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3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3 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一、概念解释 1、水的化学势与水势 2、H+泵 ATP 酶, 3、光合链, 4、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5、收缩蛋白, 6、跨膜信号转换, 7、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 8、花器官形成的 ABC 模型, 9、热激反应与热激蛋白, 10、植物防御素 二、填空题∶ 1、水份在植物细胞内通常呈(1)两种状态存在,与细胞质胶体系统中蛋白质分子的(2) 有关。 2、水分在植物细胞膜系统内移动的途径有二种,一种是单个水分子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3) 进入细胞;另一种是(4)通过膜上(5)中的水通道进入细胞。 3、水份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脉由原生质体的部分运动称为(6)途径;水份从一个细胞 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经过质膜的运动称为(7)途径;水份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 闫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称为(8)途径。 4、离子通道运输理论认为,细胞质膜上有(9)构成的圆形孔道,(10、)膜的两侧,离子通 道可由化学方式和电化学方式(11),控制离子顺着浓度梯度和膜电位差,被动地和单方向 地(12)运输。 5、硝酸还原酶是一种(13),是植物中本来(14)含的酶,在特定条件外来物质的影响下(15) 的酶。 6、叶绿素分子吸收量子后由稳定,低能的的基态上升到(16),当其在回到基态时所发射的 光称为(17)现象,去掉光源后,还能辐射出微弱的光称为(18)现象。 7、PSI 是由(19)组成,主要存在于基粒片层的(20、)区,其功能是利用光能(21)质体
醌;PSI 核心复合体是由(22)和 PSI 捕光复合体三部分组成,捕光复合体吸收光能通过(23) 传递到(24),然后按顺序进行电子传递。 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用的能量物质是(25)。 9、光合产物从叶肉细胞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称为(26),再将同化产物输出到 库接受细胞的过程称为(27)。 10、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包括信号、受体、(28)和反应等环节,受体可特异地结合化学信号 物质(29),并在细胞内(30)、传递信号启动一系列生化反应。 11、异三聚体 GIP 结合蛋白的活化和非活化循环,是作为跨膜信号转换的(31),将膜外信 号转换为膜内信号,并起着(32)的作用 12、Ca+、三磷酸肌醇、二酯酰甘油等是胞内信号分子和(33),CaM 与 Ca2+结合后形成活化 态的 Ca2+.CaM 复合体,然后与(34)结合并将其激活,参与生理活动,最终调节细胞的生长 发育。 13、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 ABA 三者之间合成关系如下图∶ 14、光敏色素有(38)两种类型,具有生理活性的是(39);光敏色素调节的反应类型, 离子根据对光的需求可分为(40)3 种辐照度反应。 15、细胞分裂结束到(41)所需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分裂期是指细胞的(42)过程, DNA 合成是在(43)的一定时间内完成。控制细胞周期的关键酶是依赖于细胞周期(44)。 16、利用花粉的识别反应,在远种杂交(或自交)中,为克服不亲和性,在授生活的不亲 和性花粉的同时,混合一些(45)亲和的花粉,这样亲和花粉可是柱头不能识别不亲和的花 粉,这种花粉被称为(46)花粉。 17、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47),诱导开花的部位是(48)。 18、在(49)条件下,施用(50)可减少膜的伤害,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改变体内代谢,
减少水分伤失。 三、问答题∶ 1、现代农业生产中有那些应用技术与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理论有关?(15 分) 2、请阐述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应用及前景?(15 分) 四、实验题(40?? 1、有一种植物材料富含某种特效药用成分,已知该成分可用石油醚提取,现有野外采回该 植物新鲜材料若干,用浸提法提取粗制品。请设计一种提取的工艺路线。要求按以下方式表 达,每一步骤用一二句话简要说明主要理由及注意事项。(20 分) 2、实验中所用玻璃器皿盛放试剂后,如果试验解锁后暂不再应用,那么器皿最好立即洗 净,或立即浸于水中,待有空时尽快洗净。请说明理由。(5 分) 3、在进行植物缺元素培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实验时,所用营养元素培养液通常是 先配置相应的储存液(或称母液,浓缩液),在应用时再稀释相应倍数。请说明配置母液的 好处是什么?如果要将几种化学物质配成母液同放一容器中,母液的配置、保存和应用时应 注 意哪些问题?(15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