数大小发生变化; D.730 去掉 0 后变为 73,整数大小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应用。 3.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圆 D. 等边三 角形 【答案】A 【解析】 【分析】轴对称图形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 合的图形,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A.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 B.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C.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D.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 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长方形。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熟悉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确定对称轴的数量。 4. 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需要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 )个。 B. 4 C. 8 D. 9 A. 2 【答案】C 【解析】 【分析】正方体有 6 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据此分析。 【详解】如图 ,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需要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 8 个。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熟悉正方体特征,此题容易想成如图 这种情况。 5. 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式子中结果与 c 最接近的是( )。 A. b+a B. b-a C. b×a D. b÷a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 a、b、c 在轴的位置可知:0<a<b<1;2<c 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 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假定 a=0.3,b=0.7 A.b+a=0.3+0.7=1 B.b-a=0.7-0.3=0.4 C.b×a=0.7×0.3=0.21 D.b÷a=0.7÷0.3≈2.3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认识。明确 a、b、c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是解答的关 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本题要求把正确结果填在答题卡规定 的横线上,不需要解答过程。) 6. 15 元 8 角=( )元 45 吨 7 千克=( )吨 【答案】 ①. 15.8 ②. 45.007 【解析】 【分析】根据 1 元=10 角,1 吨=1000 千克,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化 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复名数换单名数,单位相同的不用换,单位不同的先统一单位,再加 上之前没换单位部分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8 角=0.8 元 15 元 8 角=15.8 元 7 千克=0.007 吨 45 吨 7 千克=45.007 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货币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明确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进率, 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7. 2021 年 5 月 20 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公布,全区常住人 口总量为二千四百零四万九千一百五十五人,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 【答案】 ①. 24049155 ②. 2405 万 【解析】
【分析】(1)含有两个数级的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占位。 (2)把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先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 尾数,再将万位后面的 4 个 0 省略,换成一个“万”字。 【详解】万级上写 2404,个级上写 9155,即二千四百零四万九千一百五十五人写作: 24049155。 24049155 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千位,千位上是 9,9>5,向万位进 1,万位上的 4 加 进上来的 1 是 5,即 24049155≈2405 万。 【点睛】写数时,要抓住“万”“亿”这两个标志字,从高到低写出每一级上的数。 8. 某地农业合作社前年产小麦 3.5 万吨,去年比前年增收三成,去年产小麦是( ) 万吨。 【答案】4.55 【解析】 【分析】该题中单位“1”是前年秋粮产量,比前年增产三成,三成就是 30%,也就是说去 年是前年的(1 + 30%),前年秋粮产量题目中已告知,由此便可求出去年秋粮产量。 【详解】3.5×(1+30%) =3.5×1.3 =4.55(万吨) 去年产小麦是 4.55 万吨。 【点睛】理解“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即去年比前年多了 30%,也就是去年是前年的(1 + 30%)”是解答的关键。 9. 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如果顶角是30 ,那么底角是( )°。 【答案】75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顶角是 30°。据此先用 180°-30°求出两个底角的度数和;再用两个底角的度数和÷2 即可求出底角的度数。 【详解】(180°-30°)÷2 =150°÷2 =75°
所以底角是 75°。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10. 一幅地图中,图上距离 4cm 表示实际距离 120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答案】1∶3000000 【解析】 【分析】先将单位统一,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进行运算。 【详解】120km=12000000cm 4cm∶12000000cm =(4÷4)∶(12000000÷4) =1∶3000000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或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11. 两圆的半径之比3:5 ,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周长之比是( )。 【答案】 ①. 9∶25 ②. 3∶5 【解析】 【分析】圆的周长 2 r ,圆的面积 2r ,根据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可知,两圆的面积之 比等于半径的平方之比,两圆的周长之比等于半径之比,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两圆的半径之比 3:5 ,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2 2 3 5 ∶ 9∶25,周长之比是 3∶5。 【点睛】本题考查比、圆的周长和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12. 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之积是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由“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 积”,可知两个内项的也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 1;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根据比例的性质,可知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乘积 是 1。 【点睛】此题考查比例性质的运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也考查了倒数 的意义及运用。 13. 将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不动,另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其轨迹所形成的图形是( )。
【答案】圆 【解析】 【分析】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不动,另一个端点旋转一周,根据点动成线的原理即可理解。 【详解】将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不动,另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其轨迹所形成的图形是(圆)。 【点睛】此题考查了对圆的认识。一个端点不动,就是圆心,一条线段就是半径,另一端点 旋转一周,其轨迹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圆。 14. 今年小亮 12 岁,爸爸 39 岁。当小亮 n 岁时,爸爸( )岁。 【答案】n+27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不管过去多少年,两人的年龄差不变,已知今年小亮 12 岁,爸爸 39 岁,则爸爸比小亮大(39-12)岁,所以当小亮 n 岁时,用 n+(39-12)即可求出爸爸 的岁数。 【详解】39-12=27(岁) 当小亮 n 岁时,爸爸(n+27)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明确不管过去多少年,两人的年龄差不变。 15. 如图,先将甲容器注满水,再将水倒入乙容器,这时乙容器中的水高是( )厘 米。(单位:厘米) 【答案】4 【解析】 【分析】等体积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3 倍,直接用甲容器的高÷3=乙 容器中水的高度,据此分析。 【详解】12÷3=4(厘米) 乙容器中的水高是 4 厘米。 【点睛】关键是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16. 在一个圆形池塘周围,每隔 3 米栽一棵树,共栽了 80 棵树,这个池塘的周长是( ) 米。 【答案】240 【解析】 【分析】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80 棵树也就有 80 个间隔,用“每个间隔的米数×间隔数”可求出这个池塘的周长。 【详解】3×80=240(米) 所以,这个池塘的周长是 240 米。 【点睛】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是理清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在封闭路线上植树的问题相 当于在一条线段上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的问题。 ,已知乙数是 140,甲数是( ),甲数比乙数多     。 17. 甲数的 40%是乙数的 4 7 3 7 【答案】200; 【解析】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一个数(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 据此用 140× 4 7 求出乙数的 4 7 是 80,即甲数的 40%也是 80;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法: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据此用 80÷40%可求出甲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两数差量÷单位“1”的量。据此用甲、乙两 数的差量÷乙数即可。 【详解】140× 4 7 ÷40% =80÷0.4 =200 (200-140)÷140 =60÷140 = 60 140
= 3 7 所以,甲数是 200,甲数比乙数多 3 7 。 【点睛】确定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单位“1” 未知,用除法解答。 18. 小华同学分别从前面、上面观察了超市置物架上的三摞杯子,画面如图,那么这三摞杯 子最少有( )只,最多有( )只。 【答案】 ①. 8 ②. 10 【解析】 【分析】通过从前面观察到的可知:左列这一摞有 4 只杯子,右列这两摞中至少有一摞有 3 只杯子,即 、 、 、 、 、 (上面的数字表示在这个位置上的杯子的只数)。所以这三摞杯子最少有 4+3 +1 个,最多有 4+3+3 个。 【详解】4+3+1=8(只) 4+3+3=10(只) 所以,这三摞杯子最少有 8 只,最多有 10 只。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可先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 合从其他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综合分析。 19 20 y= 47 50 19. 已知 93%x= ( )。 z,那么 x、y、z 的大小关系是( )<( )< 【答案】 ①. y ②. z ③. x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