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年湖南邵阳市邵阳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年湖南邵阳市邵阳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 答案(部编版) 1. 看拼音,写词语。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农业 lǐng yù( )贡献巨大,他用“禾下乘凉梦”道 出了 fèn dòu( )目标:梦想水稻有高粱高,穗子有扫把长,颗粒有花生米大,他 yī wēi ( )在水稻下乘凉。 (2)2022 年 4 月 16 日,shén zhōu( )十三号载人飞船 fǎn huí( )舱在东风 着陆场预定区域 chéng gōng( )着陆。 【答案】 ①. 领域 ②. 奋斗 ③. 依偎 ④. 神舟 ⑤. 返回 ⑥. 成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拼写能力。 首先,仔细拼读音节,一定要读准字音。然后,想清楚对应的词语是什么,准确书写出来, 书写要端正,结构、笔画要规范。 注意易错字:“域”的右边是“或”,“偎”右下角的笔画是:横、竖钩、撇、捺。 二、单项选择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帮”和“带”的音序都是“B” B. “京”和“命”都是后鼻音 C. “藏”和“中”都是平舌音 D. “惩”和“奖”的声调都是第三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声母、韵母、字母表、声调与标调。 A.“带”读音是:dài ,音序是“D”。 C.“中”读音是:zhōng,是翘舌音。 D.“惩”的读音是:chéng ,声调是第二声。 故选 B。 3.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清晰 凄凉 无暇顾及 B. 严峻 辩别 随心所欲
C. 避免 寂寞 见微知箸 D. 截然 搅拌 司空见贯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易错字的辨析。 B.辩别——辨别 C.见微知箸——见微知著 D.司空见贯——司空见惯 故选 A。 4.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达 4 个多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伴随着新年的钟声销声匿迹....了。 B. 古今中外,许多先贤名仕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C. 荒山深林里,兰草依然生机勃勃....,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D. 这部电影非常火爆,电影院里坐满了乌合之众....等待观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使用。 A.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结合“新年的钟 声和人们的祝福声”可知应该是要表达“春节晚会”结束了,应改成“落下帷幕”。本题成 语使用错误。 B.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结合“语言道出了”可 知,名人先哲已经说出了感悟,应改成“高深莫测”。本题成语使用错误。 C.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本题是指兰草的生命力很旺盛,成语使用正确。 D.乌合之众:原义是指像乌鸦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 在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不能称之为“乌合之众”。本题成语使用错误。 故选 C。 5.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马既然叫马,但它是一种鱼。 B. 齐白石先生的画尽管在中国很有名,还在世界备受瞩目。 C. 神农只有亲自试吃百草,才不愿意看到人们饱受疾病之苦。 D.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语,使句子连贯。 A.有误,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 B.有误,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但……而且……”相连。 C.有误,分句间是选择关系,可以用“宁可……也不……”相连。 故选 D。 6. 下面句子意思表达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这件事他不可能不清楚。 B. 这件事他肯定很清楚。 C. 难道他不清楚这件事吗? D. 他不清楚这件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意的理解。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清楚。”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意思是:他清楚这件事。 B.“这件事他肯定很清楚。”是一个肯定句,意思是:他清楚这件事。 C.“难道他不清楚这件事吗?”是一个反问句,“难道不清楚”就是“清楚”,意思是: 他清楚这件事。 故选 D。 7.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霍去病。 B. 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C.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 311 篇,又被称为《诗三百》。 D. 《红楼梦》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林黛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识。 A.“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B.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唐代诗人王维。
D.《红楼梦》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王熙凤。 故选 C。 8. 周毅想给退休的教师送一副字,下列内容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拼老干为扶持。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诗句和名言警句的理解。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止,子女想起 赡养自己的父母时,等不及的父母这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或 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告诉我们要及时尽孝,用作送给退休老师 不合适。 故选 D。 三、积累运用 9. 查字典填空:“张”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 字法先查 ______,再查____画。“张”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 的东西放开 ②陈设;铺排 ③扩大;夸张 ④看;望。请给下列成语中的“张”选择合适 的解释,填序号。 东张西望( ) 张牙舞爪( ) 虚张声势( ) 张灯结彩( ) 【答案】 ①. Z ②. zhāng ③. 弓 ④. 4##四 ⑤. ④ ⑥. ① ⑦. ③ ⑧. 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查字典。 用音序查字法,首先,我们要确定所查的字的音节开头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即音序。接着通 过完整的音节就可以找到这个字了,注意完整的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张”读 zhāng,应先查大写字母 Z,再查音节 zhāng。 用部首查字法,首先确认所查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按照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 找到该部首对应的页码。然后,在“检字表”中翻到对应的页码,数清这个字除去部首剩下
的笔画数,就可以在字典查到这个字。“张”的部首是“弓”,除去部首之外应该查 4 画。 东张西望:这边看看,那边望望。形容向四周寻找查看或观察动静的样子。“张”是看的意 思,故选④。 张牙舞爪:张开牙齿,挥舞爪子。形容野兽凶猛可怕。也比喻人的猖狂凶恶的样子。“张” 是张开,即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故选①。 虚张声势:装出强大的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唬或迷惑对方。“张”是铺张,夸大的意 思,故选③。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喜庆或节日的繁华景象。“张”是设置,悬挂的意思, 故选②。 10. 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②. 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 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病句的修改和句式的转换。 (1)解答本题时注意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而造纸 术只是其中之一。句子中的叙述逻辑上错误,故改为“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本题考查对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掌握和转换。需要将原句中的冒号、引号去掉, 结尾改为句号。并且需要将“我”这一第一人称改为转述句中的第三人称“他”,故改为的 转述句是: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 11. 写出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 ) 【答案】 ①. 比喻 ②. 夸张 ③. 拟人 ④. 设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 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从“一青螺”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从“千尺”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3)从“时时舞”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4)有问有答,可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 12.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词展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描绘了中华大地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诗词中有 趣:从“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中,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诗词中有景:从 “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中,我们欣赏到了五彩斑斓的春天美景;诗词中有情: “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中,我们体会到了朋友充满力量的安慰;诗词中有志:“人 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中,我们感叹于诗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2)文以载道,“________,小人长戚戚。”孔子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穷 则变,________,通则久。”古人告诉我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尖,要懂得随机应变,这是 从古至今的大智慧。 (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的意外惊喜;幸福是陶 渊明“采菊东篱下,________。”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________。”的 美好祝愿。 【答案】 ①. 儿童散学归来早 ②.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 莫愁前路无知己 ④.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 君子坦荡荡 ⑥. 变则通 ⑦.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⑧. 悠 然见南山 ⑨. 千里共婵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童”“绿”“愁”“照”“留”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荡”“通”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柳”“悠然”“婵娟”的正确写法。 13. 趣味语文故事,阅读下则故事,并根据语境用“/”给句子断句。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他为儿子请一位教书先生,在讲待遇时,先生知道他平素对 人刻薄,就动了心思,和他立了字据,上面写到:“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 钱亦可”,字据上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财主看了非常高兴,他想先生用膳不讲究,而且不 用掏学费,感觉占了大便宜。到了年底,先生要财主算账。财主哪里肯给,二人就一同到县 衙去打官司。县官让财主将字据念了一遍,财主便按所立字据念了一遍,接着又让先生将字 据念一遍,先生和财主读的停顿不一样,财主一听傻了眼,只得将学费和饭钱付给了先生。 你知道先生是怎么读的吗?请用斜线标记出停顿: 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答案】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 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意思是没有米面也可以;没有鸡鸭 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没有银钱也可以。故划分停顿节奏为: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 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四、口语交际 14. 六年级毕业,班上要组织联欢会,筹备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协助解决: (1)征集联欢会的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请把你想到的主题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节目单,合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之后就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这两 个节目写几句串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同窗谊,师生情。 ②.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了我们的心声,师 恩难忘,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们走向明天。未来不管走到哪里,我们坚信,友谊地久天长。 接下来,请欣赏舞蹈《友谊天长地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1)考查活动的主题语。 结合“六年级毕业”的主题,从“同学的感情,对老师的感恩”来写即可。 示例:谢良师,念好友。 (2)结合两个节目的内容和毕业的感受来写串联词即可。 示例:六年的辛勤汗水,哺育学子茁壮成长,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我们的最深处 的声音,师恩永难忘,友谊永不断,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舞蹈《友谊地久天长》。 五、快乐阅读 课内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 然也。 15. 请将文中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16.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思援弓缴.(zhuó jiǎo)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yǔ) 17.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弈.秋( ) 通国..之善弈者也( ) 使弈秋诲.二人弈( ) 18. 读了《学弈》,你更喜欢里面的哪个人?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专心致志 16. zhuó yú 17. ①. 下棋 ②. 全国 ③. 教导 18. 我喜欢学奕有成的人。因为他做事做学问有专心致志的态度。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