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三菱PLC-QJ71MB91-中文手册.pdf

第1页 / 共362页
第2页 / 共362页
第3页 / 共362页
第4页 / 共362页
第5页 / 共362页
第6页 / 共362页
第7页 / 共362页
第8页 / 共362页
资料共36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安全注意事项
关于产品的应用
修订记录
前言
目录
与EMC指令·低电压指令的对应
手册的阅读方法
关于总称·简称
术语的含义及内容
产品构成
第1章 概要
1.1 特点
第2章 系统配置
2.1 适用系统
2.2 网络配置
2.3 系统配置注意事项
2.4 功能版本/软件版本的确认方法
第3章 规格
3.1 性能规格
3.2 RS-232接口规格
3.2.1 RS-232连接器规格
3.2.2 RS-232电缆规格
3.3 RS-422/485接口规格
3.3.1 RS-422/485端子排规格
3.3.2 RS-422/485电缆规格
3.3.3 通过RS-422/485线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注意事项
3.4 对可编程控制器CPU的输入输出信号
3.4.1 输入输出信号一览
3.5 缓冲存储器的用途及分配
3.5.1 缓冲存储器一览
第4章 MODBUS标准功能
4.1 MODBUS标准功能支持一览
4.2 帧规格
4.2.1 帧模式
4.3 各功能的协议数据部分格式
4.4 线圈读取(FC: 01)
4.5 输入读取(FC: 02)
4.6 保持寄存器读取(FC: 03)
4.7 输入寄存器读取(FC: 04)
4.8 单个线圈写入(FC: 05)
4.9 单个寄存器写入(FC: 06)
4.10 异常状态读取(FC: 07)
4.11 诊断(FC: 08)
4.11.1 请求数据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00)
4.11.2 通信重启选项(子功能代码: 01)
4.11.3 诊断用寄存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02)
4.11.4 ASCII模式的接收完成代码的更改(子功能代码: 03)
4.11.5 至只听模式的过渡(子功能代码: 04)
4.11.6 计数器与诊断用寄存器的清除(子功能代码:10)
4.11.7 总线信息计数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11)
4.11.8 总线通信出错计数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12)
4.11.9 例外出错计数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13)
4.11.10 本站信息接收计数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14)
4.11.11 无响应计数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15)
4.11.12 NAK响应计数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16)
4.11.13 忙响应计数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17)
4.11.14 字符溢出出错计数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18)
4.11.15 IOP溢出出错计数器的返回(子功能代码: 19)
4.11.16 溢出出错计数器与标志的清除(子功能代码: 20)
4.12 通信事件计数器的获取(FC: 11)
4.13 通信事件日志的获取(FC: 12)
4.14 多个线圈写入(FC: 15)
4.15 多个寄存器写入(FC: 16)
4.16 从站ID的报告(FC: 17)
4.17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读取(FC: 20)(SC: 06)
4.18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写入(FC: 21)(SC: 06)
4.19 保持寄存器的掩码写入(FC: 22)
4.20 多个寄存器的读取/写入(FC: 23)
第5章 功能
5.1 功能一览
5.2 主站功能
5.2.1 自动通信功能
5.2.2 通过专用指令进行通信
5.3 从站功能
5.3.1 自动响应功能
5.3.2 MODBUS软元件分配功能
5.3.3 联动功能
第6章 投运前的设置及步骤
6.1 操作注意事项
6.2 投运前的设置及步骤
6.3 各部位的名称
6.4 单体测试
6.4.1 硬件测试
6.4.2 自回送测试
6.5 与对象设备的连接
6.5.1 RS-232接口的连接方法
6.5.2 RS-422/485接口的连接方法
6.6 智能功能模块开关设置
6.7 维护、点检
6.7.1 维护、点检
6.7.2 进行模块的拆装的情况下
第7章 参数设置
7.1 参数设置内容及设置步骤
7.2 自动通信参数
7.2.1 自动通信参数的内容
7.3 MODBUS软元件分配参数
7.3.1 将MODBUS软元件分配到可编程控制器CPU的软元件存储器中
7.3.2 将MODBUS扩展文件寄存器分配到可编程控制器CPU的文件寄存器中
7.3.3 QJ71MB91缓冲存储器的分配
7.3.4 异常状态用软元件的指定
7.3.5 安装到MELSECNET/H远程I/O站中时的访问目标的指定
7.3.6 CPU响应监视定时器的指定
第8章 实用程序包(GX Configurator-MB)
8.1 实用程序包的功能
8.2 实用程序包的安装·卸载
8.2.1 使用注意事项
8.2.2 运行环境
8.3 实用程序包的操作说明
8.3.1 实用程序的通用操作方法
8.3.2 操作概要
8.3.3 智能功能模块实用程序的启动
8.4 初始设置
8.4.1 自动通信参数
8.4.2 MODBUS软元件分配参数
8.5 自动刷新设置
8.6 监视/测试
8.6.1 X·Y监视/测试
8.6.2 MODBUS软元件分配参数状态
8.6.3 自动通信状态
8.6.4 出错日志
8.6.5 通信状态
第9章 编程
9.1 参数的登录
9.1.1 自动通信参数
9.1.2 MODBUS软元件分配参数
9.2 在通常的系统配置中使用时的程序示例
9.2.1 自动通信参数
9.2.2 MODBUS软元件分配参数
9.2.3 在同一通道中使用通过自动通信功能与专用指令(MBRW指令、MBREQ 指令)进行通信的情况下
9.3 在MELSECNET/H远程I/O网络中使用时的程序示例
9.3.1 自动通信参数
9.3.2 MODBUS软元件分配参数
9.4 在冗余系统中使用时的程序示例
第10章 专用指令
10.1 专用指令一览与可使用软元件
10.2 Z(P).MBRW
10.3 Z(P).MBREQ
10.4 ZP.UINI
第11章 故障排除
11.1 故障排除
11.2 进行QJ71MB91的状态确认
11.3 确认QJ71MB91的通信状态
11.4 出错代码
11.4.1 出错代码存储区
11.4.2 异常响应代码一览
11.4.3 出错代码一览
11.5 进行ERR. LED的熄灯
11.5.1 通过GX Configurator-MB进行的情况下
11.5.2 通过顺控程序进行的情况下
11.5.3 通过来自于主站的请求报文进行的情况下
附录
附1 QJ71MB91的功能升级
附2 处理时间
附3 外形尺寸图
索引
质保
MODBUS接口模块 用户手册(详细篇) -QJ71MB91 -GX Configurator-MB (SW1D5C-QMBU-E)
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之前请务必阅读) 在使用本产品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手册以及本手册中所介绍的关联手册,同时在充分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正确 地操作。 本手册中的注意事项仅记载了与本产品有关的内容。关于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请参阅所 使用的 CPU 模块的用户手册。 在 “ 安全注意事项 ” 中,安全注意事项被分为 “ 警告 ” 和 “ 注意 ” 这二个等级。 警 告警 告 注 意注 意 表示错误操作可能造成危险后果,导致死亡或重伤事故。 表示错误操作可能造成危险后果,导致中度伤害、轻伤及设备损失。 此外,注意根据情况不同,即使 “ 注意 ” 这一级别的事项也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对两级注意事项都须遵照执行,因为它们对于操作人员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请妥善保管本手册以备需要时阅读,并应将本手册交给最终用户。 A - 1
[ 设计注意事项 ] l 关于网络通信异常时各站的动作状态,请参阅各网络的手册。 误输出、误动作可能导致事故。 警告 l 将外围设备连接到 CPU 模块上,或将个人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连接到智能功能模块上,对运行中的可编 程控制器进行控制 ( 数据更改 ) 时,应在程序中配置互锁电路,以确保整个系统始终都会安全运行。 此外,对运行中的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其它控制 ( 程序更改、运行状态更改 ( 状态控制 )) 时,应仔细 阅读手册并充分确认安全之后再进行操作。 尤其是通过外部设备对远程的可编程控制器进行上述控制时,由于数据通信异常可能无法立即对可编 程控制器侧的故障进行处理。应在顺控程序中配置互锁电路的同时,在外部设备与可编程控制器 CPU 之间确定发生数据通信异常时系统方面的处理方法等。 l 请勿对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 “ 系统区 ” 进行数据写入。 此外,在从可编程控制器 CPU 对智能功能模块的输出信号中,请勿对 “ 禁止使用 ” 的信号进行输出 (ON) 操作。 如果对 “ 系统区 ” 进行数据写入,或对 “ 禁止使用 ” 的信号进行输出,有可能导致可编程控制器 系统误动作。 l 请勿将控制线及通信电缆与主电路及动力线等捆扎在一起,或使其相互靠得过近。 注意 应该彼此相距 100mm 及以上。 否则噪声可能导致误动作。 A - 2
[ 安装注意事项 ] 注意 l 应在符合所使用的 CPU 模块的用户手册的 “ 一般规格 ” 中记载的环境下使用可编程控制器。 在不符合一般规格的环境下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时,有可能导致触电、火灾、误动作、产品损坏或性能 变差。 l 应在按压模块下部的模块安装用杆的同时,将模块固定用凸出部可靠插入到基板的固定孔中,以模块 固定孔为支点进行安装。 如果模块未正确安装,有可能导致误动作、故障、脱落。 在振动较多的环境下使用时,应将模块用螺栓拧紧。 l 应在规定的扭矩范围内拧紧端子螺栓。 如果螺栓拧得过松,可能导致脱落、短路、误动作。 如果螺栓拧得过紧,可能会损坏螺栓及模块而导致脱落、短路、误动作。 l 在安装及拆卸模块时,必须先将系统使用的外部供应电源全部断开后再进行操作。 如果未全部断开,有可能导致产品损坏。 l 请勿直接触碰模块的导电部分及电子部件。 否则有可能导致模块的误动作、故障。 A - 3
[ 配线注意事项 ] 警告 l 在配线作业时,必须先将系统使用的外部供应电源全部断开后再进行操作。 如果未全部断开,有可能导致触电或产品损坏。 l 在配线作业后,进行通电、运行的情况下,必须安装随产品附带的端子盖板。 如果未安装端子盖板,有可能导致触电。 l 对于外部设备连接用连接器,应使用生产厂商指定的工具进行压装、压接或正确焊接。 如果连接不良,有可能导致短路、火灾或误动作。 注意 l 连接器应可靠安装到模块上。 l 在对模块配线时,应在确认产品的额定电压及端子排列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操作。 如果输入了与额定不相符的电压及,连接了与额定不相符的电源或配线错误,有可能导致火灾、故障。 l 模块上连接的电线及电缆必须纳入导管中,或通过夹具进行固定处理。 如果未将电缆纳入导管中或未通过夹具进行固定处理,有可能由于电缆的晃动或移动、不经意的拉拽 等导致模块及电缆破损、电缆连接不良从而引发误动作。 l 连接电缆时,应在确认连接的接口类型的基础上,正确地操作。 如果连接了不同类型的接口或者配线错误,有可能导致模块、外部设备故障。 l 应在规定的扭矩范围内拧紧端子螺栓。 如果螺栓拧得过松,可能导致脱落、短路、误动作。 如果螺栓拧得过紧,可能会损坏螺栓及模块而导致脱落、短路、误动作。 l 拆卸模块上连接的电缆时,请勿用手握住电缆部分拉拽。 对于带连接器的电缆,应用手握住模块连接部分的连接器进行拆卸。 对于端子排连接的电缆,应将端子螺栓松开后再进行拆卸。 如果在与模块相连接的状态下拉拽电缆,有可能导致模块及电缆的破损、电缆的连接不良从而引发误 动作。 l 应注意防止切屑及配线头等异物掉入模块内。 否则有可能导致火灾、故障及误动作。 l 为防止配线时配线头等异物混入模块内,模块上部贴有防止混入杂物的标签。 在配线作业期间,请勿撕下该标签。 在系统运行时,必须撕下该标签以利散热。 A - 4
[ 启动 · 维护注意事项 ] l 请勿在通电状态下触碰端子。 否则有可能导致触电。 警告 l 在清扫、拧紧端子螺栓、模块固定螺栓时,必须先将系统使用的外部供应电源全部断开后再进行操作。 如果未全部断开,有可能导致模块故障及误动作。 如果螺栓拧得过松,可能导致脱落、短路、误动作。 如果螺栓拧得过紧,可能会损坏螺栓及模块而导致脱落、短路、误动作。 l 将外围设备连接到运行中的 CPU 模块上进行在线操作 ( 特别是程序更改、强制输出、运行状态的更改 ) 注意 时,应仔细阅读手册并充分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否则操作错误可能导致机械损坏及事故。 l 请勿拆开或改造模块。 否则可能导致故障、误动作、人身伤害或火灾。 l 在使用便携电话及 PHS 等无线通信设备时,应在全方向与可编程控制器本体保持 25cm 及以上的距离。 否则有可能导致误动作。 l 在安装及拆卸模块时,必须先将系统使用的外部供应电源全部断开后再进行操作。 如果未全部断开,有可能导致模块故障及误动作。 l 产品投入使用后,模块与基板及端子排的拆装次数不应超过 50 次 ( 根据 IEC 61131-2 规范 )。 此外,如果超过了 50 次,有可能导致误动作。 l 在接触模块之前,必须先接触已接地的金属等,释放掉人体等所携带的静电。 如果不释放掉静电,有可能导致模块故障或误动作。 [ 废弃注意事项 ] l 产品废弃时,应将其作为工业废弃物处理。 注意 A - 5
关于产品的应用 (1) 在使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时,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 即使在可编程控制器设备出现问题或故障时也不会 导致重大事故,并且应在设备外部系统地配备能应付任何问题或故障的备用设备及失效安全功能。 (2) 三菱可编程控制器是以一般工业用途等为对象设计和生产的通用产品。因此,三菱可编程控制器不 应用于以下设备 · 系统等特殊用途。如果用于以下特殊用途,对于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质量、性 能、安全等所有相关责任 (包括但不限于债务未履行责任、瑕疵担保责任、质量保证责任、违法行 为责任、生产物责任),三菱电机将不负责。 ·面向各电力公司的核电站以及其它发电厂等对公众有较大影响的用途。 ·用于各铁路公司或公用设施目的等有特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的用途。 ·航空航天、医疗、铁路、焚烧 · 燃料装置、载人移动设备、载人运输装置、娱乐设备、安全设备 等预计对人身财产有较大影响的用途。 然而,对于上述应用,如果在限定于具体用途,无需特殊质量 (超出一般规格的质量等)要求的条件 下,经过三菱电机的判断也可以使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详细情况请与当地三菱电机代表机构协商。 A - 6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