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
案
一、算一算,我能行。(共 36 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500+40=
34+29=
63÷7=
9000-3000=
55÷6=
500+4000=
150-70=
93-39=
1400-700=
62+18=
80-37=
350-50=
83-36=
40+80=
64÷8=
7×6=
【答案】540;63;9;6000;
9……1;4500;80;54;
700;80;43;300;
47;120;8;42
【解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有*的题要验算。
64÷9=
485+525=
*914-87=
720-317=
184+329-118=
*426+275=
【答案】7……1;1010;827
403;395;701
【解析】
【分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所以需要看前两位,商要写在个
位上,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位数加三位数,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每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验算时可以交换
两个加数的位置计算出结果,看看两次的结果是否相等;
三位数减两位数或三位数,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作十
继续相减,验算时要用差加减数,看看计算出的结果是否和被减数相等;
加减混合要从左到右一步一步的计算。
【详解】64÷9=7……1
485+525=1010
*914-87=827
720-317=403
验算:
184+329-118=395
*426+275=701
验算:
二、填一填,我能行。(共 26 分,第 1 题、第 10 题各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3.
÷
=
(堆)……
(个)
【答案】23÷4=5……3
【解析】
【分析】共有 23 个小正方体,每堆分 4 个,可以分成 5 堆,还剩 3 个,据此列式即可。
【详解】23÷4=5(堆)……3(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看图列除法算式的方法,关键是从情境中找出被除数和除数这两个数量。
4.
图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答案】
①. 4
②. 2
【解析】
【分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中有四个顶点,且这个四个顶点各自都有两条
边连在一起;
要知道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可以用直角三角尺中的直角来测量。
【详解】有题意可知:
图中有 4 个角,其中有 2 个直角。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角的初步认识及直角的特征。
5.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黄瓜长 28(
);一节科学课 40(
);
一个课桌高 7(
);小明跑 50 米用时 10(
)。
【答案】
①. 厘米##cm
②. 分##min
③. 分米##dm
④. 秒##s
【解析】
【分析】黄瓜长和课桌高使用长度单位;一节科学课时长和 50 米跑用时使用时间单位。联
系实际生活来确定即可。
【详解】联系实际生活黄瓜长 28 厘米;一节科学课 40 分;一个课桌高 7 分米;小明跑 50
米用时 10 秒。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实际生活的观察,以及对单位的了解。
6. 8 个千和 6 个百组成的数是(
)。
【答案】8600
【解析】
【分析】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详解】由 8 个千和 6 个百组成的数是 8600。
【点睛】熟记数位顺序表,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 6,个位上是 5,其余各位都是 0,这个数是(
)。
【答案】6005
【解析】
【分析】根据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
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即可写出此数。
【详解】据分析可得: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在千位上写 6;百位和十位上一个单位
也没有,都写 0;个位上是 5。这个数是:600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万以内数的写法,熟记数位顺序表,找到对应的数位写上对应的数。
如果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8. 在括号填上“>”“<”或“=”。
2 分(
)10 秒
6 时(
)60 分
70 分(
)1 时 20 分
47 毫米(
)3 厘米
897(
)879
327+178(
)178+327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分析】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 60,分和秒之间的进率也是 60,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 10。
将比较的两个量的单位化成统一的单位即可求解。897 和 879 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相同,
看十位,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327+178 和 178+327 这两道算式,可列式分别计算,
发现得数相等。
【详解】2 分=120 秒,2 分>10 秒;60 分=1 时,6 时>60 分;1 时 20 分=80 分,70 分
<1 时 20 分;
3 厘米=30 毫米,47 毫米>3 厘米;897>879;327+178=178+32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同时间单位的量的大小比较和不同长度单位的量的大小比较,此
类题都是选择合适的量将单位化统一后再比较大小。
9. 从 0、7、6、9、2 中选出四个数字,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
【答案】9762
【解析】
【分析】先把 0、7、6、9、2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找出最大的四个数字,把这四
个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最大的四位数。
【详解】9>7>6>2>0,所以最大的四位数是 9762。
【点睛】这类题型写最大的数就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写最小的数,就把数字按
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最高位上不能是 0。
10. 找规律填数。
(1)7300,7100,(
),6700。
(2)3 厘米 8 毫米,3 厘米 9 毫米,(
),(
)。
【答案】(1)6900
(2)
①. 4 厘米
②. 4 厘米 1 毫米
【解析】
【分析】第(1)题相邻的两个数从左往右依次减去 200;
第(2)题相邻的长度从左往右依次增加 1 毫米。
【小问 1 详解】
由分析可列式:7100-200=6900,填 6900。
【小问 2 详解】
由分析可列式:3 厘米 9 毫米+1 毫米=3 厘米 10 毫米=4 厘米;下一个长度是 4 厘米 1 毫
米。
【点睛】找到题中相邻数量间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5 个千和 9 个百组成的数是(
),读作(
),这个数接近(
)千。
【答案】
①. 5900
②. 五千九百
③. 六
【解析】
【分析】这题得先知道 5 个千和 9 个百各是多少,然后再合起来并写出来,接着读出来,最
后找出接近它的整千数。
【详解】由题意可知:
5 个千就是 5000,9 个百就是 900,合起来写作:5900,读作:五千九百,这个数接近六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和估算。
12. 剪纸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四种颜色的彩纸。
黄色
绿色
蓝色
红色
59 厘米
6 分米
98 毫米
7 厘米
把四种颜色的彩纸的长度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 分米>59 厘米>98 毫米>7 厘米
【解析】
【分析】将单位化统一,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都化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59 厘
米=590 毫米,6 分米=60 厘米=600 毫米,7 厘米=70 毫米,然后再比较大小,注意题中
要求是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详解】由分析可知:600 毫米>590 毫米>98 毫米>70 毫米,即 6 分米>59 厘米>98 毫
米>7 厘米
【点睛】本题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关键,一定要在相同单位下
进行比较。
13. 在 100 米赛跑中,欢欢用了 20 秒,乐乐用了 19 秒,红红用了 21 秒。(
)跑得
最快。
【答案】乐乐
【解析】
【分析】比较三人 100 米赛跑所花的时间长短,时间花得越少,跑得越快。
【详解】19 秒<20 秒<21 秒,乐乐花的时间最少,所以乐乐跑得最快。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比较时间的长短,赛跑中,时间越短,跑得越快。
三、选一选。(共 10 分、每题 2 分)
14. 下面哪副图中锐角个数多于 2 个?(
)。
A.
B.
C.
【答案】B
【解析】
【分析】锐角小于直角,钝角大于直角。把选项中各图形的每一个角都和直角进行比较。
【详解】A.图形中有 2 个钝角,2 个锐角;
B.图形中有 3 个锐角;
C.图形中有 2 个钝角,2 个锐角。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
15. 一脚踏船最多可坐 5 人,一个旅游团有 21 名客人,至少需要(
)条船。
A. 4
【答案】B
【解析】
B. 5
C. 6
【分析】用旅游团的人数除以一条船可以坐的人数,即可求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如果所得
结果有余数,需要增加 1 条船。
【详解】21÷5=4(条)……1(人)
4+1=5(条)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当有余数时,租船时要考虑所有人都上船,
需要多租 1 条。
16.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一些。哪种果树多?(
)
A. 桃树
【答案】A
【解析】
B. 梨树
【分析】两种果树比多少。由题意,以梨树的棵数为标准,桃树比梨树多。
【详解】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一些。
故答案为:A
【点睛】比多少时,关键是找到和谁比,谁就是参照的标准,以此判断多与少。
17. 太阳从(
)面升起。
A. 东
【答案】A
【解析】
B. 北
C. 西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可知:每天早晨,太阳都是从东面升起。
【详解】太阳从东面升起。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联系生活经验,能借助一些常见的参
照物找方向。
18. 水果店里有 48 箱水果,又买来 27 箱,卖掉 39 箱,现在火龙果还有多少箱?列式计算
正确的是(
)。
A. 48+39+27
B. 48+27-39
C. 48+39-27
【答案】B
【解析】
【分析】“买来”表示从原有的箱数中增加,用加法计算,“卖掉”表示从现有的箱数中减
少,用减法计算。
【详解】根据分析列式为 48+27-39,
故答案为:B
【点睛】列式时要充分理解题意,是从总数中增加还是从总数中去掉,对应地选择是加法还
是减法运算。
四、动手操作,我能行。(2+2=4 分)
19. 画一条长度比 2 厘米长 6 毫米的线段。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比 2 厘米长 6 毫米的线段,即 2 厘米 6 毫米。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
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 2 厘米 6 毫米的刻度,再点上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画比一条线段长的线段的方法,求出要画线段的长度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20. 写出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及时间。
(
)角 _____:_____
【答案】
①. 钝
②. 7
③. 15
【解析】
【分析】钟面上有 12 大格,如果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夹角是 3 大格,就是一个直角。图中时
针和分针组成的夹角是从数字 3 到数字 7,有 4 大格,比直角大,是一个钝角。时针指在 7
和 8 之间,是 7 时多;分针从 12 数起每走一大格是 5 分,指向 3,走过了 3 大格,也就是
15 分。
【详解】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钝角;对应的时间是 7:15。
【点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3 大格就是一个直角,以此为中间量进行比较。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共 24 分,每题 4 分)
21. 学校买回 40 个篮球,平均分给 9 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答案】4 个;4 个
【解析】
22. 小明用走路的方法测量卧室的宽度,他的步长大约 5 分米,小明走了 6 步,卧室的宽大
约是几分米?
【答案】30 分米
【解析】
【分析】用“每步长×步数=卧室的大约宽度”来列式计算。
【详解】5×6=30(分米)
答:卧室的宽大约是 30 分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 6 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23. 有一捆电线长 800 米,第一天用去 168 米。第二天用去 275 米。
(1)两天一共用去多少米?
(2)用去两天后还剩下多少米?
【答案】(1)443 米
(2)357 米
【解析】
【分析】(1)用“第一天用去的长度+第二天用去的长度=两天共用的长度”来列式计算;
(2)用“总长度-两天共用的长度=剩下的长度”来列式计算。
【详解】(1)168+275=443(米)
答:两天一共用去 443 米。
(2)800-443=357(米)
答:用去两天后还剩下 357 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及三位数与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法的实际应用。
24. 为了庆祝“元宵节”,希望小学一年级做了 215 盏,二年级做了 568 盏。他们送给幼
儿园小朋友 125 盏,还剩多少盏?
【答案】还剩 658 盏
【解析】
【分析】先求出一、二年级一共做了多少盏,用加法计算。“送给”表示从总数中去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