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北京石景山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北京石景山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 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条基本线索。下列事件中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 外来侵略序幕的是 A.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林则徐虎门销烟 【答案】C 【解析】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收缴的鸦片在 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 侵略的坚强意志。因此,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序幕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故选 C 项;明朝中后期的戚继光抗击倭寇和 1662 年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都发生在中国古代,而 不是近代史的内容,排除 AB 项;1900 年—1901 年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不是揭开了近代中 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序幕的事件,排除 D 项。 2. 某同学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进行整理,其中签署之后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条约是 条约 A B C D 内容 (部分) 割香港岛给英 外国公使进驻 国;开放广州、 北京;外国商 福州、厦门、宁 船、军舰可在长 波、上海为通商 江各口岸自由 口岸 航行 允许日本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 在通商口 的一切反帝活动;划 岸开设工 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厂 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B. B C. C D. D A. A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 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 3000 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 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C 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是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故选 C 项;A 项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B 项是《天 津条约》的内容,D 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 项。 3. 1919 年 5 月 3 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在听完
《京报》主笔邵飘萍的报告后,大家群情激愤。北大一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 岛”四个大字。此次集会发生的背景是 A. 德国强租胶州湾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答案】D 【解析】 B. 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 D.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9 年 1 月 18 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 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 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一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 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 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合约” 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故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 运动,D 正确;1898 年,德国强租胶州湾,A 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占领德国在中 国的租借地,故 B 错误;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 1915 年,故 C 错误。综上故选 D。 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现的各式革命歌谣不但可以鼓舞士气,更是中国革命的鲜活写 照。下侧歌谣最可能诞生在 B. 井冈山 C. 延安 D. 西柏坡 A. 上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歌谣“朱德挑谷上坳······粉碎敌人围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 东、朱德率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 1930 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结果都被红军粉碎。因此,题干歌谣最可能诞生在井冈山,故选 B 项;上海、延安、西柏坡 均与“粉碎敌人围剿”无关,排除 ACD 项。 5.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反对投降 ②九一八事变后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③领导淞沪抗战,歼灭大量日军 ④在敌后开展人民游击战争,积极抗战 A. ①②④ 【答案】A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 用。如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反对投降,②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 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④中国共产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敌后开展人民游击战 争,积极抗战,因此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①②④,A 项符合题意;而③领导淞沪抗战,歼灭 大量日军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关,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排除。综 上所述 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6. 下侧资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 摧毁了旧有的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的图 谋”“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可知,习总书记说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功绩,结合所学可知,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稳定了朝鲜半岛的 局势,维护了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 B 正确;西藏的和平解放实现了祖 国大陆的统一,故 A 错误;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故 C 错误;1950 年,中 国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故 D 错误。综上故选 B。 7. 1980 年 8 月 26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施行《广东 省经济特区条例》,这一条例的发布表明我国 A. 对外开放开始启航 C. 对外交往取得突破 【答案】A 【解析】 B. 对内改革初见成效 D. 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80 年 8 月 26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 会议批准施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条例的发布表明我国对外经济 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故 A 正确;《广东省经济 特区条例》是对外开放政策,故 B 错误;《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主要内容是建立经济特区,
体现不出外交取得突破,故 C 错误;1980 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经济发展成就未取得辉煌, 故 D 错误。综上故选 A。 8. 下面表格中的史实共同反映了 1977 年 1986 年 1999 年 2012 年 恢复高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扩大高校招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育法》颁布实施 生规模 首次突破 2 万亿元 A.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C.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B. 教育投入逐步增加 D. 义务教育逐渐普及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表格涉及到了恢复高考、颁布《义务教育法》、扩大高校招生 规模、教育经费首次突破 2 万亿元,这些内容共同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故选 C 项;1999 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反映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不属于共同反映的内容,排 除 A 项;2012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 2 万亿元,反映了教育投入逐步增加,不 属于共同反映的内容,排除 B 项;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反映 了义务教育逐渐普及,不属于共同反映的内容,排除 D 项。 9. 新航路开辟后,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从欧洲传到美洲;到了 18 世纪,原产于 美洲的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洲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以上材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A. 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 加剧欧洲人的殖民扩张 【答案】D 【解析】 B. 激发欧洲人的冒险精神 D. 促进各地区物种的交流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从欧洲传到美洲;到了 18 世纪,原 产于美洲的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洲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物种等交流,故 D 正确;ABC 在题干中未显示,故错误。综上故选 D。 10.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 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原因都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都是以暴力斗争的方式进行 ④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君主专制,1689 年, 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776 年,大陆会 议通过了《独立宣言》,1787 年,制定美国宪法;法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 统治,1789 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1791 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因此,三者 的相同之处是都以暴力的方式进行,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③④是三者的共同点,故选 B 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因为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独 立战争的爆发是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因此,①不是三者的共同点,排除 AD 项;英国通过 《权利法案》,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因此,②不是三 者的共同点,排除 C 项。 11.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 B. 纺织领域最早进行了技术革新 C. 蒸汽机车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发明 D.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工业革命极 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这属于对工业革命的分析和评价,D 选项属于历史解释,D 符 合题意;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属于历史史实,A 排除;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第一 次工业革命中纺织领域最早进行了技术革新,蒸汽机车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发明属于历史叙 述,BC 排除。故本题选 D。 12. 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 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还以各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不尊重印度士兵的 宗教信仰。这段话描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A. 历史背景 B. 起义过程 C. 最终结果 D. 国际影 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 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还以各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不尊重印度士兵的宗教信仰。这些做法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 高涨,最终于 1857 年爆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因此,题干描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
背景,故选 A 项,排除 BCD 项。 13.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日本的上流社会在正式场合流行穿西洋礼服。饮食上也将牛肉作 为高级料理的代表。这种变化与以下明治维新中的哪一项措施有关? A. 文明开化 B. 废藩置县 C. 殖产兴业 D. 改革兵 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日本的上流社会在正式场合流行穿西洋礼服。饮食上也将牛肉作为 高级料理的代表”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人的服饰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 活方式。因此,题干的变化与文明开化有关,故选 A 项;废藩置县,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B 项;殖产兴业,是发展近代经济,排除 C 项;改革兵制,是建立新式军队,排除 D 项。 14. 观察下图,该套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B. 贝多芬 C. 达尔文 D. 爱因斯 A. 牛顿 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首枚图案为达尔文肖像,另外 5 枚邮票则着重展示达尔文的 5 大研究领域——第二枚(四十八便士)邮票图案为海洋大蜥蜴(动物学领域)、第三枚(五 十便士)邮票图案为雀类动物(鸟类学领域)、第四枚(五十六便士)邮票图案为环状珊瑚 岛(地质学领域)、第五枚(七十二便士)邮票图案为蜜蜂和兰花(植物学领域)、第六枚(八 十一便士)邮票图案为大猩猩(人类学研究领域),分别表现了达尔文在这些方面的卓越贡 献。因此,该套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达尔文,故选 C 项;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 域都有杰出贡献,贝多芬是德国杰出的作曲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均与题干“邮票” 无关,排除 ABD 项。 15. 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为了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标志着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D.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充分考虑了苏维埃俄国的国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 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 年,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充分考虑了苏维埃俄国的国情,调动了生产者的积 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故 D 正确;1921 年的俄国没有出现外国的武装威胁,故 A 错误; 1925 年,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故 B 错误;1925 年,斯大林提出了国家工业 化的设想,1926 年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 C 错误。综上故选 D。 16. 示意图能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下面示意图中“?”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A. 《辛丑条约》 C. 《九国公约》 【答案】C 【解析】 B. 《和平法令》 D. 《开罗宣言》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 年 1 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缔结和约的 会议,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新秩序”。1919 年 6 月巴黎和约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其他 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1921—1922 年, 华盛顿会议召开,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和其他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故此处应填《九国公约》,C 正确;《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 攻入北京后,于 1901 年 9 月 7 日和清政府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故 A 错误;《和平法令》 是十月革命后列宁起草的法令,故 B 错误;《开罗宣言》是美英中三国联合发表的宣言,表 示将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故 D 错误。综上故选 C。 17. 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解读正确的是
①修建于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②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造成了国家的财政大危机④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投资建设田纳西水利工程,这是推 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因此,①②④解读正确,故选 B 项;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 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没有给国家造成财政大危机,反而有助于摆脱经济危机的 困扰。因此,③解读不正确,排除含有③的 ACD 项。 18. 某同学搜集了《联合国家宣言》、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等资料,这些史实 可共同用于说明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 法西斯国家失败的原因 C. 美苏冷战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 D. 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 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1944 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1945 年,苏美英三国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此题干反映了世界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以及反法西斯国家的协同配合作战等史实,这是二战胜利主要原因, 也是法西斯国家失败的原因,B 项符合题意;A 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 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直接原因是德日国家走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到导致的, 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 项美苏冷战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北约(1949 年)和华约(1955 年)建立,排除;D 项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是苏联解体后(1991 年底)出现的,排除。故 选 B。 19. 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