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资料共5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8 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共 12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设  i 2  j 3 k ,  i 3  j 2 k ,则与,都垂直的单位向量为:( )。 (A)  i  j k (B)   i  j k 1 3   i j k (D)   i  j k 1 3 1 3 (C)  答案:D 解析过程:由向量积定义知,   ,   ,故作向量,的向量积,再单位化则可。由于   i 1 1 j 2 3  k 3 2   5 i  5 j  5 k ,取 i  j k ,再单位化得   i  j k ,故应选(D)。 1 3 2. 已知平面过点(1,1,0),(0,0,1),(0,1,1),则与平面垂直且过点(1,1,1)的直线的对称方程为: (A) ( )。 x  1  1 答案:B (C) x  z 1  1 1 1   y z 1 1  0  1 (B) x (D) 1  y  x  1 1  1 1 z  1 1  0 , 1y 1 z  1   解析过程:因为直线与平面垂直,故平面的法向量就是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又平面过点(1,1,0), (0,0,1),(0,1,1),三点可确定两个向量, 即 1  01   i  01   j    10 k   j i k , 2   00   i  01   j   11 k   j 。 平面的法向量可取为这两个向量的向量积,即 n  i 1 0 j 1 1 k 1  0 j k ,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k i  。 3. 下列方程中代表锥面的是:( )。 1 / 51
 2 z  0 (B)  2 z  1 (D) 2 x 3  2 y 2 2 x 3  2 y 2  2 z  1  2 z  1 (A) (C) 2 x 3 2 x 3   2 y 2 2 y 2 答案:A 解析过程: 2 x 3 2 x 3 2 x 3    2 y 2 2 y 2 2 y 2  2 z  1 表示单叶双曲面;  2 z  1 表示双叶双曲面;  2 z  1 表示椭球面; 由 2 x 3  2 y 2  2 z  0 ,得 z  2 x 3  2 y 2 ,表示锥面。 4. 函数   xf  ,2 x 4     0 1 x  3 1, x  x ,在 1x 时,  xf 的极限是:( )。 (A)2 (B)3 (C)0 (D)不存在 答案:D 解析过程:分段函数在交接点必须考虑左右极限,由 lim  1 x   3 xf  , lim  1 x   xf  2 知,在 1x 时,  xf 的极限不存在。 5. 函数 在 x 处的导数 dy 是:( )。 dx sin 2 1 x  y 2 x (A) sin (B) sin (C) 2 x 1 2 x sin 2 x (D) 1 2 x 答案:C 解析过程:由复合函数求导规则,有 / y    2 sin 1 x /    sin2 1 x cos 1 x     1 2 x    1 2 x sin 2 x 。 2 / 51
6. 已知  xf 是二阶可导的函数, y 2 xfe  ,则 2 yd 2 dx 为:( )。 (A)  xfe 2 (B)  xf 2 e  f (C)  xf 2 e   2 f / x   (D)  xf  2 2 e 答案:D //  x   2 f /    x 2 //  f x    /   xf  2  e 2 f /  x , 2   xf  e 解析过程: dy dx 2 yd 2 dx  e 2  xf   2 f /   x  2 f /   x  e  xf  2  2 f //   x  2 e  xf  2  2  f /    x 2 //  f x   。 7. 曲线 y  x 3  6 x 上切线平行于 x 轴的点是:( )。 (B) 12, 21, 和 (D) 2,1, 和 24 2 , (A) (C) 00, 242, 答案:C 解析过程:切线的斜率为 / y   x 3  6 x /   2 3 x  6 ,因为切线平行于 x 轴,即斜率为 0。 解得: 1 x 2 , x 2 2 。 当 1 x 2 时, y 当 x 2 2 时, 2 3  y   26  2 3 22   6  2 26    24 22  26  24 8. 设函数  xf 在  , 上是偶函数,且在 ,0 内有   0 x f / ,   0 x f // ,则在 0, 内必有: ( )。 (A)   0 x f / (C)   0 x f / ,   0 x f // (B)   0 x f / ,   0 x f // (D)   0 x f / ,   0 x f // ,   0 x f // 答案:B 解析过程:函数  xf 在  , 上是偶函数,其图形关于 y 轴对称,由于在 ,0 内有   0 x f / , 3 / 51
//   0 x ,  xf 单调增加,其图形为凹的;故在 0, 内,  xf 应单调减少,且图形为凹的,所以有 /   0 x ,   0 x f // 。 f f 9. 若在区间 ba, 内,   x f /  /  xg ,则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  xf  cg  x (B)   xf    c xg  (C)   xdf     xdg  (D)   xdf   xdg 答案:A 解析过程:由   x f /  /  xg ,显然有   xdf   xdg 和   xdf     xdg  成立,再对   x f /  /  xg 两边积 分,可得   xf    c xg  ,选项(B)、(C)、(D)都正确。 10. 设  xf 函数在 ), 0[ 上连续,且满足   xf  xe  x  x e  dxxf ,则  xf 是:( )。 1  0 (A) x xe  (B) xe   x x e 1 (C) 2xe (D) x  xe 1  答案:B 解析过程:因为定积分是一个常数,所以可以设 a  1 0  dxxf ,对   xf  xe  x  x ae 在 10,上积分,有 a  1  0   dxxf  1  0  xe  e 1   e  x 1 0  ae 1 x x    xe ae  11  e  dx 1 e a 0  x dx  1  0 ae x dx  1  0 ae 12  e a ae x x   edx  ae  21  e a  x e dx  ae  a 1  0 1 0  xe  x 1 0  ( ea  )1 a 1(  e a 2(  e a  e 21)1  e 21)  e 1 2  e  2  e  所以:   xf  xe  x  1 e 1 e x e  xe  x  e x 1  。 4 / 51
11. 广义积分   c 2 0 dx  1 2 x ,则 c 等于:( )。 (A) (B)  2 (C) 22  (D) 2  答案:C 解析过程:用第一类换元法,有:   0 c  2 2 x dx  2 2   0 1  d 2    x 2    c 2 2 arctan x 2  0  2 2   2 c  1 ,所以 22c  。 c x 2       12. D 域由 x 轴, x 2  2 y  2 x   0 y  0 及 x 2 y 二次积分是:( )。 所围成,  yxf , 是连续函数,化  , yxf  dxdy 为  D (A) (C)  4  0  3  0 d  cos sin d ,  2 cos  f   0  d  cos sin d f ,   1 0 (B) (D) 1  0 1  0 2 dy y   1  ,   dxyxf y 2 1  2 dx  2 xx  dyyxf  ,  0 答案:B 解析:画出积分区域图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积分区域 D 为 0  y , 1 1  1  2 y  2 x 5 / 51 y 。
13. 在区间 20, 上,曲线 y sin x 与 y  cos x 之间所围图形的面积是:( )。 (A)   sin   4 2 (C)   sin 0 x  cos  dxx x  cos  dxx 5  4 (B)   sin  4 5  4 0 (D)   sin x  cos  dxx x  cos  dxx 答案:B 解析:画出曲线 y sin x 与 y  cos x 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5    , 上围成封闭图形,该图形面积为     4 4 sin x  cos  dxx 。 5  4  4 由图可知,曲线 y sin x 与 y  cos x 在 14. 级数     11 n n 1  n 的收敛性是:( )。 (A)绝对收敛 (B)条件收敛 (C)等比级数收敛 (D)发散 答案:B 解析:     11 n n 1  n 是交错级数,当 n 时, un 1 单调减少且趋于 0,由莱布尼兹定理,该级数收敛, n 但     1 n 1  n n 1     n 1  1 n 发散,故是条件收敛。 6 / 51
15. 函数 xe 展开成为 1x 的幂函数是:( )。 (A)  n  0  x n  1  ! n (B) e  n  0  x n  1  ! n (C)  n  0  x n  1  n (D)  n  0  x n  1  ne 答案:B 解析:利用   e x n  0 n x ! n , x e ee  x 1   e  n  0  x n  1  ! n 。 16. 微分方程 21   xdx y  1   dy 2 x  0 的通解为:( )。 (A) 1  21  2 x  y c (C) 21  2  y  答案:B c x  2 1 (B) 1  2 x  21   y  c (D) 1  2 x  21   y  c 解析过程:此为可分离变量方程。 分离变量得: 1 21  y dy  x x  2 1 dx , (以上各式中,c 为任意常数)  21   y d  1 2 1 x   1  2 1 d 2  x , y 两边积分得:  21ln  即: y 21   1  x 2 1 2   1 21   1ln y  C  1 x   21 y  2  C   2 x   C 1 。 y 2/  (B)  ln 17. 微分方程 (A) ln x  c 答案:D // y  的通解是:( )。( 1c 、 2c 为任意常数) x  c (C) c 2  ln x  c 1 (D) c 2  ln x  c 1 解题过程:这是可降阶微分方程,对方程作降阶处理,设 p  , /y / p  ,则 y // 此为可分离变量的方程, 1 2 p dp  dx ,两边积分,得  1 p 2 dp   dx  ,即: 1 p 7 / 51 / p  dp dx  2 p ;  x c 1 p ,  1  x c 1 ,
dy dx  1  x c 1 , dy  1  x c 1 dx ,两边积分为: y  c 2  ln x  c 1 。 18. 下列函数中不是方程 // y  2 / y  y 0 的解的函数是:( )。 (A) xex 2 (B) xe (C) xxe (D) x 2  xe 答案:A 解 析 过 程 : 此 为 二 阶 常 系 数 线 性 微 分 方 程 , 特 征 方 程 为 2 r 2  r 01  , 实 根 为 2,1 r 1 , 通 解 为 y   x ce 1  xc 2 ,B、C、D 均为方程的解。 ,   0BP 19. 若   0AP (A)  ABP    BP AP     AP   ,  BAP (B)  BAP ,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C)  ABP      BPAP (D)A、B 互斥 答案:D 解析过程:由  BAP    AP ,得  AP    BAP     ABP BP  ,即  ABP      BPAP ,则选项 C 正确。  ABP     ABP   AP  BP  ,则选项 A 正确。 因为 A 和 B 相互独立,则 A 和 B , A 和 B, A 和 B 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所以选项 B 正确。 因为 A、B 互斥是指 AB ,所以选项 D 错误。 20. 10 张奖券含有 2 张中奖的奖券,每人购买 1 张,则前四个购买者恰有 1 人中奖的概率是:( )。 (A) 48.0 (B)0.1 (C) 6 C 10 20.0  8 4 (D) 2.08.0 3  答案:A 解 析 : 中 奖 的 概 率 2.0p , 该 问 题 是 4 重 贝 努 力 试 验 , 前 4 个 购 买 者 中 恰 有 1 人 中 奖 的 概 率 为 1 C 4 8.02.0  3  8.02.04  3  4 8.0 。 8 / 5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