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山东潍坊市昌乐县六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
答案 A 卷(部编版)
1. 根据拼音写字词。
(1)当我正 pái huái(
)不定时,爸爸突然开口说话了:“我 yuán liànɡ(
你了,虽然你 dān wù(
)了我的正事。”听了他的话,我那颗 huánɡ kǒnɡ(
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2)鲁滨逊孤身一人 liú
luò(
)荒岛,qī
liáng(
)、jì
mò(
)
)
)
的感觉简直淹没了他,但他很快 kòng
zhì(
)了自己的情绪,建起了房子和栅栏,
用来 fáng
yù(
)野兽的 qīn
xí(
)。
【答案】 ①. 徘徊
②. 原谅
③. 耽误
④. 惶恐
⑤. 流落
⑥. 凄凉
⑦. 寂寞
⑧. 控制
⑨. 防御
⑩. 侵袭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
“徘”“惶”“寞”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选择填空。
2. 将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标出。
wěi) 日晷.(guī
guǐ ) 仆.役(pú
pǔ )
màn) 褴褛.(lǚ
lǒu) 头涔.涔(cēn
cén )
(1)北纬.(wèi
藤蔓.(wàn
(2)“你挨.( ái
来一阵凶狠的叫嚷声。
āi )我这么近干嘛?是不是想挨.( ái
āi )揍啊?”车厢里突然传
【答案】(1)wěi
guǐ
pú
wàn
lǚ
cén
(2)āi
ái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
多练。
(1)北纬 běi wěi:自赤道平面向北度量的纬度或纬线。
日晷 rì ɡuǐ:太阳的影子。
仆役 pú yì:仆人。
藤蔓 téng wàn::(名)藤和蔓。
褴褛 lán lǚ:(衣服)破烂。
头涔涔 cén:形容汗水从头上不断向下流的样子。
(2)挨[ āi ]1.靠近;紧接着:他家~着工厂。学生一个~一个地走进教室。2.顺着(次
序):把书~着次序放好。~门~户地检查卫生。[ ái ]1.遭受;忍受:~饿。~了一顿打。
2.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过来了。3.拖延:他舍不得走,~到第二天才
动身。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因为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所以还缺少许多。
B. 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C. 尼尔斯认为找小狐仙讲和是最聪明的做法。
D. 他叙述讲述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修改病句:
①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③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很多。
B.缺少主语。加上主语即可。
D.“叙述讲述”重复,去掉其中一个。
4. 相约读书,漫游世界名著花园,你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漫
游奇境》等名著了吗?我来考考你。
下列名著与相关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
星期五
B. 《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
乔埃
多萝茜
C. 《骑鹅旅行记》——尼尔斯
莫顿
巴塔基
D. 《爱丽丝漫游奇境》—— 爱丽丝
红皇后
白兔先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知识。
解答此类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对于“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
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
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A.《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有
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
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
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
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最终鲁滨逊经
过 28 年 2 个月零 19 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这本书的人物有鲁滨逊、星期五等。故本项名著与相关人物对应正确。
B.《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马克・吐温,主要讲述了主人翁汤姆是一个顽皮捣蛋的
孩子,他不爱学习,喜欢逃学去钓鱼,和流浪儿闲逛,玩冒游戏。然而他却机灵,勇敢地揭
露了一桩杀人的罪恶,还发现了海盗的宝藏,成为了众人敬佩的小英雄。汤姆终于用行动改
变了大人对他的印象。本书深刻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贪婪以及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
的虚伪。
这本书的人物有汤姆·索亚、乔埃、贝琪等。“多萝茜”不是这本书中的人物。故本项名著
与相关人物对应不正确。
C.《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
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
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
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这本书的人物有尼尔斯、莫顿、巴塔基等。故本项名著与相关人物对应正确。
D.《爱丽丝漫游奇境》作者是英国刘易斯·卡罗尔所。讲述了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
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
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就变矮,吃其左
边则又长高,狗发脾气时咆哮和摇尾巴,而猫咆哮和摇尾巴却是因为高兴。在这个世界里,
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
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终干成
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
这本书的人物有爱丽丝、红皇后、白兔先生等。故本项名著与相关人物对应正确。
故选:B。
5. 选择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
得很小很小罢了。(
)描写
(2)这时猫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
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
)描写
(3)“怎么回事,孩子!喂,快着!谁去拿杯水来!”(
)描写
(4)“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
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描写
A.语言 B. 外貌 C. 心理 D.动作
【答案】
①. B
②. D
③. A
④.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描写手法的运用,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写出相应的描写手法即可。
(1)本句话中从“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可以得出这是外貌
描写。
(2)本句话中从“跃”“扑”“摔”“跳”“按”“张开”等动词可以看出这是动作描写。
(3)本句话中从引号内容可以看出这是说的话,所以这是语言描写。
(4)本句话中从“他想”可以看出这是心理描写。
6. 关于写文章的梗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读全文,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B.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把主要情节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C. 可以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D. 概括的过程中要平均用力,不能有详有略,一点细节都不能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如何写故事梗概。
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到写梗概的方
法。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以梗概的形式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可以这样写:先理清书籍内容的框架,把握要点,然后,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最后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概括的过程中不能平均用力,要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
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故 A、B、C 选项正确,D 有误。
7. 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
(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A. 45321
【答案】C
B. 13245
C. 35412
D. 32451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
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该段文字描写村庄小溪、柳树、水鸟等风景。通读句子可知,先写小溪,故“一条清澈见底
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是首句;接着写溪边,故“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
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是第二句;根据“随风飘动着”可知,后面写舞姿,
故“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是第三句;接着写“柳枝”,故“有两三枝特别
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是第四句;最后写了小鸟在柳树上唱歌,故“当水
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是最后一句。
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8. 修改病句(共 4 处错误)
王老师已经大约五十岁了,工作起来却向年轻人一样。最近,他编写了一本新书“我的教育
理想”。他说:“我要把教育事业献给毕生的精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老师已经五十岁了,工作起来却像年轻人一样。最近,他编写了一本新书《我的
教育理想》。他说:“我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处问题在于语义不当,可以删去“大约”或“已经”;第二处问题在于错别字,把“向”
改为“像”;第三处问题在于标点符号有误,“我的教育理想”改为“《我的教育理想》”;
第四处问题在于语序不当,“教育事业”和“毕生的精力”调换顺序。
9. 从下面的两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
刮风
(1)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
(2)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盛开的鲜花像一张张笑脸,在风中快乐地舞蹈。 ②. 我心中的酸楚化
作了那鲜花上一滴滴晶莹的露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能力,要求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
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结合题目要求,进行
合理的想象后写话。
10. 按要求写句子。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请用例句中的修辞手法描写“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天没吃饭了,我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
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
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本题例句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八儿”的兴奋之情,在仿写时运用相同的修辞描写“饿”
即可。
示例:他饿得肚皮都贴着脊梁了。
11.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面对时间的流逝,朱自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聪明的,你告诉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代的钱福却一反这种感伤之调,发出了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激励之语,提醒
我们不要永远等待明日而浪费时间。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_____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 ,一字值千金。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
好好下一番功夫。”我茅塞顿开,真是“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他还告诫我读书要
趁早,别人已经把书读完了,真是“__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答案】 ①.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②. 世人若被明日累
③. 春去秋
来老将至
④. 从我手中溜去
⑤. 针尖上一滴水
⑥. 时间的流里
⑦. 读书
须用意
⑧. 胜读十年书
⑨. 莫道君行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背诵默写。
(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匆匆》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
“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原文
内容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本题考查的是明代钱福的《明日歌》,原文内容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2)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匆匆》,原文内容是: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
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本题考查的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
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本题考查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听到这句话的人感觉听了这句话要比读了
十年书还有用。
本题考查的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意思是: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
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出自《增广贤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图书馆读者须知
欢迎您前来我馆阅览和外借馆藏的书刊、文献资料,参观我馆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展览,
参加我馆举办的各类公益性讲座和读者活动。
(1)我馆主要的文献阅览区域设在 A 区和 C 区,展览厅设在 D 区,讲座在多功能厅(B
区)举办。A 区为古籍、近代文献阅览区和专利、标准等特种科技文献阅览区,C 区为现代
文献阅览和外借区。读者可凭有效阅览证和外借证进入阅览和外借区域。
(2)进入阅览区域的读者,请将自备书刊、包袋(大于 20*14 厘米)、食品等物品寄存
一楼寄包处(闭馆后,请勿将物品遗留在寄包柜内)。
(3)阅览室内请保持安静,移动通信设备请设置为静音状态。阅览区设有免费饮水点,
请勿在阅览区内饮食、喝有色或含糖饮料。
(4)请在指定区域使用电源,勿擅自外接电源或充电,注意用电安全。
(5)本馆全年对外开放。提供 24 小时还书服务(正门的门卫室)。一楼总咨询台提供
咨询导引服务。
请爱护文献资料和一切公共财物,遵守“七不”规范,遵守本馆的借阅规则,让我们共
同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览环境和良好的借阅秩序。
12. 假期间,王宁到图书馆听专家的“经典阅读讲座”,他应该到____区;李阳要去借阅外
国名著《安妮日记》,他应该到____区。
13. 如果不知馆内的图书如何分类,找不到需要的图书,可以到_____进行咨询。
14. 下面做法中,符合“读者须知”的一项是(
)
A. 夏铭持有效阅览证进入 C 区,借阅图书并阅览文献。
B. 当我们阅读时遇到问题应与同伴小声交流,保持阅览环境的安静。
C. 当我们所带的手机没电了,可以用自己的充电宝进行充电,不过应注意用电安全。
D. 当我们进入阅览区域后应把所带的物品放到寄存处,离开时携带不方便可放在寄包柜内。
15. 请你写一句适合悬挂在在阅览室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①. B
②. C
13. 一楼总咨询台
14. C
15.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图书馆须知第(1)条就是对图书馆位置分区的详细介绍。王宁到图书馆听专家的“经典阅
读讲座”,讲座在多功能厅(B 区)举办。李阳要去借阅外国名著《安妮日记》,现代文献
阅览和外借在 C 区。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图书馆须知第(5)条中“一楼总咨询台提供咨询导引服务。”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不符合“读者须知”第(1)条,读者可凭有效阅览证和外借证进入阅览和外借区域。夏
铭只有有效阅览证,只能去 A 区。
B.不符合“读者须知”第(3)条。阅览室内请保持安静,移动通信设备请设置为静音状态。
是不可以与同伴小声交流的。
C.符合“读者须知”第(4)条。请在指定区域使用电源,勿擅自外接电源或充电,注意用
电安全。充电宝属于移动电源,注意用电安全即可。
D.不符合“读者须知”第(2)条。进入阅览区域的读者,请将自备书刊、包袋(大于 20*14
厘米)、食品等物品寄存一楼寄包处(闭馆后,请勿将物品遗留在寄包柜内)。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使用。
挂在阅览室的名言,肯定是与读书有关,例如:(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
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
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潜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嬉笑
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
整本书阅读。
在他朝桌子走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异的情况.房子比原来大了吗?这不可能.可
是为什么现在走到桌子那里比平时要多走好多步呢?椅子是怎么啦?看上去并不比刚才大,
可是他首先得爬到椅子腿的横档上,然后才能爬到座位上去.桌子也一样,他不爬到椅子扶
手上就看不见桌面.
“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男孩说.“我想是小狐仙对椅子、桌子以及整个屋子都
施过妖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