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A 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大多数电子化合物中,晶体结构呈体心立方的相是( )
A. β 相
B. θ相
C. ζ相
2.固溶体凝固时,相比于纯金属凝固,还需要( )
A.能量起伏 B.结构起伏 C.成分起伏
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熔点 B.是否是各向异性 C.原子或分子排列是否有规律
4.铸锭凝固时,最外层形成的晶粒组织形态是(
)
A.等轴晶粒 B.柱状晶
C. 胞状晶
5.Fe-Fe3C 相图中钢在平衡结晶过程中不会出现(
)组织。
A.珠光体
B.奥氏体
C.莱氏体
6.Ti 的熔点是 1672℃,则 350℃的塑性变形是(
)
A.热加工
B.冷加工
C.半固态加工
7.能够实现攀移运动的位错是(
)
A.刃型位错
B.螺型位错
C.混合型位错
8.下列方法中能消除带状组织的措施是(
)
A.不在两相区变形
B.减少夹杂元素含量
C.单相区正火
9.描述回复正确的是(
)
A.组织与力学性能与变形金属的状态相同;
B.组织与变形态相同,强度、硬度下降;
C.组织与变形前相同,强度、硬度提高;
D.组织与力学性能与变形前相同。
10.热缺陷浓度与(
)有关。
A.结构
B.温度
C.气氛
二、名词解释(每题 6 分,选做 4 题,共 24 分,多做不得分)
1.相与组织;
2.共晶转变与共析转变;
3.正扩散与逆扩散;
4.弗兰克缺陷与肖脱基缺陷;5.晶粒的正常长大与晶粒的异常长大;
三、问答题(每题 10 分,任选 7 题,共 70 分,多做不得分)
1.什么是晶胞?晶胞选取的原则是什么?画出一个典型的体心立方晶胞。
2.什么是间隙化合物?通常如何进行分类?它们在金属中有什么作用?
3.试分析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如何影响金属和陶瓷的性能。
4.什么是位错反应?如何判断一个位错反应能否进行?试判断以下位错反应能否进行:
a
2
]110[
a
6
]211[
a
3
]111[
5.简述液态金属结晶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形核功和形核率的关系。
6.说明冷变形金属在加热退火过程中组织、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内应力的变化。
7.请分析对纯铁和低碳钢可以采用的强化机制,并解释机理。
8.指出固相烧结与液相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比较固相烧结与液相烧结之间有何相同和不
同之处。
9.C,N,H 的原子半径分别为 0.077nm,0.071nm,0.046nm,它们在体心立方铁中的扩散激
活能分别为 84 KJ/mol,75 KJ/mol,13 KJ/mol,试对扩散激活能的差异进行分析。
三、画图、分析与计算(共 36 分)
1. 作图表示立方晶系的晶面(211),(103),(01
1),(
111)以及这些晶面的法线晶向。(16 分)
—
—
2.(20 分)根据以下所示二元合金相图进行分析:
(1)画出合金Ⅰ、Ⅱ的冷却曲线,分析结晶过程。(6 分)
(2)计算室温下Ⅰ、Ⅱ合金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相对量。(8 分)
(3)若希望得到 15%的β初,合金的成分是多少?(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