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1.(2 分)哈尔滨市秋林食品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下列秋林食品中国含蛋白质相对较多的
是(
)
A.
B.
C.
D.
解:A、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酒糖中富含糖类、酒精,故选项错误.
C、红肠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D、饮料中富含水、碳酸等,故选项错误.故选:C.
2.(2 分)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解:A.浓氨水挥发出了氨气,氨气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此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水的过滤以及吸附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D.
3.(2 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
B. 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C. 为减少水体污染,可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解:
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垢分解为微小的小油滴,故正确;
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错误,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正确;
D、发生火灾时,室内的上方有大量的烟尘和有毒的气体,需要匍匐前进,正确,
答案:B
4.(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液体的加热
C.
量取一定量液体 D.
用滴管取液体
解:
A、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正确;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太多,故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D、手握胶头滴管的方法不正确,故错误.
答案:A
5.(2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
B.
聚氯乙烯用于食品包装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于炼钢,故 A 正确;
B、聚氯乙烯加热时有毒,不能用作包装食品,故 B 错误
C、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 C 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用作霓虹灯,故 D 正确;故选 B.
6.(2 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 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C. 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
D. 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根据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故选项
说法错误.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
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该
反应放出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
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表面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B.
7.(2 分)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0 复分解反应
B.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2HgO
2Hg+O2 分解反应
C. 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O2
CO2+2H2O 氧化反应
D. 验证铜和铝的活动性 3Cu+Al2(SO4)3═3CuSO4+2Al 置换反应
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
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HgO
2Hg+O2↑,故选项
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且氧化反应不是
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
8.(2 分)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胃液正常的 pH 范围在 0.9﹣1.5
B. 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坏血病
C. 香烟的烟气中含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D.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根据维生素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香烟的烟气中含一氧化碳、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行解答;
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
A、人体胃液正常的 pH 范围在 0.9﹣1.5 之间,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不是坏血病,故选项说法错误.
C、香烟的烟气中含一氧化碳、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故选
项说法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B
9.(2 分)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 7﹣8 倍.液化
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烷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 2:5
B. 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丁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D. 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
A、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丁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题意,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由丁烷的微观结构示意图,1 个丁烷分子是由 4 个碳原子和 10 个氢原子构成的,
其化学式为:C4H10.
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10)=24:5,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则可推断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故选项
说法正确.故选:D.
10.(2 分)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氮气
B.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 80 多种
C. 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D.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解:A.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
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正确;
B.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目前测定含有化学元素有 80 多种,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正确;
C.煤和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说法正确.故选 C.
11.(2 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
个氧原子
B
C
D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都含有相同原子
A.
A
B.
B
C.
C
D. D
解: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
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
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分子一种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故
选:A.
12.(2 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区分物质 矿泉水和蒸馏水
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
D
氯化
钠和硝酸铵 纯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方案一
加肥皂水搅拌
带火星的木条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观
察显性
方案二
观察颜色
澄清石灰水
加热石灰研磨,闻气味 灼烧
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解:A、蒸馏水属于软水,矿泉水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
较多的是蒸馏水,较少的是矿泉水;矿泉水和蒸馏水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
鉴别,故选项错误.
B、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加热
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硝酸铵,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均可以鉴别,故选项
正确.
D、纯棉制品和羊毛制品,外观上无明显差别,观察显性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
13.(2 分)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C. 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 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
定大于乙
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故 A 错误;
B、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
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乙的甲,故错误;
C、由于在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故正确;
D、t2℃时,将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由图可判知,析出晶体的质量
甲大于乙,但是溶液不一定饱和,故错误;故选:C
14.(2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B
C
D
氧化钙
石灰石
高温
稀盐酸
稀硝酸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氯化钠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氨气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A.
A
B.
B
C.
C
D. D
解:A、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但石灰石中含有杂质,能除去杂质但
会引入新的杂质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稀盐酸能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
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
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氨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
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
15.(2 分)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 75g,使之与 500g 质量分数为 14.6%的
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 82.7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
44% B.
46% C.
50% D. 55%
解: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K2CO3+2HCl═2KCl+H2O+CO2↑,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