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4 题 2 分,5 题 3 分,6 题 7 分,7 题 9 分) 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摇曳.(yè) B. 汲.取(jí) C. 勾.当(gòu) 劫掠.(luè) D. 箴.言(zhēn) 恐吓.(hè) 【答案】A 恣.睢(zì) 筵.席(yán) 自惭形秽.(huì) 诓.骗(kuàng) 褴褛.(lóu) 置.之不理(zhì) 聒.噪(guā) 伤痕累.累(lěi) 拮据.(jū) 前仆.后继(p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诓.骗(kuàng)——kuāng;褴褛.(lóu)——lǚ; C.劫掠.(luè)——lüè;聒.噪(guā)——guō; D.前仆.后继(pú)——pū; 故选 A。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地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转眼间,初中三年便要过去,这一刻我才恍然,这个火热的季节,注定用来别离。三年, 是一幅用青春的梦幻挥洒出的优美画卷。每一滴______都散发着醉人的芬芳,每一根线条都 镌刻着拼搏的力量。三年,是一曲用年轻的活力_____出的动人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诠释感 动的回忆;每一次起伏都跳动火热的希望。拥有这画卷,铭记这乐章,我的记忆、我的青春 和我的梦想将永远在校园里牵手_____。 B. 墨点 谱写 徜徉 D. 墨迹 描写 徜徉 A. 墨迹 描写 徘徊 C. 墨点 谱写 徘徊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 墨迹:是指手写所留的原本,也指书画的真迹; 墨点:指的是就是墨滴扩散到清水里的那样子。 依据“每一滴______都散发着醉人的芬芳,每一根线条都镌刻着拼搏的力。”可知,应选“墨 点”。 描写:是指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 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谱写:意思是指为了演出而改编(乐曲);创造(值得记载的事物)。 依据“动人乐章”“音符”可知,应选“谱写”。 徘徊:常用来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依据“我的记忆、我的青春和我的梦想将永远在校园里牵手”可知,应选“徜徉”。 故选 B。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人工灯光的光点有时可以传到数十千米之外。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扰。 ②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使它们迷失方向。 ③有时候鸟类还误把高楼的灯光当作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楼上。 ④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有近 400 多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B. ② C. ③ D. ④ A. 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D.有语病。④句语病是成分赘余,把“近”或“多”删掉一个。 故选 D。 4.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脸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 例子:像《碟中谍》中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 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 99.99%。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 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 有你的脸,甚至不同的表情等。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特殊标点符号。特殊标点符号包括问号、冒号、顿号、引号、括号、书名 号、省略号、破折号等,答题时要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脸识别相比吗”这两句话是在提出疑 问,且属于连续问句,因此后面都用问号; “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一句话还没有结束,“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 99.99%”说出了原因,因此中间的停顿用逗号; “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后面表示列举的省略,所以用省略号;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选 C。 5. 下列诗句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五从军征》中“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二句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 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 B.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 描绘绚丽春景,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有怀》中,上阕借景抒情,“悠悠”一词指时间之漫长久远, 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安适。 D. 《过零丁洋》的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 绝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A.“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错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意思是:院子里长着野生的 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写出了老兵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看到的家中的破败和荒凉 的景象; B.“将梨花比作雪花,描绘绚丽春景”错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思是: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句子把雪花比作梨花,描写的是边塞 的雪景,富有浪漫色彩,意境壮美,比喻贴切; C.“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安适”错误。句中“悠悠”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 人思绪无穷,运用设问,含蓄表达了作者无穷愁绪; D.《过零丁洋》的尾联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 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故选 D。 6. 阅读《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ㅤㅤ①文物被称作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人们因其不可再造的特点生发出对其保护和利 用的很多不同做法。 ㅤㅤ②有的博物馆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其实不然,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 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 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 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 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ㅤㅤ③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 窟最大的隐患。根据测算,近几年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 3000 人次左右,而黄金 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 2 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检测数据显示,40 个人进入洞窟参 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5 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 10%,空气温度升高 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 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ㅤㅤ④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 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 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 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大部分游客停留时间由 2 小时缩短至 70 分钟左右, 最高日接待游客量提高到 6000 人次。 ㅤㅤ⑤人们科技理念的增强必将会减缓文物保护和利用间的矛盾冲突。 (1)下面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是保护文物的最好方法。 B. 既然文物会消逝,就要提高更多中外游客的参观效率。 C. “数字技术”的运用是世界上保护文物的最成功的方法。 D. 运用科学方法可以缓解文物保护和利用间的矛盾冲突。 (2)下面对本文说明方法及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自然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再造的宝贵 文化遗产。 B. 第②自然段运用引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会更有利于对其 进行保护。 C. 第③自然段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 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 D. 第④自然段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敦煌数字化工程减少了人为 因素对莫高窟的破坏。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自然段中运用大量实验检测数据,说明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 B. 文中“左右”“可能”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 第④自然段介绍的莫高窟游览模式适用于所有的文物参观单位,是最好的模式。 D. 本文运用科学知识介绍及真实事例例举,介绍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的相关知识。 【答案】(1)D (2)A (3)C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A.表述错误,根据第②段中的“有的博物馆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可以更 好地保护文物。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可知; B.表述错误,根据第③段“实验检测数据显示,40 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5 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 10%,空气温度升高 4℃,这都有可能侵蚀 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可知,游 客越多对文物的危害越大,与保护文物的主旨不符; C.表述错误,根据第③段“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 ④段“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可知,数字技术知 识更好的保护了文物,“最好的方法”在文中并没有体现; 故选 D。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分析。 根据①段“文物被称作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人们因其不可再造的特点生发出对其保护 和利用的很多不同做法”可知,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故选 A。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 C.表述错误,第④段讲述了敦煌数字化工程减缓了文物保护和利用间的矛盾冲突,但“适用 于所有的文物参观单位,是最好的模式”并没有在文中体现出来; 故选 C。 7. 阅读下面的《曹刿论战》一文,回答下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师伐.我 伐:攻打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C. 必以信. D. 又何间.焉 间:参与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信:信用 A.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彼竭.我盈,故克之。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描写手法塑造了曹刿这个深谋远虑、军事才能出众的 平民英雄形象。 B. 曹刿主动请见时受到其乡人的阻止,说明老百姓相信肉食者的决策能力,同时表现了曹 刿对国家大事主动担当的责任感。 C. 之所以说鲁庄公“鄙”,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君主,大敌当前却不知道该依靠谁战,又如 何而战,甚至打胜了也不知道胜在何处。 D. 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略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详写战争的 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答案】(1)C (2)D (3)C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C.句意:一定对上天说实话。信:诚信; 故选 C。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 A.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今义指为正义献出生命; B.古义指可以凭借;今义指可以; C.古义指第二次;今义指下一次; D.都译作:竭尽; 故选 D。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本文以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手法塑造了曹刿这个深谋远虑、军事才能出众的平民英雄形 象。此文没有心理描写,此项有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曹刿主动请见时受到其乡人的阻止,曹刿解释后坚持请见。“说明老百姓相信肉食者的决 策能力”与文无据。此项有误; D.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略写曹刿在战前、战后的表现,详写战争的过程,突 出曹刿的“远谋”。此项“略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说法有误; 故选 C。 【点睛】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 同乡说:“打仗的事位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 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 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 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 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 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 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 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 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 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 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 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穷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 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 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二、古诗文默写(8 分) 8.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北风卷地白草折,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兔从狗窦入,_____。(《十五从军征》)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 ①. 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③. 生子当如孙仲谋 ④. 雉从梁上飞 ⑤.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⑥.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⑦. 受任于败军之际 ⑧. 奉命于危难之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和名篇名句的识记。 作答本题时,应注意易错字“即、仲、谋、雉、梁、阙、做、复、疑、受、奉”的正确书写。 三、文言文练习。(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文正公①当乾隆中久居相位,颇为上所倚任。尝有世家子任楚抚者②,岁暮赂以千金, 公呼其仆入,正色告曰:“余承乏③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者可也。” 有赀郎④昏夜叩.门,公拒不见。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责曰:“昏夜叩门,贤者不为。 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其人嗫嚅而退。薨⑤时,上亲奠其宅,门闾湫隘⑥,去舆盖⑦然 后入。上归告近臣曰:“如刘统勋方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 (节选自《啸亭杂录》,有删改) 【注释】①刘文正公:刘统勋,谥号文正,清代名臣。②世家子任楚抚者:任楚地巡抚的大 家族的子弟。③承乏:谦辞,指暂时担任某职。④赀(zī)郎:官名,因捐资而得。⑤薨(hōng): 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⑥门闾湫(jiǎo)隘:家门低下狭小。⑦舆盖:车上用以遮阳避雨 的伞形篷子。 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汝可归.告汝主 归:_______ 10.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有赀郎昏夜叩.门 叩:__________ 如刘统勋方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 11. 请结合原文分析,刘统勋具有哪些可贵品质。 【答案】9. ①. 返回 ②. 敲,打 10. 像刘统勋(这样的人)才不愧是真正的宰相,你们应该效法他。 11. 刘统勋面对世家子贿赂的千金,断然拒绝,体现了他的清正廉洁;对于赀郎夜晚的拜访, 拒访后次日特意在政事堂加以斥责,体现了他的光明磊落;久居相位,位高权重,然而住宅 的大门却低下狭小,他死后,前来祭奠的皇帝的车都无法正常通过,体现了他的清廉俭朴。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1)“汝可归告汝主”的意思是:你可以返回告诉你的主人。归:返回。 (2)“有赀郎昏夜叩门”的意思是:有赀郎夜里敲门(拜访)。叩:敲,打。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