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基于simmulink通信系统的仿真.doc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资料共5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 前言
1.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通信系统及其仿真技术
1.4 毕设的主要内容
2. SIMULINK与通信系统仿真
2.1 SIMULINK和其模块简介
2.2 通信系统仿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2.1 通信系统仿真的研究方法
2.2.2 通信系统仿真的技术路线
3.现代通信系统的介绍
3.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3.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2.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3.2.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3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和优缺点
4. 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及框图
4.1 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4.1.1 AM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4.1.2 DSB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4.1.3 SSB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4.2 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4.2.1 ASK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4.2.2 FSK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4.2.3 PSK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5. 通信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5.1 模拟通信系统结果分析
5.1.1 AM模拟通信系统
5.1.1.1 AM相干解调框图
5.1.1.2 AM包络检波解调框图
5.1.2 DSB模拟通信系统
5.1.2.1 DSB相干解调框图
5.1.3 SSB模拟通信系统
5.1.3.1 滤波法USB框图
5.1.3.2 滤波法LSB框图
5.2 仿真结果框图
5.2.1 AM模拟系统仿真结果
5.2.1.1 AM相干解调波形
5.2.1.2 AM在调制过程中的调制波形
5.2.1.3 AM包络检波解调波形
5.2.2 DSB模拟系统仿真结果
5.2.2.1 DSB相干解调波形
5.2.2.2 DSB在调制过程中的调制波形
5.2.3 SSB模拟系统仿真结果
5.2.3.1 SSB滤波法上边带解调波形
5.2.3.2 SSB滤波法下边带解调波形
5.2.2.3 SSB在调制过程中的调制波形
5.3 数字通信系统结果分析
5.3.1 ASK数字通信系统
5.3.1.1 ASK模拟相乘法、相干解调框图
5.3.1.2 ASK模拟相乘法、包络检波解调框图
5.3.1.3 ASK键控法、相干解调框图
5.3.1.4 ASK键控法、包络检波解调框图
5.3.2 FSK数字通信系统
5.3.2.1 FSK模拟相乘法、相干解调框图
5.3.2.2 FSK模拟相乘法、包络检波解调框图
5.3.2.3 FSK键控法、相干解调框图
5.3.2.4 FSK键控法、包络检波解调框图
5.3.3 PSK数字通信系统
5.3.3.1 PSK模拟相乘法框图
5.3.3.2 PSK键控法框图
5.3.3.3 DPSK差分相干解调框图
5.3.3.4 DPSK相干解调框图
5.4 仿真结果框图
5.4.1 ASK数字系统仿真结果
5.4.1.1 ASK模拟相乘法调制相干解调波形
5.4.2.1 ASK模拟相乘法调制包络检波法解调波形
5.4.2.2 ASK键控法调制相干解调波形
5.4.2.3 ASK键控法调制包络检波法解调波形
5.4.2.4 ASK在调制过程中调制信号波形与信源波形
5.4.3 FSK数字系统仿真结果
5.4.3.1 FSK模拟相乘法调制相干解调波形
5.4.3.2 FSK模拟相乘法调制包络检波法解调波形
5.4.3.3 FSK键控法调制相干解调波形
5.4.3.4 FSK键控法调制包络检波法解调波形
5.4.3.5 FSK在调制过程中调制信号波形与信源波形
5.4.4 PSK数字系统仿真结果
5.4.4.1 PSK模拟相乘法调制相干解调波形
5.4.4.2 PSK键控法调制相干解调波形
5.4.4.3 PSK在调制过程中调制信号波形与信源波形
5.4.4.3 DPSK差分相干解调波形
5.4.4.4 DPSK相干解调波形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基于 SIMULINK 的通信系统仿真 学 号 08010432 学生姓名 罗倩为 专业名称 通信工程 所在系(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 指导教师 丁海洋 2012 年 6 月 1 日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 罗倩为 学号 08010432 专业 通信工程 系(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 SIMULINK 的通信系统仿真 题目分类 题目来源 □ 工程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 软件工程(如 CAI 课题等);□ 专题研究;□艺术设计; □ 其他 □ 自然科学基金与部、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 院级课题; ■ 自拟课题 □ 其他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组 组长及成员姓名) 丁海洋 职 称 讲师 工作单位 备注 北京印刷学院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注意:选题尽量与实际应用需求相结合。要求写明本设计(论文)所涉及的分析方法或技术手段(如 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要求有学生独立的见解,设计内容要详细写明具体步骤和技术指标]。 要求该学生独立基于 SIMULINK 的通信系统仿真。该学生首先要熟悉通信系统的概念,查阅有关 资料,掌握模拟系统和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以及其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需要运用 SIMULINK 实现 AM,DSB,SSB,2ASK,2FSK,2PSK 调制解调原理,实现 3 种模拟信号和 3 种数字信号调制过程,至少完成 AM 信号和 2ASK 信号的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波形,记录仿真结果,最后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 的系统仿真。 应完成的工作和提交材料要求(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基于 SIMULINK 的通信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记录; 2.毕业设计论文 3.外文翻译
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少于 4 篇,参考文献目录按 GB/T7714—2005 的要求填写): [1] 王 兴 亮 . 通 信 系统 原 理 教 程[M].西 安 :西 安 电 子 科 技大 学 出 版 社 , 2007: 20~264. [2] 刘 保 柱 等 .MATLAB 7.0 从 入 门到 精 通 ( 修 订版 ) [M].北 京 : 人 民 邮电 出 版 社 ,2010: 43~80. [3] 孙 屹 .SIMULINK 通 信 仿真 开 发 手 册 [M].北 京 : 国 防 工业 出 版 社 , 2004: 12~78. [4] 李 贺 冰 .SIMULINK 通 信 仿真 教 程 [M].北 京 :国 防 工 业 出 版社 , 2006: 24~57. [5] 刘 斐 .基 于 SIMULINK 的 通 信系 统 仿 真 [J]. 电 脑 知识 与 技 术 , 2011,53(3): 1~10. [6] 周 国 正等 .无 线 技术 的 发 展 与 演进 [D]中 国 通信 技 术 年 会,2012. [7] 贺 超 英 .MATLAB 应 用 与实 验 教 程 [M].北 京 :电 子 工 业 出 版社 , 2010: 45~151. [8] 邓 华 .SIMULINK 通 信 仿真 及 工 程 应 用[M].北 京 :人 民 邮 电 出 版社 , 2003: 195~219. [9] 刘 保 柱 .MATLAB7.0 从 入 门到 精 通 [M].北 京 :人 民 邮 电 出 版社 , 2010: 22~51. [10] 张 化 光 .MATLAB/SIMULINK 实 用 教程 [M].北 京 :人 民 邮 电 出 版社 , 2009: 22~51. [11] 托 马 斯 ·迈 克 尔 · 金 .基 于 数字 信 号 处 理 器全 球 定 位 系 统处 理 器 内 存 减少 的 方 法[P]. 中 国 专利 : C042800376.4, 2002-02-05. [12] 张 德 丰 .MATLAB 通 信 工程 仿 真 [M].北 京 :机 械 工 业 出 版社 , 2010: 161~365.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从正式启动时间开始,以周为单位填写): 第七学期末 向学生下达任务书,开始毕业设计 第 1 周-第 3 周 学生进行课题调研,文献查阅,完成开题报告 第 4 周 各教学单位检查开题情况,学院抽查 第 7 周-第 9 周 中期检查,要求学生每人进行口头报告,并填写中期检查表 第 14 周前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第 14 周-第 15 周 评阅毕业设计(论文) 第 15 周-第 16 周 答辩:学生将设计(论文),按要求装订成册,由所在专业答辩小组组织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教 学 单 位 意 见 学 院 意 见 审核人签字: 系(院)(盖章) 年 月 日 审核专家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1、由指导教师撰写,可根据长度加页,一式三份,教务处、系(院)各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一份,任务 完成后附在论文内; 2、凡审核不通过的任务书,请重新申报。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 SIMULINK 的通信系统仿真》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有关保管、使用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 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论文;③学校可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 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本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基于 SIMULINK 的通信系统仿真 题目 摘要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由模拟信源产生的携带信息的消息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 号,模拟基带信号在经过调制将低通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上适应信道,最终解调还 原成电信号;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数字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变为频带信号, 通过信道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后恢复成数字信号。本文应用了幅度调制以及键控法 产生调制与解调信号。 本论文中主要通过对 SIMULINK 工具箱的学习和使用,利用其丰富的模板以及 本科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完成了 AM、DSB、SSB、2ASK、2FSK、2PSK 三种模拟信 号和三种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以及用 SIMULINK 进行设计和仿真。首先我进行 了两种通信系统的建模以及不同信号系统的原理研究,然后将学习总结出的相应理 论与 SIMULINK 中丰富的模块相结合实现仿真系统的建模,并且调整参数直到仿真 波形输出,观察效果,最终对设计结论进行总结。 关键词 通信系统 调制 SIMULINK I
Title Based on SIMULINK communications system simulation Abstract In s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duced by simulation source carry information news after sensor into electrical signal, analog baseband signal after a low pass spectrum will move to adapt to the carrier frequency channel, eventually demodulation reductive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digital signal to the high frequency modulated carrier, a band signal, through the channel transmission, at the receiving end after demodulation back into a digital signal. This paper applied the amplitude modulation and keying method produc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signal.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Simulink tool box the study and use of the use of its rich templates and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of the knowledge, and completed the AM, DSB, SSB, 2 ASK, 2 FSK, 2 PSK three simulation signal and three kinds of digital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and using Simulink for design and simulation. First I two kind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el and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 signal system research, and then will study summarize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y and Simulink rich module in combining the modeling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is realized, and adjust the parameters of the simulation output waveform until, observing effect, ultimately for design conclusion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ulation Simulink II
目录 1. 前言 ................................................................ 1 1.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 通信系统及其仿真技术 ............................................. 3 1.4 毕设的主要内容 ................................................... 4 2. SIMULINK 与通信系统仿真 ............................................. 5 2.1 SIMULINK 和其模块简介 .............................................5 2.2 通信系统仿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5 2.2.1 通信系统仿真的研究方法 ....................................... 5 2.2.2 通信系统仿真的技术路线 ....................................... 6 3. 现代通信系统的介绍 .................................................. 7 3.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 7 3.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7 3.2.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 7 3.2.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8 3.3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和优缺点 ................................. 9 4. 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及框图 ........................................... 12 4.1 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 12 4.1.1 AM 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 12 4.1.2 DSB 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 13 4.1.3 SSB 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 14 4.2 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 16 4.2.1 ASK 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 16 4.2.2 FSK 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 17 4.2.3 PSK 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 19 5. 通信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21 5.1 模拟通信系统结果分析 ............................................ 21 III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