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血液系统(白血病)试题及答案
1. 急性白血病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因素是
2. 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3. 易发生DIC的白血病是
4. 对于AML-M1的描述正确的是
5. 下列哪项符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 下列哪项符合AML-M3特点
7. 急慢性白血病鉴别主要依靠
8. 下列组合哪项正确
9. 慢粒白血病下列哪项错误
10.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多见于
11.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病机制是
12. NAP活性明显增高见于
13. 类白血病反应不同于慢粒白血病的主要化验是
14.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首选药物是
15. 患者男,29岁,高热、咳嗽、咳黄痰1周,查白细胞40×10/L,哪项与慢粒白血病不符
1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200×10/L,服用大量马利兰后出现趾指关节肿痛,其原因为
17. 女性,18岁,发热咽痛鼻出血10天,胸骨压痛明显,右下肢皮肤可触及3cm×3cm大小肿块,质
18. 女性,20岁,头昏乏力,鼻出血伴牙龈出血1周,Hb82g/L,WBC45×10/L,血小板2
19. 男性,16岁,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原始细胞占90%,POX(-),
20. 女性,30岁,慢粒病史1年,近1周高热脾大平脐,血红蛋白5g/L,白细胞20×10/L,分类
21. 女性,20岁,病史10天,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轻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关节痛,血红蛋白
2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4. (1999)易导致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的是
25. (1999)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是
26. (1999)常可导致牙龈肿胀、口腔溃疡的是
27. (2013)非特异性酯酶(+),不被氟化钠抑制见于
28. (2013)非特异性酯酶(+),能被氟化钠抑制见于
29. (200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30. (200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1. 最可能的诊断是
32. 体检中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33. 为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
34. 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
35. 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的治疗方案是
36. 此患者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
37. 诊断考虑
38. 本患者临床容易出现
39. 本患者治疗首选
40.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41. 最有可能的治疗是
42. 最可能的诊断是
43. 最适宜的化疗方案是
44. 如果出现头痛,时有呕吐,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可见少量幼稚细胞,应加用的治疗是
45. 诊断应考虑
46. 本患者临床容易出现
47. 本患者治疗首选
48. 男,34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Hb78
49. 下列哪种情况出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
50. 关于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错误的是
51. 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Auer小体
52. 男,31岁,发热伴牙龈出血1周。查体:贫血貌,脾肋下3cm,胸骨压痛(+),Hb65g/L,
53. 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出现Auer小体
54. 下列哪项是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55. 下列哪项是治疗脑膜白血病的首选药物
56. 下列哪种最有助于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5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是
58. 下列哪种疾病脾大最显著
59. 下列治疗组合正确的是
60. 男,25岁。高热伴皮肤瘀斑1周。查体:T39℃,胸部和下肢可见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
61.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中,易引起凝血因子减少的是
62. (2003)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63. (2012)急性白细胞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常见于白血病的
64. (2007)支持CML急变期的检查结果是
65. (2003、2005、2006)当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首选的化疗药物是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血液系统(白血病)答案解析
1. 急性白血病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因素是-答案:【A】
2. 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答案:【B】
3. 易发生DIC的白血病是-答案:【D】
4. 对于AML-M1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A】
5. 下列哪项符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答案:【A】
6. 下列哪项符合AML-M3特点-答案:【C】
7. 急慢性白血病鉴别主要依靠-答案:【E】
8. 下列组合哪项正确-答案:【C】
9. 慢粒白血病下列哪项错误-答案:【B】
10.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多见于-答案:【C】
11.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病机制是-答案:【C】
12. NAP活性明显增高见于-答案:【D】
13. 类白血病反应不同于慢粒白血病的主要化验是-答案:【C】
14.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首选药物是-答案:【E】
15. 患者男,29岁,高热、咳嗽、咳黄痰1周,查白细胞40×10/L,哪项与慢粒白血病不符-答案:
1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200×10/L,服用大量马利兰后出现趾指关节肿痛,其原因为-
17. 女性,18岁,发热咽痛鼻出血10天,胸骨压痛明显,右下肢皮肤可触及3cm×3cm大小肿块,质
18. 女性,20岁,头昏乏力,鼻出血伴牙龈出血1周,Hb82g/L,WBC45×10/L,血小板2
19. 男性,16岁,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原始细胞占90%,POX(-),
20. 女性,30岁,慢粒病史1年,近1周高热脾大平脐,血红蛋白5g/L,白细胞20×10/L,分类
21. 女性,20岁,病史10天,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轻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关节痛,血红蛋白
2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答案:【C】
2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答案:【E】
24. (1999)易导致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的是-答案:【E】
25. (1999)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是-答案:【B】
26. (1999)常可导致牙龈肿胀、口腔溃疡的是-答案:【C】
27. (2013)非特异性酯酶(+),不被氟化钠抑制见于-答案:【B】
28. (2013)非特异性酯酶(+),能被氟化钠抑制见于-答案:【C】
29. (200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答案:【C】
30. (200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答案:【E】
31. 最可能的诊断是-答案:【E】
32. 体检中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答案:【B】
33. 为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答案:【E】
34. 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答案:【D】
35. 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的治疗方案是-答案:【
36. 此患者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答案:【E】
37. 诊断考虑-答案:【A】
38. 本患者临床容易出现-答案:【B】
39. 本患者治疗首选-答案:【B】
40.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答案:【B】
41. 最有可能的治疗是-答案:【A】
42. 最可能的诊断是-答案:【E】
43. 最适宜的化疗方案是-答案:【D】
44. 如果出现头痛,时有呕吐,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可见少量幼稚细胞,应加用的治疗是-答案:【E】
45. 诊断应考虑-答案:【A】
46. 本患者临床容易出现-答案:【B】
47. 本患者治疗首选-答案:【B】
48. 男,34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Hb78
49. 下列哪种情况出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答案:【B】
50. 关于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错误的是-答案:【D】
51. 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Auer小体-答案:【D】
52. 男,31岁,发热伴牙龈出血1周。查体:贫血貌,脾肋下3cm,胸骨压痛(+),Hb65g/L,
53. 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出现Auer小体-答案:【B】
54. 下列哪项是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答案:【E】
55. 下列哪项是治疗脑膜白血病的首选药物-答案:【E】
56. 下列哪种最有助于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答案:【D】
5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是-答案:【B】
58. 下列哪种疾病脾大最显著-答案:【D】
59. 下列治疗组合正确的是-答案:【D】
60. 男,25岁。高热伴皮肤瘀斑1周。查体:T39℃,胸部和下肢可见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
61.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中,易引起凝血因子减少的是-答案:【D】
62. (2003)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答案:【B】
63. (2012)急性白细胞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常见于白血病的-答案:【B】
64. (2007)支持CML急变期的检查结果是-答案:【C】
65. (2003、2005、2006)当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首选的化疗药物是-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