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天津武清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天津武清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实践 B.德育 C.教学 D.课外活动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 ( )、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效率 B.工作态度 C.工作标准 D.工作质量 3.为了防止学生在重大考试前产生考试焦虑,学校心理咨询老师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 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4.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 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是学习的(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5.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 A.评价 B.应用 C.领会 D.综合 6.教师用红笔批改学生的作业,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作业正确与否, 这符合感知规律中的()。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7.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指出其正确和错误,这是教学活动中的( )
A.积极反馈 B.延时反馈 C.消极反馈 D.及时反馈 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 ) A.运用知识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 9.一个测验经过多少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 ) A.难度 B.效度 C.区分度 D.信度 10.下列哪一项不是语言先天获得的证据?( ) A.模仿 B.过分泛化 C.无模式语言 D.发展的顺序性 11.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 为( ) A.中心效应 B.晕轮效应 C.天花板效应 D.刻板印象 12.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13.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分开来的根本特性是( ) A.社会性 B.目的性 C.阶级性 D.公益性 14.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A.实物直观 B.空间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15.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6.儿童观察了邻居家的狗之后,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对狗的体形特征、生活 习性、典型行为等,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A.图式 B.产生式 C.表象 D.命题 17.“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实践性知识 B.文化知识 C.本体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18.人的心理成熟是以具有独立自主的()为标志。 A.人格 B.思维 C.学习能力 D.自我意识 19.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 A.并列组合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20.不少中学的班主任请学生轮流当班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事务及管理,成为 班级的主人。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 )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21.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22.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这一分类的标准是()。 A.迁移的情境 B.迁移发生的方式 C.迁移的效果 D.迁移的方向 23.下列哪项是描述发散思维的特征?()
A.变通性、灵活性和流畅性 B.间接性、独创性和流畅性 C.概括性、间接性和变通性 D.变通性、独创性和流畅性 24.教师素质的核心是() A.教师的知识水平 B.教师的人格素养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科学素养 25.课程之父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的是() A.目标对课程的主导 B.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C.教师对课程的执行 D.专家对课程的设 计 2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为主管理的体制 A.省级人民政府 B.地市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地方人民政府 27.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型的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A.提供一些明确的学习计划指导 B.多鼓励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C.进行讲解式的教学方法 D.给予充分的时间,独自探索 28.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为主 A.获得直接经验 B.进行社会实践 C.获得间接经验 D.教学科学实验 29.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新课改把()作为育人的重点 A.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D.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0.个体发展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 A.0-2岁和高中期 B.2-4岁和初中期 C.2-4岁和高中期 D.0-2岁和初中 期 31.在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之后,相隔太长时间再发出起跑信号,运动员就可能受到明显的 影响。这是因为运动员有() A.注意的动摇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持续性 D.注意的稳定性 32.艾利斯提出了() A.道德发展阶段论 B.自我同一性概念 C.情绪调节的 ABC 理论 D.认知发展阶段论 33.班级活动是服务于班级教育与班级管理的,班级活动的评估要做到()。 A.随意性、客观性、全面性 B.发展性、随意性、主动性 C.随意性、全面性、发展性 D.全面性、客观性、发展性 34.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下列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学不邋等 B.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C.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D.温故而知新 35.在几何中讲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时,要运用变式,变式是指( )。使学生逐渐理 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A.本质特征变、非本质特征不变 B.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 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 D.本质特征不变、非本质特征变
36.王老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有时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王老师职业道德存 在的问题是( ) A.价值观念淡薄 B.职业素养退化 C.敬业精神弱化 D.角色意识淡化 37.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钢要(2010-2020 年)》,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 整体素质( ) A.以城镇教师为重点 B.以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为重点 C.以民族地区教师为重点 D.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38.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的是() A.《论语》与《理想国》 B.《论语》与《大教学论》 C.《学记》与《论演说家的教育》 D.《学记》与《爱弥尔》 39.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和改造,使学生智 力获得发展的教学模式是() A.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发现教学模式 40.下列不属于《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应履行的义务的是( ) A.为人师表 B.关心和爱护学生 C.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D.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1.加涅把智慧技能分成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 ) A.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辨别 规则、高级规则 B.辨别、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
C.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高级规则、辨别 D.具体概念、规则、定义性概念、 42.下列对教育的定义中,属于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说法的是( )。 A.“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 B.“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 C.“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D.“依据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43.很多学校仍存在这样的问题,每当考试结束,学生需要重新排座位,考高分的学生先行 挑选靠前中间的区域,低分学生只能选择靠后和边角的位置,以上做法() A.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待学生应当公平 B.背了分组教学的原则,座位分配应当高低分学生组合进行 C.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按不同情况对待 D.符合公平竟争的要求,座位位置的好坏需要通过成绩的竞争来实现 44.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始终贯彻的核心理念是( ) A.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B.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课程内容的 现代化 C.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变革学习方式 D.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实施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45.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 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 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距 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 46.学生的群体差异主要指的是()。 A.学习方式差异 B.社会文化差异 C.年龄差异 D.智力水平差异 47.英语学习中,学习单词“ glass”后,再学习“ sunglass”时,产生了()。 A.正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 48.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A.事业感 B.义务感 C.责任感 D.羞耻感 49.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有() A.班主任工作 B.思想政治课 C.社会实践 D.体育竞赛 50.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家长会 C.民主评议 D.家长委员会 51.教师劳动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