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bench 中 fluent 仿真教程
(此为最基本的仿真流程,由于缺少相关资料,本人在仿真过程中几经周折才将步骤走通,故
一、在 fluent 中建立固体模型和流体模型,并把他们组合为装配体(固体模型在流体模型中)。
二、在 workbench 中建立工程
作此教程,以方便来者)
三、在 geometry 中导入装配体模型,并用 body operation 中的 cut 将固体模型从液体模型中减去。
图一
四、进入 mesh 处理器,建立 selection group 如图所示。
图二
五、指定入口、出口和固体面:选中需要指定的面并且右击,create named selection。此处要注
意,如果要选择液体模型内部的面,可以先将外部的面隐藏,这样才能选中。网格划分时记得
图三
将隐藏的面还原,不然无法将模型导入 fluent。
图四
六、在流固边界建立 inflation。具体参数怎么设置我不专业。内部固体的选择方法是在信息树中
将已经指定的面选中,如图 3 中的 cone。
七、指定网格大小。
八、网格划分完后保存。双击图 1 中的 setup 可以打开 fluent.
九、在 models 中选择求解模型,如湍流模型等。
十、在 materials 中指定液体和固定材料。
十一、boundary conditions 中指定入口速度、固体(wall)、出口压力等。
图五
十二、reference value 是计算水动力系数时的几何参考。我没有设置过。
十三、为监测计算过程的可靠性。可以设定几个 monitors,指定参数会在计算过程中显示。
十四、在 solution initialization 中校对各项参数后,点 initialize.
十五、指定迭代次数并进行计算。
图六
十六、在图 1 中双击 results,用 CFD-post 进行后处理。可以在该软件中设定几个面,然后点
streamline 察看面上的流体状况。也可以用 function calculater 计算流体的作用力。软件很直观,
具体可以根据想要的数据自己设定。
图七
图八
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