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1.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说明全面深化改革
需要(
)
①实现同时富裕 ②转变发展方式 ③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④转换增长动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
需要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不断优化经济结,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错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故选 B。
2. 创客是指由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创意转化为现实的人。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是
①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②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让人获得成就感
④推动社会进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创客是指由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创意转化为现实的人”,这样独特的、创新的
方式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故②④正确;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对社会的积
极影响,①③是对创客自身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是 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题干要求回答对社会的影响,注意答题角度。
3. 有这样一句话“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能够参与、引
领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一个国家提升国际话语权、参与全球治理、引领时代潮流有着关键性
意义。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 走创新之路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B. 提升创新能力是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C.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
D.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企业创新的重要性。依据教材内容,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
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际,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
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B 正确。AC 观点正
确,但与题意不符。D 错误,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故选 B。
4. 2020 年 7 月 31 日,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平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
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将为全球用户援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
务。这说明(
)
A. 科技创新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B.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C. 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D.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全面跨越的方针
【4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的认识。题文中强调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将为全球
用户援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这体现了科技增进民生福祉、
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
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A 符合题意;BCD 的说法和题文中强调的北斗
系统为人民服务无关,所以排除,答案选 A。
5. 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A.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B. 选举民主
C.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D. 维护和保障人民的利益
【5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选项
C 正确。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选项 A 错误;选举民主是人
民民主的一种形式,选项 B 错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利益是人民民主的目的,选项 D 正确。
本题选 C。
6. 武汉抗疫期间,钟南山、张伯礼、李兰娟等院士来到武汉,为抗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专
业治疗方案。党和国家广泛听取专家们的意见(
)
A. 是人民实现选举权的一种重要形式
B. 是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C. 是民主决策的过程,利于决策的科学化
D. 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一项法定义务
【6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的方式。
C: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主要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题干中的党和国家广泛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属于实行专家咨询制度,
是民主决策的过程,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C 说法正确;
A:人民实现选举权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B: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D:专家咨询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效方式,不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法定义务,D 应
排除;
故本题选 C。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2020 年 5 月 28 日,十
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
治制度是(
)
A.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全国人大通过民法典,为规范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更
完善的法律保障,这体现了法治要求(
)
A. 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B.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D.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7~8 题答案】
【答案】7. D
8. A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体现了我
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 说法正确;
ABC: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题干不符;
故本题选 D。
2.本题考查法治的要求。
A:全国人大通过民法典,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完善的法律保障,这是
在科学立法,表明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
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
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A 是犯罪去;
BC:全国人大是权力机关,不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BC 与题干无关;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是法治的要求,应排除;
故本题选 A。
9. 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 )
B. 国务院
C. 中共中央
D. 全国人
A. 人民
大
【9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
源于人民。A 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BCD 中的说法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
题选 A。
10. 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
确的是(
)
A.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
力
C.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0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德治和法治关系的认识。
D:根据所学知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
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
相得益彰。故 D 说法正确;
A: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故 A 说法错误;
B: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故 B 说法错误;
C:德治重教化作用,法治重规范作用,故 C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11. 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①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④:文化遗产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因此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文化的创
新与发展 ,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促进民主政治发展与题干内容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 C。
12. 如图所示成语典故不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A. 精忠报国
B. 负荆请罪
C. 孔融让梨
D. 守株待
兔
【12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精忠报国体现了爱国的传统美德,A 不符合题意;
B:负荆请罪体现了勇担责任的传统美德,B 不符合题意;
C:孔融让梨体现了谦让的传统美德,C 不符合题意;
D: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不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13. 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是
A. 爱国主义
B. 价值观
C. 民族精神
D. 传统美
德
【13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根据所学,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
的内核,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不符合题意;B 观点正确;C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
“魂魄”,D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以 ACD 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B。
14. 92 岁的黄旭华为了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以身许国,30 年没回过老家。黄旭华
的事迹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
A. 文明 和谐
B. 公正 法治
C. 爱国 敬业
D. 富强
民主
【14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BCD:依据题文描述,黄旭华为了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以身许国,体现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中爱国和敬业的价值准则,故 ABD 说法错误;C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C。
【点睛】
15.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 2.49 亿人,占总人口 17.9%;预计到 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 4.87 亿,占总人口的 34.9%。材料告诉我们( )
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②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不适应我国的国情
③我国人口基数大、素质低
④要完善人口政策以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题文中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例以及发展速度,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需要完善人口政策以适应人口老
龄化趋势等,①④观点正确;②观点错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仍需要长期坚持下去;③是我
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 B。
16. 与如图发展理念对应的观点或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②实施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③推进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亚投行成员总数已扩至 70 个。
A. ②③①④⑤
B. ①④⑤②③
C. ①②④⑤③
D.
①③④⑤②
【16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仔细观察图,第一个发展理念是创新,对应选项中事件的是①互联网+,第二个发
展理念是协调,也就是区域协调发展,对应选项中的事件是③推进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第三个发展理念是绿色,对应选项的事件是④打好“蓝天保卫战”,第四个发展理念是开放,
体现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应选项是⑤亚投行成员总数已扩至 70 个,第五个发展理念是
共享,体现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应的选项是②实施精准扶贫,所以 D 是正确的,故选
D。
17. 2020 年 9 月 30 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指出,“生态文明: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今年昆明大会的主题,也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寄语。作为昆明大
会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④严格遵守民法总则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