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2020.pdf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资料共5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 编写概述
1.1 编写背景
1.2 编写意义
2.标识解析发展现状
2.1 标识解析体系持续完善
2.1.1 体系架构
2.1.2 编码规范
2.1.3 节点设施
2.2 标识技术能力不断增强
2.2.1 软硬件系统
2.2.2 区块链技术
2.2.3 主动标识载体
2.3 标识应用推广加速发展
2.3.1 二级节点布局
2.3.2 行业应用模式
2.3.3 公共服务能力
2.4 标识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3.标识解析标准化国内外进展
3.1国际标准化现状
3.1.1 ISO/IEC
3.1.2 IEC
3.1.3 ITU
3.1.4 W3C
3.1.5 IETF
3.2国内标准化现状
3.2.1 TC485
3.2.2 CCSA
3.2.3 TC28
3.2.4 TC287
3.2.5 TC260
3.2.6 TC267
3.2.7 TC124
3.2.8 TC218
3.2.9 TC159
3.3小结
4.标识解析标准化需求分析
4.1整体架构需求
4.2编码与存储需求
4.3采集与处理需求
4.4解析需求
4.5数据与交互需求
4.6设备与中间件需求
4.7异构标识互操作需求
4.8应用支撑需求
5.标识解析标准化实施路径
5.1标准化体系框架
5.1.1 整体架构标准
5.1.2 编码与存储标准
5.1.3 标识采集标准
5.1.4 解析标准
5.1.5 交互处理标准
5.1.6 设备与中间件标准
5.1.7 异构标识互操作标准
5.1.8 应用标准
5.2标准研制和应用
5.2.1组织架构
5.2.2标准化原则
5.2.3实验验证
5.2.4应用推广
6.标准化工作建议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2020 年) 2020 年 月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声 明 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 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 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方的内容除 外),并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应注明“来源:工业互联网 产业联盟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 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 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 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 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组织单位: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牵头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参与编写单位(排序不分先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 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 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 济研究所、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山东省标准化研 究院、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佛山鑫兴科技有限 公司、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沄析工业互联网有 限公司、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威海电子信息技 术综合研究中心、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辽宁长江智能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华盾大数据研究院、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 司、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亚度家具有限公司。 编写组主要成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谢滨、张钰雯、田娟、刘巍、朱 斯语、马宝罗、池程、张旭、张青、谢家贵、李志平、刘澍、 马超。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海斌,刘阳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游世林、高峰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杨震、刘伟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贾雪琴、林晨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李媛红、胡龙珍 3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刘佳、王姝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赵华、吴亚平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黄韬、霍如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钱恒、杨扬 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时宗胜 广东佛山鑫兴科技有限公司:区景安 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徐清华 重庆沄析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陈虎、杨帆 4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前言 近年来,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 度重构全球产业模式、企业形态和价值分工,并正在推动全 球工业体系发生深刻变革。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 关键神经系统,是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 也是实现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共用的关键。 目前,标识解析体系已初步建立,五大顶级节点间实现 互联互通,标识应用成效初步显现,产业基础不断增强,标 识解析已从概念形成普及进入到应用实践推广的新阶段。但 仍存在关键技术标准缺失、滞后等问题, 亟需大力推进标准 化工作,支撑标识解析技术创新及指导产业应用 ,加速科技 成果转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 力,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向国际 标准转化, 以标准 引领我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工业互联网产业产业联盟组织编写本白皮书, 梳理标识解析标准化国内外发展现状, 分析面向工业互联网 场景的标准化新需求,完善现有标准体系框架, 提出标准化 工作的实施路径,最后结合当前现状给出了标准化工作建议。 5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目录 1. 编写概述 ................................................................................................ 8 1.1 编写背景 .............................................................................................. 8 1.2 编写意义 .............................................................................................. 8 2.标识解析发展现状 ............................................................................. 10 2.1 标识解析体系持续完善 ............................................................... 11 2.2 标识技术能力不断增强 ............................................................... 14 2.3 标识应用推广加速发展 ............................................................... 15 2.4 标识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 17 3.标识解析标准化国内外进展 .......................................................... 18 3.1 国际标准化现状 .............................................................................. 20 3.2 国内标准化现状 .............................................................................. 27 3.3 小结 ..................................................................................................... 32 4.标识解析标准化需求分析 ............................................................... 33 4.1 整体架构需求 ................................................................................... 33 4.2 编码与存储需求 .............................................................................. 34 4.3 采集与处理需求 .............................................................................. 35 4.4 解析需求 ............................................................................................ 35 4.5 数据与交互需求 .............................................................................. 36 4.6 设备与中间件需求 ......................................................................... 37 4.7 异构标识互操作需求 ..................................................................... 38 4.8 应用支撑需求 ................................................................................... 38 6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5.标识解析标准化实施路径 ............................................................... 40 5.1 标准化体系框架 .............................................................................. 40 5.2 标准研制和应用 .............................................................................. 47 6.标准化工作建议 ................................................................................. 49 7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1. 编写概述 1.1 编写背景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通过为机器、 产品等物理资源和算法、工艺等虚拟资源赋予唯一“身份证”并 进行快速定位和信息查询,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 资源集成共享,是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产 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基础。 目前,标识解析已应用于能源、船舶、医疗、食品等多个行 业,在与制造业和信息通信等多领域技术的融合集成显现了巨大 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进一步创造新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动能奠定 了基础。标识解析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使标准化工作面临更 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标识解析体系仍存在面向工业互联 网场景的标准供给不足、产业发展与标准制定步伐不匹配等问题, 需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体系,着力补齐标识解析发 展中的标准化短板,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标准化统筹协调。 1.2 编写意义 标准体系建设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任务。2017 年 11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 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制定一 批总体性标准、基础共性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2018 年 5 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