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新技术——CPM 信号综述
1、前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可利用的频谱资源
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恶劣的通信链路含有的路径损耗、信
号衰落等因素将会造成信号功率损耗。另外,在军事领域中,一个低时延、高精
度、高速率的通信设备在实际作战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容小觑。数字调制解调技
术是通信技术的基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为了获
得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必须考虑使用拥有更好的频带利用率和功率效率的调
制方式。CMP 技术由老式数字相位调制技术改进而来,作为一种恒包络调制,
且对非线性失真不敏感,可以采用更加高效且廉价的功率放大器,具有较高的频
带利用率,是很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对象。
2、CPM 技术简介
2.1 性能介绍
连续相位调制(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CPM)作为一种高效上调制技
术,其突出特点有相位连续、包络恒定、频带利用率高和带外功率辐射小等。由
于信号包络恒定,对功放的非线性特性不敏感;在衰落信道条件下,一般信号经
过无线信道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信号会造成一定的幅度衰落,但是 CPM
信号恒包络特性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相位的连续性使得带外滚降快,带外辐
射小,因此频谱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所以,与其他传统线性调制方式相比,
比如 MPSK、MQAM 等,CPM 信号具有更好的频谱利用率和功率利用率。由于
其优良的特性,CPM 技术在各类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 CPM 信号的定义
CPM 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u t
;
2
E
s
T
其复基带形式可表示为:
cos[2
0
f t
c
t
;
]
s t
;
2
sE
T
e j
其中
[
0
t
;
]
i
h q t
i
2
;
t
n
i
iT
,
nT
t
n
1
T
表示承载信息的瞬时相位, sE 为传输信息符号所携带的能量,T 为码元周期。
从其复基带形式可以看出,CPM 信号属于恒包络信号,任意时刻它的实部和虚
部平方和都为 1。所有要传送的码元信息都体现在相位中。
相位表达式:
h q t
i
i
/i
其中,调制指数 h 有 hN 个值,
k
p
h
2
;
t
i
n
iT
,
nT
t
n
1
T
,i 为 i 对 hN 取模,定义为 mod h
N
如果调制中只有一个调制指数,则称为单指数调制;如果采用两个及以上的调制
指数,则称为多指数调制。 n
1, 3,...,
,其中每个符号都等概率出现。
为 M 进制符号集合,取值为
1M
i
i
。
g t 为频率脉冲,在
0, LT 范围内不为零。 q t 为相位成形脉冲,是频率
脉冲 g t 的时域积分,定义为
q t
t
0
g t d
0
t
0
t LT
otherwise
L 为记忆长度,也称脉冲响应长度,如果 1L 则 CPM 为全响应信号,表示
当前码元与前面序列无关联,故无记忆性。如果 1L ,则称为部分响应 CPM 信
号,说明当前码元调制与前面码元相关,具有记忆性。选择不同的调制参数,会
产生不同的 CPM 信号。例如,当参数 1L , 0.5
h 时,CPM 调制信号为连续
4M ,
相 位 移 频 键 控 ( Continuous Phase FSK, CPFSK ); 当 参 数 3L ,
h
4 /16,5 /16
CPM 信号的频率脉冲 g t 是影响此类调制的一个重要参量,与信号性能紧
密相关。常用的几种脉冲形式为矩形脉冲,升余弦脉冲和高斯脉冲,分别记为
LREC、LRC、GMSK,表达式和仿真图如下。
时 CPM 调制信号为 ARTM Tier II。
1 矩形脉冲(LREC)
g t
q t
2
2
1 , 0
LT
0
t
LT
0
, 0
t LT
otherwise
t LT
otherwise
矩形脉冲的频率脉冲 g t 表达式相对简单,当符号速率 1
10
bf ,过采样倍数
时,矩形脉冲 g t 及其相位脉冲 q t
sN ,记忆长度 3L ,调制指数 0.25
波形如图 2.1 所示。
h
图 2.1 矩形成型脉冲和相位脉冲响应
2 升余弦脉冲(LRC)
升余弦成形脉冲由于其频率脉冲 g t 滚降速度快,频带效率高,故应用最为
广泛,美军 IRIG-106 标准中的 FQPSK-JR 与 ARTM CPM 信号都选择 LRC 作为
其频率成形脉冲。选择调制参数,符号速率 1
sN ,记忆长
,升余弦成形脉冲的 g t 及其相位脉冲 q t 波形如
度 3L ,调制指数 0.25
图 2.2 所示。
bf ,过采样倍数
h
10
g t
q t
1
LT
2
1 cos
t
LT
2
0
1
4
0
sin
, 0
2
t
LT
otherwise
2
t
LT
, 0
otherwise
t LT
t LT
图 2.2 升余弦成型脉冲和相位脉冲响应
3 高斯最小相移键控成型脉冲(GMSK)
2 /2
x
e
d
t
Q t
g t
t
1
2
T
1
2
Q
2
B t
T
2
/
ln 2
1/2
Q
2
B t
T
2
/
ln 2
1/2
根据时间-带宽乘积 BT 的范围,可以有一组不同的 GMSK 脉冲。例如,欧
BT 的 GMSK,即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称为
bB T ,过采
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中采用了
GSM。图 2.3 中,调制阶数为 2,调制指数 0.5
样
h ,归一化带宽
0.3
0.3
sN 。
10
图 2.3GMSK 成型脉冲和相位脉冲响应
综上所述,CPM 信号的参数主要有:进制数 M 、调制指数 h 、脉冲函数 g t 、
记忆长度 L 。这几个参数加上码元周期T 共同决定了 CMP 信号的带宽、星座图、
调制解调复杂度等。
3 CPM 信号与编码技术的结合
CPM 优良的频谱特性及恒包络的特性非常适合军用通信。在军用通信中通
信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单纯的 CPM 技术灵敏度有限,为了能够更远
更可靠地通信,需要把 CPM 与编码技术结合使用。下面主要介绍 CPM 与编码
技术结合使用的几种方法:
3.1 CPM 与卷积编码的结合
CPM 与卷积码结合使用,也可以看成 CPM 结合 TCM 技术,这种应用方法
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灵敏度。
将卷积编码与 PCM 调制嘉禾使用,通过软判决和 terbi
算法能够取得最大的
性能增益。根据传输速率及应用的需要,可以采用多种结合方式。如 1RC 的 4CPM
Vi
与[13,4]的卷积编码结合,保证低信噪比下的通话和中低速数传;1RC 的 8CMP
与[13,4]的卷积编码结合,保证一般信噪比下的中高速数传等。这种方法的缺点
主要是运算量较大。
一位美国专家曾发表一篇论文,通过在卷积编码和 CPM 结合时加入差分预编
码,并使用单采样点解调,能够在保证系统具有较高性能增益的同时有效地减少
系统的运算量,克服了卷积编码CPM 技术运算量大的缺点。但他的缺点是对CPM
系统的系数具有一定的要求,不够灵活。
3.2 多 h-CPM 技术
多 h-CPM 信号与一般 CPM 信号相比,主要差异体现在需要注意每个码元时
刻对应某一确定的调制指数。因为对于单调制指数而言,在整个调制过程中调制
指数是没有变化的,任意时刻码元都对应同样的调制指数。而多 h-CPM 在进行调
制时,每个时刻码元对应的调制指数都会发生变化,需要实时地判断奇偶时刻,
以选择正确的调制指数。美军 UHF 卫星通信中采用的调制解调方式便是双调制
指数,其显著优点是频谱效率高、解调门限低。与卷积编码 CMP 技术相比,他
的灵敏度性能稍差,应用不够灵活,但是运算量低。
3.3 Turbo 编码与 CMP 结合
Turbo 编码技术自问世以来,便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其优异的误码率性
能使其在民用和军用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将 Turbo 编码与 CPM 技术结合使用
能够取得非常好的误码率性能,同时调制信号具有 CPM 优良的波形特性和传输
特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非常高,缺点是运算浪较大、解调延时较大、应
用不够灵活。
4、总结与个人体会
本文对 CPM 信号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没有深入仔细地阐述其具体的算法
与实现,目的仅仅是让读者对 CPM 信号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了解这种信号的原
理、优势以及应用场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学期学了信息新技术,对通信有了初步的认识。大体可以分为做硬件和理
论算法两个方向,涉及到网络、天线、雷达、人工智能、基带处理等各个方面,
本文选用的 CPM 信号属于基带信号处理部分。由于硬件底层的运行速度远远大
于在顶层使用软件方法实现,故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会选择将算法在硬件上实
现。之所以选这个方向,主要是因为我毕业设计将会做一个 CPM 信号发射机,
想借此机会提前对这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该论文是我借鉴了很多文献,在其
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篇文章。我深刻的意识到,要完成一个设计,需要参考大量
的资料,取其精华,加上自己的理解,在其理论基础之上,通过仿真之后,才能
在硬件中将其实现。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有耐心,有恒
心,才能完成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