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浙江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浙江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 航线示意图。完成 1、2 题 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 ③减少货物破损 A、①② B、①④ ②增加运量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C、②③ D、③④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 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 3、4 题
3、下图为北纬 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C、甲-③、乙-① B、甲-②、乙-④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 5、6 题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5、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 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6、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大理岩 C、大理岩 石灰岩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 B、花岗岩 流纹岩 D、安山岩 玄武岩 意图。完成 7、8 题。 7、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 C、丁地地势低平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8、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A、①② C、②④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 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完成 9、10 题 ②增加耕在面积 ④改变耕作制度 B、①③ D、③④
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11、右图为某地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 90°,则乙 位置太阳高度为 A、47° C、23.5° B、43° D、21.5° 第Ⅱ卷(非选择题)
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 分) 材料一:图 1 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 2 为图 1 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 3 为图 1 中 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 1 中丙第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材料二: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咋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 际市场。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12 分) (2)简述乙地种植甜瓜有利的自然条件。(8 分) (3)简述丙地栽植辐射松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10 分) 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 分) 材料一 图 1 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 2 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 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 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8 分) (2)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 原因。(8 分) (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 取什么应对措施?(10 分) 参考答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