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雨果说:“吼叫是狼的安慰,羊毛是羊的安慰,白颊鸟是森林的安慰,爱情是女人的
安慰,(zhēn)言是哲学家的安慰。”
②找一个爱语文的借口,搭一架学语文的桥梁,日积月累,积沙成塔,积水成渊,假以
时日,必有所获,这就是学习语文的秘(jué)。“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
宗哭竹生笋”……二十四孝文化长廊,游人不时驻足,细细端(xiáng)品味栩栩如生的画
雕和孝子故事。
③这幅作品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
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1)根据语境,在上文中填入合适的汉字。
(zhēn)____言
秘(jué)____
端(xiáng)____
(2)填入上文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各得其所
B. 相得益彰
C. 惟妙惟肖
D. 交相辉
映
【答案】(1)
①. 箴
②. 诀
③. 详
(2)B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箴言,规谏告诫的话。
秘诀,意思是不公开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
端详,动词,仔细地看,侧重看清、知道每一个细节。
【小问 2 详解】
A.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
B.相得益彰,意思是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长处。
C.惟妙惟肖,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D.交相辉映,意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这里指“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表现的是书与画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长处。故用
“相得益彰”。
故选 B。
2. 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
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A. 一生坎坷知冷暖
B. 一生坎坷晓高低
C. 世事艰辛识人心
D. 人事沧
桑见冷暖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上下联同一位置都是“知”,不合对联要求;
B.对仗工整,“近”是仄音,“低”是平音。符合对联要求;
C.“人心”是名词,与“远近(形容词)”词性结构都不同;
D.对联要求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是仄音(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是平
音(一声或二声)。而“暖”是仄音(三声),不合对联要求;
故选 B。
3. 小江摘抄诗歌《月亮游向了他乡》时,不慎打乱了顺序,请帮他选出最佳的选项( )
①我在瓦盆里养尾月亮
②少年长大,月亮游向了他乡
③后来啊,花落了,瓦盆碎了
④小时候,榆钱开花哪噜噜黄
A. ④③②①
C. ②③①④
【答案】D
【解析】
B. ①②③④
D. ④①③②
【详解】D.通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所以④句“小时候”放句首;
接着由榆钱花开引出①,写“我”在小时候的天真行为“养尾月亮”;随着时间推移,出现
了③“花落了,瓦盆碎了”﹔最后少年长大,所以②句排在最后。由此分析,可排序为
④①③②。
故选 D。
4. 古诗文默写。
中国文人以诗词道尽万古柔情。刘禹锡借用典故,“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化;刘长卿自比贾谊、屈原两位先哲,“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道出了郁郁不得志的惆怅;苏轼把酒问月,“但愿人长久,⑤__________”,
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人生失意从未击垮中国文人的峥嵘风骨,范仲淹以
“古仁人之心”勉励友人,“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豁达淡然;韩愈虽被降职远调,
仍高呼“⑧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报国之心弥坚;李白明知前路艰难仍高歌猛进,
“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相信自己定能乘风破浪,实现平生愿望。
【答案】 ①.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②.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③. 汉文有道恩犹薄
④.
湘水无情吊岂知
⑤. 千里共婵娟
⑥. 不以物喜
⑦. 不以己悲
⑧. 欲为圣
明除弊事
⑨.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⑩.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能力。默写题作答时,一要准确识记古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
出符合他一的诗文句子;三是默写要准确,做到不丢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错字。本题中
易错的字词有“闻笛赋、翻似、恩犹薄、婵娟、弊事、济沧海”等。
二、阅读(60 分)
(一)名著阅读(10 分)
5. “色调可分为‘冷色调’与‘暖色调’,不同色调所传达的情感与创作者当时的创作心
境息息相关。”诗歌作品中同样有色调,以《艾青诗选》中《大堰河——我的保姆》选段为
例: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这个选段应该是____色调的,因为诗人选用的物象有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给人以
___的感觉,诗人的情感应该也是低沉、压抑的。所以,寻找物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画面色
调,体会诗人情感。
(2)除了寻找物象之外,创作者的语言特色也可以描绘画面色调。(请从下面两小题中任选
一小题完成即可)
①泰戈尔的诗歌语言多具有___的特点,由此推测《泰戈尔诗选》的画面多为___色调的。
②李白的语言多呈现想象奇特,夸张奔放的特点,因此他的画面应多为_____色调的;与之
相对的杜甫绝大部分“记史”的作品语言多呈现出______的特点,因此这部分作品多为冷色
调。
【答案】(1)
①. 冷
②. 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
③. 凄清悲凉
(2)
①. 鲜活可感
②. 暖
③. 暖
④. 沉郁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以及其作用的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
青于 1933 年 1 月 14 日写的一首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
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
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从“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可以提炼出“雪”和“坟墓”,从“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
头的枯死的瓦菲”可以提炼出“瓦菲”,从“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可以提炼出
“园地”,从“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可以提炼出“石椅”。大堰河生前辛勤劳作,
生活贫苦;去世后,仍然是草没了的坟冢,荒废的田园,被典当的土地。显而易见,这个选
段应该是冷色调的。这些意象渲染了悲凉、压抑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生活的深
切同情,对她去世的悲伤、难过,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愧疚之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控诉。
【小问 2 详解】
泰戈尔的诗歌语言鲜活可感。诗人赋予季节时辰、日月星辰、神妖动物、花草树木以及抽象
概念以人性,构成寓言式的艺术氛围。比如在《吉檀迦利》中:“今天,夏天来到我的窗口,
气喘吁吁。”(第 5 首)“我的歌儿舍弃了她的全部首饰,她没有衣饰的傲气。”(第 7 首)
诗人通过一系列暖色调的画面,以天地万物之口,表达人生体验,倾诉情感。
李白的语言多呈现想象奇特,夸张奔放的特点,因此他的画面应多为暖色调的。如“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
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杜甫绝大部分“记史”的作品语言多呈现出沉郁的特点,因此这部分作品多为冷色调。如安
史之乱时期的《春望》。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
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
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
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6. 阅读下面《水浒传》中两个片段,完成相关问题:
①A 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A 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
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②差拨道:“……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
了!”B 道:“你倒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碎银
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
请根据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判断 A、B 两人分别是谁,并说明理由。
A: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林冲
②. 他性格中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一面。 ③. 武松
④.
他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敢作敢当,不向恶势力低头。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
(1)①段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结合原文“那差拨
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
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
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
效。’林冲只骂的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林冲等他发作过了,
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小微。’”可知 A 是林冲;原
因:林冲在爱妻受辱后也仅仅是喝住;林冲野猪林坐以待毙,在鲁智深出手相救时,林冲还
让鲁智深留薛霸、董超的性命,足见其逆来顺受的性格;此文段写面对要银两的差拨时忍气
吞声,交银两时还说“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可见此人就是逆来顺受的林冲。
(2)②段选自《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结合原文“武
松解了包裹,坐在单身房里。只见那个人走将入来,问道:‘那个是新到囚徒武松?’武松
道:‘小人便是。’差拨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
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
武松道:‘你倒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金银有些,
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倒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那差拨大怒去了”可
知 B 是武松;原因:武松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可见武松刚猛不
屈、敢作敢当;武松回清河县的路上,见酒家“三碗不过冈”,连喝十碗酒,在景阳冈乘醉
打死猛虎,可见武松是勇猛之士;在此文段面对差拨要银两的行为怒气回怼,表现了此人的
勇猛不屈,此人是武松。
(二)文学作品阅读。(16 分)
老妇与猫
【英国】多丽丝•莱辛
①她叫赫蒂,是与二十世纪同时诞生的。
②她们全家很不舒服地挤在伦敦当局盖的一座便宜公寓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严
冬,她丈夫得肺炎病逝。她丈夫死时不过中年,现在她的四个子女都已是中年人了,只有一
个女儿给她寄圣诞卡。此外,她在他们眼里并不存在。因为他们都是些体面的人,有家有业。
她只不过常常溜到火车站机车进出的月台,去呆上个把钟头。她说她喜欢那里的气氛,爱看
人们来来往往,他们总算是提起她的时候,就说她有几分古怪。她的儿女们生怕她的吉卜赛
血统会以比老往火车站跑还要糟糕的方式表现出来。
③在她丈夫去世、儿女们陆续结婚离家以后,市政当局便让她搬到同一公寓里的一个小
套间去住。她放弃了体面的职业,把对火车和旅行者的热爱也抛到脑后。她房间里总是堆满
了鲜艳的旧衣裳,一件样子惹她喜欢而舍不得卖掉的连衣裙啦,一条条串珠形的花边啦,旧
皮毛啦,饰带啦等等。
④当有一天她看见一只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时,就把它抱回家中。它是只杂色
猫,比起那些毛色柔和、体态优美的良种猫来,蒂贝可以说是等而下之了。但是它很有自立
精神,当它吃腻了罐头猫食或赫蒂喂它的面包的时候,便自己去捉鸽子吃。她对着猫诉说:
“你这个讨人嫌的老畜生,你这只老脏猫,谁也不要你,是吧,蒂贝,谁也不要你。你只不
过是只没主的野猫,一只偷嘴的老猫,嗨,蒂贝,蒂贝,蒂贝。”
⑤楼里面到处都是猫,市政当局终于派了个官员来,说要坚决执行有关饲养动物的规定,
赫蒂也和别人一样得把猫杀掉。就这样,她离开了住了三十年,几乎占去她生命一半时间的
那条街。她又一次在一间屋子里安下了家。她又开始做起买卖来,那个小房间很快就像她以
前住的那间一样,摊满了五颜六色的不同质地的衣物和装饰衣服的金属小圆片。她的买卖不
错。
⑥选举在即,这条街上穷人无家可归的状况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成了整个地区,甚至
是整个城市的象征。街的一半是改建过的精美雅致的住宅,里面都是大把花钱的人,而另一
半则是快要完蛋的房子,住着像赫蒂这样的人。分配住房的官员来作最后的安排。她和那所
房子里的其余四个老太太应该搬到北郊市政当局办的一所养老院里去,“你不能把猫带
去。”他机械地说道。
⑦这时的蒂贝看上去像在雨水和泥泞中缠结成一团的旧毛线,由于在一场恶斗中撕裂了
一条肌肉,它的一只眼睛永远半闭着。腹部一侧有一片地方一根毛也没有,上面有块厚厚的
伤疤,她想好了主意,她和蒂贝一起蜷缩着,坐在离原来住的那所房子两个门远的一所空房
子的门廊里过了几夜。
⑧天气变得很冷,圣诞节来了又去了。她看见施工人员的卡车停在了楼外,两个人往下
卸他们的工具。到了第二天,赫蒂和她的猫、她那堆满衣服的童车以及她的两条毯子早已无
影无踪了,大约两英里以外,耸立着三幢大空房子。在一个寒冷阴暗的黄昏,她就在这个角
落里安下了家。
⑨在童车上堆着的大堆衣物下窝了一路的蒂贝跳下车来蹿出房间消失在荒草堆里,捕捉
野物充当晚饭去了。它吃饱后高高兴兴地回来了,看来还挺愿意被赫蒂用硬邦邦的瘦骨嶙峋
的老胳膊抱在怀里。她感到心里很乱,提不起精神来,不过她认为这是因为在春天到来之前
她还面临着一段漫长的冬天的缘故。其实她是病了。
⑩这时赫蒂已不再去想自己是个病人、生病的程度和生命的危险——不去想她活下去的
渺茫希望。头一天她脑子还挺清楚,但是今天她的思想是模糊不清的,她高声地说话,大声
笑着。她甚至还匆匆忙忙地爬起来过一次,在破衣服堆里翻找一张四年前她那个好女儿寄给
她的旧圣诞卡。她声音严厉而刺耳地向四个子女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我是你们的好妈妈,”她当着看不见的证人——老邻居、社会福利人员和一个医生的面对
他们大声喊道:“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
西给你们!你们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问呀!问他们呀!”
⑪蒂贝蹲伏着望着她。它已经陪着老妇人度过三个夜晚了。她的头垂在胸前,密密的白
发从大红色的毛线帽子下露了出来,遮住了那张由于充血而带上了具有欺骗性红晕的脸——
这是冻昏过去以后的充血。她还没有断气,但是当晚就死了。
⑫至于那只猫,后来给一位官员捉走了。他们给它打了一针,正如我们说的那样,“让
它去安睡了”。
【老妇和房子】
7. 老妇一生经历了多次搬迁,阅读小说,完成下列表格。
住所
公寓
人生的遭遇
搬迁原因
①
未交待
小套间
放弃工作,与猫为伴
被女儿嫌弃,一人居住
快完蛋的屋子
做起买卖,自力更生
危房的角落
③
②
④
【老妇和猫】
8. 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她对着猫诉说:“你这个讨人嫌的老畜生,你这只老脏猫,谁也不要你,是吧,蒂贝,
谁也不要你。你只不过是只没主的野猫,一只偷嘴的老猫,嗨,蒂贝,蒂贝,蒂贝。”从“老
畜生”“老脏猫”和“蒂贝,蒂贝,蒂贝”这两组意味不同的称呼中,分析老妇复杂的内心
世界。
(2)蒂贝蹲伏着望着她。它已经陪着老妇人度过三个夜晚了。她的头垂在胸前,密密的白
发从大红色的毛线帽子下露了出来,遮住了那张由于充血而带上了具有欺骗性红晕的脸——
这是冻昏过去以后的充血。从叙述视角和色彩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老妇、猫和房子】
9. 小说中老妇的命运与“猫”“房子”有紧密关联,两者应该有更丰富的作用和内涵,请
你结合小说情节作出分析。
【答案】7. ①丈夫去世,儿女搬家;②官员执意要杀猫;③斥责子女,带病去世;④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