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
试题一
某信息系统集成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决定委派小王专门对合同进行管理,其职责主要
是分析和审核各项目合同,以防潜在的合同风险。小王上任后,根据一般原则梳理了合同管
理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公司的合同管理制度,并将该制度分发给各项目组和职能
部门。同时将自己的职责主要确定为对所有项目合同进行分析和审核,降低项目合同的风险。
【问题 1】
请简要说明小王制定的合同管理制度主要应涉及哪些方面的管理。
考查的是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考生可以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书中“13.4.2
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节的有关内容作答。
结合本案例,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签订管理、合同履行管理、合同变更管 理以及
合同档案管理。
(1)合同签订管理
(2)合同履行管理
(3)合同变更管理
(4)合同档案管理
(每项 1 分,最多得 3 分)
【问题 2】
任何合同都不可能穷尽合同规范中所有的细节,因此合同分析就成为了合同管理的一个
重要环节。请指出小王进行合同分析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考查的是合同管理中合同分析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合同分析是从合同执行的角度去分析、
补充和解释合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将合同目标和合同规定落实到合同实施的具体问题和具
体时间上,用以指导具体工作,使合同能符合日常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工程按合同要求实施,
为合同执行和控制确定依据。合同分析的重点关注内容包括:
(1)分析合同中的漏洞,解释有争议的内容。在合同起草和谈判过程中,双方都会力争完
善,但仍然难免会有所疏漏,通过合同分析,找出漏洞,可以作为履行合同的依据;在合同
执行过程中,合同双方有时也会发生争议,往往是由于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致所造成的,
通过分析,就合同条文达成一致理解,从而解决争议。在遇到索赔事件后,合同分析也可以
为索赔提供理由和根据。
(2)分析合同风险,制定风险对策。对于不同的工程合同,由于其风险来源和风险量的大
小都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合同进行分析,制定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
(3)进行工程任务分解、落实。在工程过程中,工程任务需要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小组
或部门、人员,要将合同中的任务进行分解,将合同中与各部分任务相对应的具体要求明确,
然后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小组或部门、人员身上,从而便于工程实施和检査。
(每项 2 分,最多得 6 分)
【问题 3】
结合本案例,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正确的选项墒写“√”,错
误的选项填写“×”):
(1)合同索赔的内容包括:根据权利而提出的要求;索赔的款项;根据权利而提出法律上的
要求。 ( )
(2)合同档案的管理,也即合同文件管理,是整个合同管理的基础。 ( )
(3)合同监督就是对合同条款经常与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比对,以便根据合同来掌握项目的进
展,以保证设计、开发、实施的精确性,并符合合同要求。 ( )
(4)对项目质量、数量、内容等方面做出的微小变动,由于对项目影响不大,因此不需要报
建设单位批准,只需要现场监理师审核通过即可。()
(5)合同的控制指为保证合同所规定的各项义务的全面完成,以合同分析的结果为基准,对
整个合同实施过程的全面监督、检查、对比、引导及纠正的管理活动。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权
利不包括在其中。 ( )
(6)反索赔是指承建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的索赔。 ( )
结合本案例,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正确的选项墒写“√”,错
误的选项填写“×”):
(1)合同索赔的内容包括:根据权利提出的要求;索赔款项;根据权利而提出法律上的要
求。(√ )
(2)合同档案的管理,也即合同文件管理,是整个合同管理的基础。(√ )
(3)合同监督就是对合同条款经常与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比对,以便根据合同来掌握项目的
进展,以保证设计、开发、实施的精确性,并符合合同要求。(√)
(4)对项目质量、数量、内容等方面做出的微小变动,由于对项目影响不大,因此不需要
报建设单位批准,只需要现场监理师审核通过即可。(×)
变更必须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适当地加以处理,“不需要报建设单位批准” 是错
的
(5)项目的合同控制指为保证合同所规定的各项义务的全面完成,以及合同分析的结果为
基准,对整个合同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检查、对比、引导及纠正的管理活动。合同所规
定的各项权利不包括在其中。 (×)
前半句是对的,合同管理中的合同履行管理的方式--合同控制,指企业的合同管
理组织为保证合同所约定的各项义务的全面完成及各项权利的实现,以及合同分析的结果为
基准,对整个合同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检查、对比、引导及纠正的管理活动。
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权利包括在其中。
(6)反索赔是指承建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的索赔。(×)
教材 378 建设单位对于属于承建单位应承担责任造成的,且实际发生了的损失,
向承建单位要求赔偿,称为反索赔。
试题二
某公司技术人员人力成本如表 1 所示。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总体要求制定了某项目的网络资源计划图(图 1 所示,单位为日,为
简化起见,不考虑节假日),并向公司申请了 2 名分析师负责需求分析,3 名设计师负责系
统设计,10 名程序员负责子系统开发和集成,2 名测试工程师负责系统测试和发布。项目经
理估算总人力成本为 27400 元。
【问题 1】
请指出项目经理在人力成本的估算中使用了哪些成本估算方法。
考查的是成本估算的方法,考生可以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 理工程师教程》书中“9.3.4
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术”一节的有关内容作答。
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术包括类比估算、确定资源费率、自底向上估算、参数估算、项目管理
软件、供货商投标分析、准备金分析、质量成本。在本题案例场景中使用的方 法有自底向
上法、参数估算法和资源费率法。
正确答案:
(1)自底向上法
(2)参数估算法
(3)资源费率法
(每项 2 分,最多得 4 分)
【问题 2】
第 9 日的工作结束时,项目组已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工作,子系统 1 的开发完成了
四分之一,子系统 3 的开发完成了三分之一,其余工作尚未开展,此时人力部门统计应支付
总人力成本 9400 元。请评价项目当前的进度绩效和成本绩效,给出调整措施,并预测按原
计划继续执行所需要的 ETC(完工尚需成本)。
首先画网络图,注意题目给的是第一个活动从 0 开始,如果变成 1,则每个活动左边加 1 即
可,其余不动,红色的为关键路径
首先根据题目得知 BAC=27400
第 9 日,
预计活动的预计成本
PV=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工作+子系统 1 的 1/3 + 子系统 2 的 1/3 + 子系统 3 的 1/3
=350 元*2 人*3 天+300 元*3 人*5 天+400 元*5 人*1 天+400 元*3 人*1 天+400 元*2 人*1 天
=10560
实际活动的实际成本 AC= 9400
实际活动的预计成本
EV=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工作+子系统 1 的 1/3 + 子系统 3 的 1/3
=350 元*2 人*3 天+300 元*3 人*5 天+400 元*5 人*1 天+400 元*2 人*1 天=9400
CPI=EV/AC=9400/9400=1 成本刚好预算平衡。不需要调整
SPI=EV/PV=9400/10560=0.89 进度落后。
方法:用高效人员替换低效率人员(1 分),
加班(或赶工)(1 分)或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并行施工(1 分)
ETC=(BAC-EV)/CPI=(27400-9400)/1=18000(元)
【问题 3】
假设每各项目组成员均可胜任分析、设计、开发、集成、测试和发布工作,在不影响工
期的前提下,可重新安排有关活动的顺序以减少项目所需人数,此种情况下,该项目最少需
要(1)人,子系统 3 的开发最晚应在第(2)日开始。
请你将上面的叙述补充完整(将空白处应填写的恰当内容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考查的是资源平衡的相关知识。
由上图可知_,如果每名项目组成员均可胜任分析、设计、开发、集成、测试和发布工作,
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该项目最少需要 7 人。子系统 3 只要在 15 日集成前完成即可,子
系统 3 需要 3 天,而在第 11~14 天只能有两个人供支配,因此子系统 3 最晚要在第 12 天开
始。
正确答案:
(1)7
(2)12
(每项正确得 2 分)
试题三
A 公司近期成功中标当地政府机构某信息中心的信息安全系统开发项目。公司任命小李
为项目经理,配备了信息安全专家张工,负责项目的质量保证和关键技术。
小李为项目制定了整体进度计划,将项目分为需求、设计、实施和上线试运行四个阶段。
项目开始后,张工凭借其丰富的经验使开发过程得到了较好的质量保证,需求和设计顺利通
过了张工的把关。小李认为后续阶段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开发阶段过半时,公司领导通知
小李发生了两件事。第一是公司承揽新项目,需要张工调离;第二是信息中心进行人事调整,
更换了负责人。小李向公司领导季诺,一定做好配合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项目。
张工调离后,小李亲自负责质量保证和技术把关。项目实施阶段完成后,信息中心新领
导对该系统相当重视,委派信息中心技术专家到现场调研和考察。小李为此专门组织技术人
员与信息中心专家讨论软件开发技术,查看部分关键代码,并考察了部分程序的运行结果。
现场考察后,信息中心专家认为 A 公司编写的代码不规范,安全性存在隐患,关键部分执行
效率无法满足设备要求,不具备上线试运行的条件。
信息中心领导获悉上述情况后,决定邀请上级领导、业界有关专家并会同 A 公司主要负责人
组织召开项目正式评审会。
【问题 1】
请结合案例,分析小李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未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或未确立项目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2)质量职责分配不合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不能兼任质量保证负责人)(或张工不能同时
担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3)质量职责分配不及时(或张工调离后未及时任命或调入 QA 人员)(或项 0 经理不能同
时作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4)需求和设计未经过外部评审就付诸执行(或需求和设计不能由张工把关,应组织外部
评审)。
(5)进度计划中缺少测试阶段等质量控制环节(或进度计划中无测试阶段)。
(6)轻视实施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
(每项 1 分,最多得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