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
答案(人教版)
(考试时间:60 分钟)
一、填空题(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 在 10.5,﹣13,﹢90%,2,﹣1.8,0 这几个数中,正数有(
),负数有(
),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答案】
①. 10.5、﹢90%、2
②. ﹣13、﹣1.8
③. 0
【解析】
【分析】正数是大于 0 的数,前面加上“﹢”或者不加符号;负数是小于 0 的数,前面加上
“﹣”,由此求解。
【详解】在 10.5,﹣13,﹢90%,2,﹣1.8,0 这几个数中,正数有 10.5、﹢90%、2,负数
有﹣13、﹣1.8,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概念,注意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3
4
=(
)∶16=(
)折=(
)(成数)=(
)(小数)。
【答案】
①. 12
②. 七五
③. 七成五
④. 0.75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
3
4
=
12
16
;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
12
16
=12∶16;把
3
4
化
成小数是 0.75,又 0.75 等于 75%;根据折扣的意义可知,75%就是七五折;根据成数的意义
可知,75%就是七成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3
4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比、折扣、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
=12∶16=七五折=七成五(成数)=0.75(小数)。
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即可。
3.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 2∶5∶2,如果按角分类,是(
)三角形,
如果按边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答案】
①. 钝角
②. 等腰
【解析】
【分析】三角形内角度数之和为 180°,已知三个内角度数比是 2∶5∶2,则最大的内角度
数占三角形内角和的
5
2 5 2
,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最大角的度数,然后判断
三角形类型;因为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 2∶5∶2,即有两个内角的度数相等,根据
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可知: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5
2 5 2
【详解】180°×
5
9
=180°×
=100°
所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 2∶5∶2,如果按角分类,是钝角三角形,如果按
边分类,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及特征。
4. 甲数是乙数的
4
5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乙数比甲数多(
)%,
甲数比乙数少(
)%。
【答案】
①. 5∶4
②. 25
③. 20
【解析】
【分析】甲数是乙数的
4
5
,把乙数看作 1,甲数看作
4
5
,则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1∶
4
5
;求一
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或少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甲数和乙数的比是:1∶
4
5
=5∶4
乙数比甲数多:
4
5
(1-
)÷
÷
4
5
4
5
=25%;
1
5
=
甲数比乙数少:
)÷1
(1-
4
5
=0.2÷1
=20%
【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假设法解题的方法。
5. 把 5 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 4 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是(
)米。
【答案】
①.
【解析】
1
4
②.
5
4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把 5 米长的绳子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这
,求每份的长,用乘法计算即可。
根绳子的
1
4
【详解】5×
1
4
=
5
4
(米)
所以,把 5 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 4 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点睛】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
4
,是
5
4
米。
6. 用一张边长是 2 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分
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答案】
①. 6.28
②. 3.14
【解析】
【分析】在正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据此可知圆的直径为
2 分米,再根据“C
d ”、“
S
r
2
”,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即可。
【详解】3.14×2=6.28(分米)
3.14×(2÷2)2
=3.14×1
=3.14(平方分米)
所以,用一张边长是 2 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6.28 分米,面
积是 3.14 平方分米。
【点睛】明确在正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六一班今天到校 49 人,一人请假,今天这个班的出勤率约为(
)%。
【答案】98
【解析】
【分析】出勤率是指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出勤人数除以总人数乘百分
之百,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总人数:49+1=50(人);
49
50
×100%=98%;
所以:今天这个班的出勤率约为 98%。
【点睛】本题考查了百分率问题,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把 2 克药放入 200 克水中,药和药水的比是(
)。
【答案】1∶101
【解析】
【分析】2 克药放入 200 克水中,药是 2 克,药水是 202 克,求药和药水的比,也就是 2 和
202 的比。
【详解】2+200=202(克)
2∶202=1∶101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的应用以及比的化简,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最终结果要表示
为最简整数比。
9. 爸爸花 279 元买了一个打九折的随身听,原价是(
)元。
【答案】310
【解析】
【分析】根据“原价×折扣=现价”可知,原价=现价÷折扣,据此即可求出原价。
【详解】279÷90%=310(元)
所以,爸爸花 279 元买了一个打九折的随身听,原价是 310 元。
【点睛】正确理解原价、折扣和现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一件上衣 a 元,一条裤子 b 元,如果按套买,m 套需要(
)元。
【答案】am+bm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上衣的价钱加上裤子的价钱,再乘购买的套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a+b)×m=(am+bm)元
所以,m 套需要(am+bm)元。
【点睛】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将 10 本书放进 7 个抽屉,总有 1 个抽屉里至少有(
)本书,如果放进 4 个抽
屉,总有 1 个抽屉里至少有(
)本书。
【答案】
①. 2
②. 3
【解析】
【分析】在此类抽屉问题中,至少数等于被分配的物体数除以抽屉数的商加 1(有余的情况
下)。在本题中,被分配的物体数是 10,抽屉数是 7 和 4,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10÷7=1(本)……3(本)
1+1=2(本)
10÷4=2(本)……2(本)
2+1=3(本)
所以,将 10 本书放进 7 个抽屉,总有 1 个抽屉里至少有 2 本书,如果放进 4 个抽屉,总有
1 个抽屉里至少有 3 本书。
【点睛】抽屉原理问题的解答思路是:要从最不利情况考虑,准确地建立抽屉和确定元素的
总个数,然后根据“至少数=元素的总个数÷抽屉的个数+1(有余数的情况下)”解答。
12. 有红、蓝、黄色小球各 5 个,至少摸出(
)个球,才能保证有 2 个颜色相同的
球,至少摸出(
)个球,能保证有 2 个颜色不同的球。
【答案】
①. 4
②. 6
【解析】
【分析】最坏情况是 3 种颜色的球各摸出一个,此时再摸出 1 个,一定有 2 个颜色相同的球,
一共需要摸出 4 个球;
最坏情况是一种颜色的球摸出 5 个,此时再摸出 1 个,一定有 2 个颜色不同的球,一共需要
摸出 6 个球。
【详解】3+1=4(个)
5+1=6(个)
有红、蓝、黄色小球各 5 个,至少摸出 4 个球,才能保证有 2 个颜色相同的球,至少摸出 6
个球,能保证有 2 个颜色不同的球。
【点睛】此题考查了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关键是从最差情况考虑。
13. 一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都是 13.5cm2,圆柱的高是 5cm,圆锥的高是
(
)cm,圆锥的体积是(
)cm3。
【答案】
①. 15
②. 67.5
【解析】
【分析】首先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据,求得
圆柱的体积即圆锥的体积;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时,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
,据此解答。
1
3
【详解】5×3=15(cm)
13.5×5=67.5(cm3)
所以,一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都是 13.5cm2,圆柱的高是 5cm,圆锥的高是 15cm,
圆锥的体积是 67.5cm3。
【点睛】本题是一道有关求解圆柱体积的题目,应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
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判断题(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
14. 把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 4 倍,高不变,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8 倍。
(
)
【答案】×
【解析】
【分析】圆锥的体积公式:
V
圆锥
=
1
3
2
r h
1
3
h
S
,设原来圆锥的半径为 2,高为 2,则变化
后的圆锥的半径为 8,高为 2,由此利用公式分别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即可解答。
【详解】设原来圆锥的半径为 2,高为 2,则变化后的圆锥的半径为 8,高为 2,
原来圆锥的体积是:
1
3
×22×2
=
=
1
3
8
3
×4×2
变化后的圆锥的体积是:
1
3
×82×2
=
×64×2
=
1
3
128
3
128
÷
3
=16
8
3
所以把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 4 倍,高不变,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16 倍。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15.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成正比例,面积与直径成反比例。(
)
【答案】×
【解析】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
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圆的周长÷它的直径=π(一定)商一定,所以,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成正比例;
4
(一定),商一定,所以,圆的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例,但
圆的面积÷直径的平方=
和直径不成比例。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
积一定,再作判断。
16. 因为 30>20,所以-30>-20.(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7. 一件商品打 6 折出售,就是比原来便宜 60%。(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对折扣的认识可知,打六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 60%,把原价看作单位“1”,
现价比原价少:1-60%=40%,据此判断。
【详解】一件商品打六折出售,就是比原来便宜 1-60%=4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折扣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3 倍。(
)
【答案】×
【解析】
【详解】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所以只有等底等高圆柱
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3 倍,并不是所有的圆柱的体积都是圆锥体积的 3 倍。
故答案为:×
19. 比的前项加上 3,比的后项也加 3,比值不变。(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据
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比的前项加上 3,比的后项也加 3,比值不变。不符合比的性质。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性质,根据比的性质进行解答。
20. 把 26%的百分号去掉,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
)
【答案】√
【解析】
【分析】把 26%后面的百分号去掉,这个数变为 26。26%=0.26,由 0.26 到 26 扩大到原来
的 100 倍,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26%=0.26
所以,把 26%的百分号去掉,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
故答案为:√
【点睛】一个数去掉百分号后,会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一个数加上百分号后,会缩小到原
来的
1
100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1. 《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订阅数量(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答案】A
【解析】
【分析】因为:总价÷订阅数量=单价(一定),所以总价和订阅数量成正比例;由此选择
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订阅数量成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