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上半年西藏小学教师资格证文学素养真题
本卷共分为 1 大题 50 小题,作答时间为 180 分钟,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
危机。比如 12—18 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2.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画线、写标题、列提纲等方式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这种
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4.一个测验的效度不包括。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预测效度
D:直接效度
5. 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
A:游戏
B:运动
C:工作
D:学习
6.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个体自我
7.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
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8. 下列现象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是。
A:狗见食物分泌唾液
B:铃声与食物经过多次匹配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分泌唾液
C:白鼠由于按压杠杆得到食物奖励而增加继续按压的次数
D:人类的望梅止渴现象
9. 群体规范强大的动力功能主要通过什么发挥出来?。
A:舆论
B:目标
C:奖励
D:领导
10. 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11. 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12. 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13. 练习律和。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4.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15. 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16. 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17. 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学习也能够发生。这种学习被称为。
A:替代学习
B:潜伏学习
C:试误学习
D:意义学习
18. 教育心理学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
C: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D:20 世纪 80 年代后
19.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环境
20. 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 4 英寸长的线段,经过 3000 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此实验
最恰当的解释是。
A:没有即时给予奖励
B:练习单调、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21. 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22. 新学习的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即上位概念的一个特例,它完全可以由上位概念
派生出来而获得意义。这种概念学习形式被称为。
A:关系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23. 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24. 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叫做。
A:能力
B:应激
C:性格
D:定势
25. 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26.知识的保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A:复述
B:记忆
C:练习
D:反馈
27.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外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28.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29.因素。
A:稳定、可控
B:不稳定、可控
C:稳定、不可控
D:不稳定、不可控
30.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 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阶段。
A: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1. 从同化论的角度说,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A:派生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2.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这出现在哪个时期?
A:青年期
B:青年初期
C:少年期
D:成年期
33. 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34. 同一目标对个人既有利又有弊,利害得失难于权衡,从而使当事人左右为难,这时产
生的动机冲突叫。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35. 由先前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叫做。
A:功能固着
B:定势
C:习惯
D:认知风格
36. 影响小学生生理发育的因素是
A:遗传和环境
B:教育
C:文化
D:政治
37. 长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度
C:非常之小
D:为 7±2 个组块
38. 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39. 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 000,001,002 逐一尝试直到 998,999,最
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A:启发式
B:算法式
C:推理式
D:演绎式
40. 小学心理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
A:心理健康教育
B:心理评估
C:心理咨询
D:心理治疗
41.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加涅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皮亚杰
42. 1924 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43. 下面对心智技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B: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
C: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D: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而形成
44. 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公正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45. 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是。
A:概括
B:抽象
C:概念
D:规则
46. 行为和评价标准是。
A:纪律
B:群体规范
C:舆论
D:规则
47.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公正阶段是在。
A:2—5 岁
B:6—7 岁
C:8—10 岁
D:11、12 岁以后
48.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遵从集体阶段是。
A:0-6 岁
B:6—9 岁
C:9—16 岁
D:16 岁一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