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医儿科学(猩红热)试题及答案
共计:6 道单选题,3 道多选题,1 道名词解释,7 道问答题,
1. 猩红热的发病季节主要是:
A.冬春
B.春夏
C.夏秋
D.秋冬
E.春天
2. 猩红热发病感受的邪气是:
A.风热时邪
B.麻毒时邪
C.风温邪毒
D.时行邪毒
E.疫疠之邪
3. 骤起发热,头痛,恶寒,灼热无汗,咽部红肿疼痛,乳蛾红肿,上有白
腐,皮肤潮红,猩红热隐隐,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有力,方选:
A.沙参麦冬汤
B.凉营清气汤
C.解肌透痧汤
D.柴胡葛根汤
E.透疹凉解汤
4. 猩红热痧后伤阴可余邪未清,治宜:
A.辛凉透表,清热利咽
B.养阴清热,生津增液
C.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D.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E.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5. 猩红热邪毒主要蕴于:
A.肺脾
B.脾胃
C.脾肾
D.肺胃
E.心肝
6. 猩红热轻证可见:
A.壮热无汗
B.痧隐神昏
C.痧色深紫
D.喉烂气秽
E.痧色红润
7. 猩红热可在病程中或病后并发:(多选题)
A.泄泻
B.哮喘
C.水肿
D.痹证
E.心悸
8. 猩红热的临床特点是:(多选题)
A.发热
B.咽喉肿痛腐烂
C.猩红色皮疹
D.杨梅舌
E.疹后脱皮
9. 猩红热又称:(多选题)
A.烂喉痧
B.喉痧
C.疫痧
D.风痧
E.烂喉猩红热
10. 疫痧(名词解释)
11. 猩红热的治疗大法如何?(问答题)
12. 如何辨别猩红热的病程?(问答题)
13. 毒在气营的症状、治法、方药?(问答题)
14. 疹后伤阴的症状、治法、方药?(问答题)
15.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的皮疹特点是什么?(问答题)
⃞
⃞
⃞
⃞
⃞
⃞
⃞
⃞
⃞
⃞
⃞
⃞
⃞
⃞
⃞
16. 猩红热的变证及机理是什么?(问答题)
17. 患儿王某,2002年1月9日开始发热,恶寒,无汗,咽痛,吞咽
时加重,第二日呕吐二次,在外院用中西药后上症仍在,三天后发现皮肤
潮红,丹痧隐隐,来我院门诊求治,查体示乳蛾红肿,上有白腐,上颚有
粟粒样红疹,追问病史患儿幼儿园近日有数例猩红热患儿。写出诊断、辨
证分型、征侯分析、治法、代表方药(问答题)
中医学-中医儿科学(猩红热)答案解析
1. 猩红热的发病季节主要是:-答案:【A】
题解:
2. 猩红热发病感受的邪气是:-答案:【E】
题解:
3. 骤起发热,头痛,恶寒,灼热无汗,咽部红肿疼痛,乳蛾红
肿,上有白腐,皮肤潮红,猩红热隐隐,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有力,方选:-答案:【C】
题解:
4. 猩红热痧后伤阴可余邪未清,治宜:-答案:【B】
题解:
5. 猩红热邪毒主要蕴于:-答案:【D】
题解:
6. 猩红热轻证可见:-答案:【E】
题解:
7. 猩红热可在病程中或病后并发:-答案:【CDE】
题解:
8. 猩红热的临床特点是:-答案:【ABCDE】
题解:
9. 猩红热又称:-答案:【ABCE】
题解:
10. 疫痧
题解:既猩红热,是因感受痧毒疫疠之邪所引起的急性肺系时行疾病,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
烂,猩红色皮疹,杨梅舌,疹后脱皮为特征。
11. 猩红热的治疗大法如何?
题解:猩红热的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初起邪侵肺卫,治以辛凉透表,清热利咽;邪毒
深入,病在气营,治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痧后伤阴,或余毒未清,治以养阴清热,生津增液。
病程中如见变证,心悸者佐以清心宁神,惊搐者佐以开窍凉肝。
12. 如何辨别猩红热的病程?
题解:病之初期,邪在肺卫,以发热,恶寒,咽喉肿痛为主证。疹点透出,热毒已盛,则壮热,烦
渴,舌光红起刺。病之后期,邪衰正虚,阴津已损,则口渴,唇燥,皮肤脱屑,舌红少津。
13. 毒在气营的症状、治法、方药?
题解:症状为发热骤起,头痛,恶寒,灼热无汗,或伴呕吐,咽部红肿疼痛,常影响吞咽,或乳蛾
红肿,上有白腐,上颚有杰样红疹,皮肤潮红,丹疹隐隐,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治
法为辛凉宣透,清热利咽。方用解肌透痧汤。
14. 疹后伤阴的症状、治法、方药?
题解:症状为猩红热布齐后1~2天,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减轻,见低热,唇口干燥,或伴有
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苔剥刺,脉细稍数。治法为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方用沙参麦冬汤。
15.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的皮疹特点是什么?
题解:麻疹为暗红色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发疹有一定顺序,约三天左右出齐。风疹为淡红色
斑丘疹,较麻疹为稀少,发疹无一定顺序,24小时后布满全身。幼儿急疹为玫瑰红色的斑丘疹,
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24小时布满全身。猩红热为鲜红点状,密集成片,皮疹先见颈、
胸、液下,继而遍及全身,颜面部潮红,而无皮疹,2~3天遍及全身。
16. 猩红热的变证及机理是什么?
题解:变证有心悸、关节肿痛以及水肿,是由于在病程中或恢复期,因邪毒炽盛而伤及心气时,则
可导致心悸之证。若邪毒未侵,流窜筋骨关节,可引起骨节痹痛和红肿灼热。烂喉猩红热余邪未
清,内归肺脾肾,水液通调失职,气化不及州都,导致水湿内侵,外溢肌肤则可酿成水肿。
17. 患儿王某,2002年1月9日开始发热,恶寒,无汗,咽
痛,吞咽时加重,第二日呕吐二次,在外院用中西药后上症仍
在,三天后发现皮肤潮红,丹痧隐隐,来我院门诊求治,查体示
乳蛾红肿,上有白腐,上颚有粟粒样红疹,追问病史患儿幼儿园
近日有数例猩红热患儿。写出诊断、辨证分型、征侯分析、治
法、代表方药
题解:诊断:猩红热;辨证分型:邪侵肺卫;证侯分析:患儿于冬春季节发病,且幼儿园有数例猩
红热患者,又症见发热,咽喉肿痛,猩红热隐隐,故诊断为猩红热。因痧毒疫疠之邪入侵肺胃,故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呕吐。咽喉为肺胃之通道,邪毒内蕴,循经上熏,故咽部红肿疼痛,乳
蛾红肿白腐;痧毒之邪,内迫血络,渐由肌表外泄,故皮肤潮红,猩红热隐隐欲现。;治法:辛凉
宣透,清热利咽;代表方药:解肌透痧汤:荆芥穗、蝉蜕、射干、生甘草、葛根、牛蒡子、马勃、
桔梗、前胡、连翘、僵蚕、豆豉、鲜竹茹、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