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北京延庆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
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印度的 0~9 数字等东方科学成就传播到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
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A. 西班牙人
B. 葡萄牙人
C. 阿拉伯人
D. 土耳其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
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欧洲。阿拉伯人
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
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C 项符合题意。ABD 三
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C。
2. 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A. 工厂和乡镇企业
B. 租地农场和工厂
C. 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D.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
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随
着土地集中建立了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
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故
选择 D。
3. 当你作为博物馆的解说员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的作品时,下列作品中应选择的是
A. 《最后的晚餐》
B. 《哈姆雷特》
C. 《神曲》
D. 《天方
夜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作品是《神曲》,所以当你作为博物馆
的解说员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的作品时,应选择的是《神曲》,C 项正确;《最后的晚餐》
是达 •芬奇的作品,排除 A 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 B 项;《天方夜谭》是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是
A. 资本主义萌芽
C. 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B
【解析】
B. 文艺复兴运动
D. 启蒙运动
【详解】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 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
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
为流行。文艺复兴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
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故选 B 项;
据此分析可知 ACD 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5. “新航路开辟后,使世界上原本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为
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A. 历史背景
B. 必备条件
C. 主要过程
D. 重要影
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
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被成为世界的发现;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D。
【点睛】题干“新航路开辟后,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广阔
的空间。”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可知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对世界、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可确定答案。
6. “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的一页,下列对“三角贸易”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奴隶贸易的利润变成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三角贸易首先从美洲出发
C. 充分暴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
D. 是造成近代以来非洲贫困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的航程是从欧洲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
等运往非洲倾销(出程);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
植园主(中程);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欧洲(归程),这段航程船只装
载的主要是黑人奴隶。三角贸易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非洲因此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从此发展困难,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可知对“三角贸易”理
解不正确的是“三角贸易首先从美洲出发”。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 ACD 对“三角贸易”理
解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 B。
7. 以下时间轴中①对应的史实是( )
A. 颁布《权利法案》
C. 颁布《独立宣言》
【答案】A
【解析】
B. 颁布《民法典》
D. 颁布《宅地法》
【详解】据题干时间轴内容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年,英国议会与
国王查理一世爆发冲突,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
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A 符合题意;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颁布《民法典》,B 排除;美国独立
战争时期颁布《独立宣言》,C 排除;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颁布《宅地法》,D 排除。故选择 A。
8. 下图是某学校九(1)班同学的课本剧演出单。据此可知,该剧的主人公是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拿破仑
D. 林肯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
一帝国。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
序,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的思想。拿破仑最后兵败滑铁卢。故该剧的主人公是拿破仑,故 C
符合题意;ABD 三项与课本剧演出单不符,故 AB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提取课本剧演出单的信息“雾月政变、滑铁卢”,结合拿破仑发动雾月
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兵败滑铁卢即可解答。
9. 描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特征”最合适、贴切的主题名称是
A. 铁器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信息时
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
带入了蒸汽时代,B 符合题意;铁器时代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不是第一次工
业革命的时代特征,A 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 排除;第三次科技革
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D 排除。故选择 B。
10. 下表是欧洲城市人口统计表,可用于研究
A. 城市规模扩大
C. 贫富差距加剧
【答案】A
【解析】
B. 大众教育普及
D. 环境污染治理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表格统计的是欧洲城市伦敦、巴黎、柏林、维也纳人口的变化,
通过数字变化,可以看到城市人口增长了很多,说明城市规模在扩大。选项 A 符合题意;表
格信息无法反映教育、贫富差距和环境等信息,排除 BCD。故选 A。
11. 某校为举办展览,搜集了下列图片。图中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章西女王 华盛顿
玻利瓦尔
A. 创立了新的国家
B. 反抗了殖民压迫
C. 解放了黑人奴隶
D. 结束了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给英国殖民军以沉重打击的
民族英雄;华盛顿领导美国人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玻利瓦尔率军起义,反抗西班牙的殖民
统治,B 符合题意;章西女王没有创立新的国家,A 不符合题意;解放黑人奴隶的是林肯,
与图片中人物无关,排除 C;材料中的人物都没有结束封建统治,排除 D。故选 B。
12. 某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由转换职业;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
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该法令的颁布者是
A. 彼得一世
B. 亚历山大二世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61 年 3 月 3 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
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由转换职业;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
地,但必须出钱赎买,B 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是学习西欧,进行的改革,没有体现题干
内容,排除 A;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体现题干中的内容,排除 C;戈尔巴乔夫个改革没有体现
题干中的内容,排除 D。故选 B。
【点睛】题干“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由转换职业;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是解题的关键,1861 年 3 月 3 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通过赎买的
方式获得一块份地;农奴可以拥有自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13. 下表是一位历史老师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信息。根据其内容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C. 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C
【解析】
B. 法国大革命
D. 明治维新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61---1865 年林肯领导美国内战取得胜利,颁布《解放黑人奴隶
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和维护了国家统一,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故
C 符合题意;ABD 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林肯”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美国南北战争。
14.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
化”的主要措施是( )
A. 废除贵族世袭制
C. 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答案】D
【解析】
B. 推翻幕府统治
D. 文明开化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
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
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因此日本“欧化”的主要措施是文明开化,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
的历史转折
15. 下侧示意图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 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
B. 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 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
D. 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美国南北战争——废除黑奴制度”“明
治维新——废除幕府制度”等信息可知,俄国在 1861 年进行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南北战争废除南方黑奴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于 1868 年实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材料涉及的三国改革都促进资本主
义的发展,推动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A 项正确;美国不属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不符合题
意,B 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765 年的英国,而材料体现了 19 世纪的历史事件,
不符合题意,C 项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力量的增强,不能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D 项错误。
16. 18 世纪上半期至 20 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间,新机器与新技术革命层出不穷。下列成果诞
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有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
工业革命时期,1885 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③符合题意;1903
年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④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765
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①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 年,斯
蒂芬森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使人类迈入了“火车
时代”,②排除。所以 D 符合题意,ABC 排除。故选择 D。
17. 下图为“1870~1900 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导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C. 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
【答案】C
【解析】
B. 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
D. 电器设备的推广应用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7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
燃机的发明与推广,促进了石油的大量开采。故导致 1870~1900 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故 C 符合题意;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故
A 不符合题意;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不是导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 B 不符合题意;
电器设备使用的动力是电力,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8. 以下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A.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C. 妇女地位的提高
【答案】C
【解析】
B. 大众教育的发展
D. 人口的迅速增长
【详解】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在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
举权、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女性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因此材料反映的主题是妇女地位的提
高,C 项符合题意;而 AB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 C。
19. 在世界音乐史上,许多流芳千古的作品都被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下列作品中,以法
国大革命为创作背景的是
A. 《命运交响曲》
B. 《英雄交响曲》
C. 《国际歌》
D. 《告别进行曲》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
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 1804 年,是为歌颂拿破仑的英雄业绩所写的。它是贝多芬第
一部明确反映法国大革命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故正确答
案为 B。ACD 均与法国大革命无关,故选 B。
20.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它被淘汰了,
这就是优胜劣汰。”这句话出自
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英雄交响曲》
【答案】D
【解析】
B. 《人间喜剧》
D. 《物种起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是出自《物种起源》。1859 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
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破了
“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的传统看法,提出生物进化的优胜劣汰,第一次将生物
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故选 D;A 是数学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B 是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