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 1 分,共 20 分)
博鳌亚洲论坛 2013 年年会于 4 月 6 日至 8 日在海南博鳌(19°31′N,110°18′E)隆重
召开,主题为“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1-2
题。
1、博鳌位于右图中()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 德州市昼短夜长 B 印度正值雨季
C 澳大利亚正值秋季 D 黑龙江进入汛期
3、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因为()
A 发达国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原料,并售出全部产品
B 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全部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
C 如果离开了某一大国,其他国家无法生存 D 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与其他国
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
4、我国所在的大洲—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面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洲地形类型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 B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C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是世界上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5、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小明去年 6 月下旬到新马泰旅游,下面
是他写的旅游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当地人大多吃米饭,每天午后时常下一场雨 B 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成片的橡胶林和
油棕种植园
C 站在马六甲海峡北海岸观看来往的货船,看到许多满载的日本油轮向东南方向驶去
D 在新加坡领略了花园城市的风光,用汉语与当地人交流,还看到了火山喷发的奇观
2013 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与 5 月 13 日-20 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跟据图文资料完成 6-7 题。
6、下面能集中体现该国特点的是( )
A 黄种人、红茶绿茶、泰姬陵 B 黑种人、可可咖啡、金字塔
C 白种人、牛奶奶酪、凯旋门 D 混血人、飞饼烤鱼、雪砖冰屋
7、世乒赛期间巴黎的天气情况可能是( )
A 会有阴雨天气 B 气温日较差大
C 天气晴朗,气温偏高 D 每天午后会有暴雨
8、关于南极地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范围一般是指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 B 降水稀少,但是世界上淡水资源库
C 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 7 月到 9 月 D 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南方
9、有关下面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 B 乙国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C 丙国的地形明显分为北、中、男三大地形区 D 丁国最大的港口、最大的造船工业中心是
里约热内卢
10、读日本略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北海道岛,该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B②是富士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C③是日本海,该海沿岸地带工业分布特别集中
D 该国火山地震频繁
11、小林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云南省从 2009 年遭遇春夏连旱和 2010 年百年一遇的
特大干旱,又连续遭遇 2011 年雨季干旱、2012 年的季节性干旱及 2013 年的冬春连
旱。”你认为造成云南省连续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南季风较弱 B 东南季风较弱 C 西南季风较强 D 东南季风较强
12、下表是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该数据资料反映了我国( )
A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人口压力得到基本解决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D 计划生育
政策效果显著
13、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B 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D 城市职能
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4、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 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 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15、第十二届全运会将于 2013 年 8 月 31 日至 9 月 12 日在辽宁省举行,其
中大连市主要分赛区。大连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是()
A 石油加工工业 B 机械工业 C 煤炭工业 D 钢铁工业
16、下列关于两侧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 B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②是东北平原,以“黑土地”著称 D②是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甜菜
17、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
积
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8、图中区域①与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突出优势表现在下列哪一方
面( )
A 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 B 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C 充足的电力供应 D 便宜的农
副产品
19、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B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C 有“东南盐仓”和“温带水果之乡”的美称
D 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加工—进口—出口型经济
20、读山东省略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省既濒临渤海有濒临黄海
B 近年来该省人口老龄化严重
C①京广线经过该省
D 夏季②城市比③城市气温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二、综合题(30 分)
1、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5 分)
⑴图中河流 AB 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时,甲乙丙丁四地中冬
季不能看到日出的是______。
⑶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_________米。
⑷如果该河流上游植被遭到破坏,则可能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2、读“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6 分)
⑴图中①是________海峡,被西方国家成为“海上生命线”。
⑵简述伊朗的地理位置。
⑶根据德黑兰气候图,描述德黑兰的气候特点。
⑷从德黑兰气候特征判断当地比较适宜发展的农业是_________。
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 分)
材料一: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基奎特、南非共和国总统祖马、
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 3 月 22 日至 30 日对上述四国进行国事访
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材料二:俄罗斯工业分布图和非洲地形图
⑴图中①是___________工业区,该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是
___________(铁矿)
⑵俄罗斯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在乌拉尔以东修建大型水电站,开发秋明油田和天然气田,
铺设贝阿铁路等使东部地区的经济有所发展,我国与俄罗斯有什么相似的经济战略。
⑶习主席出访的非洲三个国家都属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 本区许多国家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B 南非的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C 好望角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D 本区是黑种人的故乡,许多国家的
官方或通用语言是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
⑷刚果共和国地处刚果盆地,流经该国的刚果河水力资源丰富,试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解
释原因:
4、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7 分)
⑴A省区的简称是__
__
⑵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
水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 流域内支流众多,降水量达,且降水时间集中
B 联系长江南北的众多跨江大桥影响泄洪
C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能力下降
D 滥伐上游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淤塞中游河道
⑶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2 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此地震是由于_______
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⑷成都的小军准备在暑假期间乘火车经过昆明、贵阳、株洲到杭州旅游,他需要经过的铁
路线依次为成昆、贵昆、____、浙赣线。
⑸武汉附近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你从气候方面简要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的有
利条件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长江沿岸的钢铁厂较多,形成“钢铁走廊”雏形,试分析①攀枝花②上海宝山建立钢铁
厂的有利条件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 分)
5、读“我国西部地区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6 分)
⑴图中 A__________被誉为“塞外江南”。
⑵图中 B 代表的省区有古老的引水工程__________,被称为吐鲁番盆地的生命之泉。
⑶北京时间 2012 年 6 月 16 日 18 时 37 分,“神州九号”飞船搭载一名航天员在卫星发射中
心 C______成功发射,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任务后安全返回。
⑷2006 年 7 月 1 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该铁路经过我国四大盆地的________盆地。
⑸ 由 图 中 信 息 看 见 , 甲 乙 两 个 地 区 发 展 经 济 的 共 同 优 势 条 件 是 什 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乙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请列举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