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江苏无锡江阴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
听录音两遍,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 下列表述与所听短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2021 年 5 月 15 日,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B. 这次火星探测活动,除了完成“环绕”“着陆”外,还要完成“采集”的任务。
C. 从“魔鬼式的九分钟”,我们以想象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历程。
D. “首次”和“首创”两个词语,体现出这次事件在人类火星探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 给这则新闻加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A. 《中国“天问一号”逐梦火星》
B. 《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
C. 《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D. 《里程碑事件》
【答案】1. B
2. A
【解析】
【分析】听力材料:
5 月 15 日 7 时 18 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
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
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
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
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
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
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习近平强调,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
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
火星着陆情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现场宣读了习近平的贺电。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 2016 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 年 2
月 10 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 月 24 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
轨道,开展了为期约 3 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
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中国国
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
合作,将共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详解】此题考查我们对听力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时注意一定要先把每一道题
提供的关键信息记住,然后注意听听力内容,根据题目提供信息进行填空即可。
3.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 yā pò(
),为了 chè dǐ(
)解放全中国,多少共产党人 qián
fù hòu jì(
),浴血奋战。他们有的遭受了 kǔ xíng(
),面对 yán jùn(
)
的考验,仍然坚强不屈;有的未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就已 zhuàng liè xī shēng(
)。
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为人民 lì yì(
)而死,就是 sǐ dé qí suǒ
(
)。这些革命先烈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答案】
①. 压迫
②. 彻底
③. 前赴后继
④. 苦刑
⑤. 严峻
⑥.
壮烈牺牲
⑦. 利益
⑧. 死得其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拼写能力以及词语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认真拼读给出的
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再结合整句话,联系上下文正确书写。写完后检查拼写是否有误。
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刑”、“峻”、“牺”、“继”容易
书写错误,需特别注意。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4. 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注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徘徊.(huán)
B. 间.(jiàn)断
C. 搅和.(huo)
D. 蒸.(zhēn)融
【答案】B
【解析】
疑问
寂寞
通霄
控置
终日不成章.(花纹)
但.(只)爱鲈鱼美
因.(因为)风飞过蔷薇
花重.(沉重)锦官城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和字义的识记能力,需要平时多加积累。
A 项 徘徊(huán)——huaí ;终日不成章——“章” :布匹。
C 项 通霄——宵;因风飞过蔷薇——“因”:借着。
D 项 蒸(zhēn)融——zhēng;控置——制。
5.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童年时代的费奥多罗夫真是个奇才。他总能从司空思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一些不可思...
议.的想法,甚至从河里抓到一条鱼也要翻来覆去....看个仔细,恨不得要从鱼身上获得见微知著....
的发现。
A. 司空见惯
B. 不可思议
C. 翻来覆去
D. 见微知
著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在句中运用的合适与否的分辨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与识记。
A 选项中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出自《本事诗·情感》。
B 选项中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出自《维
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
C 选项中翻来覆去是形容一次又一次来回的翻动身体。出自《朱子全书》。
D 选项中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
见大。出自《韩非子·说林上》。但是在文中是要形容费奥多罗夫想要从鱼的身上获得不一
样、特殊的发现,想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并不是以小见大,所以 D 选项运用
不恰当。
6.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名的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
纱灯。(排比)
B. 镇上的人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洒了一地。(夸张)
C. 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得到。(比喻)
D.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
罢了。(设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能够抓住关键点判断即可。
C 项虽然出现了比喻词“如同”,但是在这里“如同”不做比喻词,而是表示举例说明。所
以这项表述错误。
7. 下列名言警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毛果在一次乒乓球比赛中赢了自己的教练,教练引用《荀子》中的名言赞叹道:“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人都爱听夸奖自己的话,但只有那
些善意的批评才会让我们更优秀。
C. 小明不爱读书,妈妈劝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不抓紧,将来要后悔。”
D. 我们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督促自己及时反省,不断完善自己。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格言的积累和理解。
A 选项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
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B 选项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药虽然很苦,但是对病人的病有好处;
诚恳的劝告、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但是有利于听的人改正他们的行为。
D 选项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选自《礼记·大学》,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
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
C 选项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
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本句小明不爱读书,妈妈应该是劝
小明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含义不符。可以换成“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故 C 项使用不当。
8. 下列“诗人、诗题与所抒发的志向”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于谦——《石灰吟》——清白做人
B. 郑燮《竹石》——不妥协,不随波
逐流
C. 王冕——《墨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D. 李贺——《马诗》——向往自由生
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和理解。根据所学内容即可完成。
《石灰吟》,原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于谦借石灰表达了自己不怕牺牲,要将清白的品质留在人间的志向;
《竹石》,原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郑燮借竹表达了自己不惧打击、坚韧刚劲的志向。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墨梅》,原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人王冕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
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马诗》,原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人李贺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
故 D 项错误。
9. 下列关于《鲁滨逊漂流记》中主要情节,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流落荒岛,上船取物
②发现叛乱,救出船长
③畜养山羊,种植粮食
④搭建帐篷,安排住所
⑤救下“星期五”,结伴生活
A. ① ② ③ ④ ⑤
C. ① ④ ② ⑤ 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① ③ ④ ⑤ ②
D. ① ④ ③ ⑤ 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和积累。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
写。鲁滨逊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
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
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
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故答案选 D。
10. 如果要选择事例来说明“玩也能玩出名堂”这一观点,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
A. 莱特兄弟经常玩会飞的玩具,后来发明了飞机。
B. 司马光在庭院玩耍时,砸缸救出了落水的儿童。
C. 法布尔从小就喜欢听纺织娘唱歌,看漂亮的小甲虫……后来他写成了《昆虫记》。
D. 荷兰的安东·列文虎克在看门时玩镜片,做成了简单的显微镜,从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
世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择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观点。玩出了名堂:是说玩出了花样,或者是玩出
了让人刮目的成绩,名堂有花样、或成绩的意思。玩是指干些与正业不相干的事。
A 项,恰当。
B 项,“司马光在庭院玩耍时,砸缸救出了落水的儿童。”不是玩出了花样,或者是玩出了
让人刮目的成绩的意思,因此不恰当。
C 项,恰当。
D 项,恰当。
11. 下列关于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说“颜筋柳骨”。“柳骨”,就是形容柳公权的书法秀丽柔美,圆润多姿。
B.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三门记》是他的代表作品。
C.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 小学生学习书法,既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文化常识积累。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就是形
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故 A 选项错误。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
12. 积累与情境运用。
1.明道理。《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缴_________。”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
______________。
2.品诗词。我会玩关于“雨”的飞花令:”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
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黑云翻墨未遮山,
____________。”我还能往下接:“____________。”
3.忆经典。下列两段文字,分别描述的是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请填写在下面对应的横
线上。
(1)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
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2)他出现在人行道上,提着一桶白色灰浆,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打量了一番围墙,所
有的欢乐离他而去了,一阵深深的沮丧笼罩着他的心灵。
(1)《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专心致志
②. 惟弈秋之为听
③. 思援弓
④. 而射之
⑤.
学习需专心致志,三心二意的人将一事无成
⑥. 好雨知时节
⑦. 天街小雨润如
⑨. 白雨跳珠乱入船
⑩.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⑧. 子规声里雨如烟
⑪.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⑫. 尼尔斯 ⑬. 汤姆·索亚历险记 ⑭. 汤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理解与情景运用能力。
1、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与理解。《学弈》[ 先秦 ] 《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
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
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2、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识记。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
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
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
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字的情况。
3、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对名著中的人物、内容进行回忆,其次将平时积
累的文学常识填入即可。
13. 语文与生活。
你们班将在 6 月下旬举行毕业联欢会,邀请你为活动出谋划策。你一定很乐意吧?
1.请用上以下 4 个词语,将上下联的内容补充完整,送给敬爱的老师。
写春秋
绽桃李
风和
墨浓
上联:日暖_____________ 下联:笔酣______________
2.班主任老师向大家征集“献给母校的一个建议”。请写一写你的建议(不出现校名)。
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联欢会设计一个既好玩又有意义的游戏。简要写一写游戏名称与玩法等。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风和绽桃李
②. 墨浓写春秋
③. 每月举行一次演讲比赛。 ④.
翻纸牌游戏。用 1 至 8 这 8 张牌,打乱反扣 在桌上,每次任意出一张纸牌,翻到单数算甲赢,
翻到双数算乙赢。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通过题目可知,要求运用给出的四个词语完成对
联来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我们只需根据对联的特征进行补充即可。根据“日暖”可知,应该
与大自然的事物相应,所以后面接上“风和、绽桃李”。那么“笔酣”后面就应该对应书写
工具的内容,“墨浓、写春秋”。
2.本题为开放题型,合理即可。给母校提建议可以从多个角度,例如规章制度、设施设备、
互动开展、课程内容等。例:希望学校能够把母校的操场一角被破坏的花园修理好,并采取
保护措施。
3.本题为开放题型,合理即可。好玩有意义的游戏可以多多思考,最重要能够有意义,比
如说成语接龙、人名接龙、好友介绍等各种游戏都可。
阅读理解。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获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
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④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⑤。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②[太夫人]这里指欧阳修的母
亲。③[获]芦苇秆。④[闾里士人家]乡里的读书人家。⑤[务]致力,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