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选择题
1. 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下面四种货币属于埃及的是(
)
A.
C.
【答案】B
【解析】
B.
D.
【详解】A 选项中的人物为英国女王,且货币符号是英镑标志,可知是英国货币;选项 B 中
的图案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可知 B 是埃及货币;选项 C 中的图片是欧盟的盟旗可知,C 是
欧元;选项 D 货币上的人物是美国总统林肯,因此是美国的美元;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
选 B。
【点睛】通过货币山的图案或符号分析相应的国家或使用地区,如 C 项的欧盟盟旗,B 项埃
及狮身人面像,A 项英国女王和英镑货币标志“£”,D 项美国总统林肯,相对而言 C 选项
比较陌生,以此对比题干进行排除即可。
2. 胡夫金字塔,可以作为研究下列哪一地区法老统治的第一手资料?
B. B
C. C
D. D
A. A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即地图中
A 处,故选 A 项;地图中 B 处为两河流域,地图中 C 处为古代印度,地图中 D 处为古代中国,
排除 BCD 项。
3. 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此时,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A. 崇尚武力
B. 中央集权
C. 商业发达
D. 小国寡
民
【答案】D
【解析】
【详解】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
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这体现了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D 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ABC 项不符,排除。故选择 D。
4. 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
B. 古巴比伦
C. 古希腊
D. 古罗马
A. 古埃及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文明的相关内容。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
地,古希腊的雅典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摇篮,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5. (2015·湖北黄石)伯里克利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由
全体公民掌握。”这里的“全体公民”是指( )
A. 全体成年居民
C. 全体男性居民
【答案】D
【解析】
B. 全体成年自由民
D.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主
要包括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政治发展到古
代世界的最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公民大会,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参加公民大会,
行使权利,故答案选 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6. 某电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罗马帝国》,导演让第一位罗马皇帝上场试镜,这位剧中人
B. 斯巴达克
C. 屋大维
D. 伯里克
物是( )
A. 凯撒
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公元前 1 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
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各派力量经过激烈较量,屋大维在公元前 27 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
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屋大维成为第一位罗马皇帝。故 C 符合题
意;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人物,排除 A;斯巴达克领导了起义,排除 B;伯里克利是雅
典的执政者,排除 D。故选 C。
7. 罗马帝国经过不断的征服与扩张,成为地跨哪几大洲的帝国
A. 欧、亚
B. 亚、非
C. 欧、亚、非
D. 欧、亚、非、美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时期取得布匿战争的胜
利;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任罗马皇帝后,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 2
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
8.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
A. 城市的兴起
B. 农业的发展
C. 科学的进步
D. 教育的普及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导致 10 世纪西欧出现了
的现象。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 10 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长篇
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重新兴起发
展。A 项符合题意;图片中还有商业贸易的发展,B 项不合题意;CD 两项图片没有涉及到,
不合题意,故选择 A。
9. 在中世纪的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
A. 佛教思想
B. 犹太教思想
C. 基督教思想
D. 伊斯兰
教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 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位罗马国教。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
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故在中世纪的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基督教思想。故 C 符合题意,
排除 ABD。故选 C。
10.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作为手工业
和商业中心的城市,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 ( )
B. 10 世纪
C. 13 世纪
D. 15 世纪
A. 9 世纪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 10 世纪。10 世纪西欧开始出
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
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1.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它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与典雅,蒙娜丽莎的
微笑总是那么神秘迷人。这幅名画的作者是( )
A. 达·芬奇
B. 拉斐尔
C. 薄伽丘
D. 莎士比
亚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蒙娜丽莎》”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画家,
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A 符合题意;拉
斐尔的代表作是《西斯廷圣母》,B 不符合题意;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谈》,C 不符合题
意;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2.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的这些名言主要体现的思想是(
)
A. 理性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科学精神
D. 神权至
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文艺复兴兴起于 14 世纪的意大利,
15 至 16 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
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
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因此但丁的这些名言主要体现的思
想是人文主义,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排除;CD 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
来,排除。故选 B。
13. “这是一个勇敢而富有想象力的人,虽然有着非凡的魄力和信念,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
己是一个新大陆的发现者。一直到死,他也只是认为自己发现了一条通往亚洲印度等地的捷
径。”这个人是(
)
A. 马可·波罗
B. 迪亚士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这是一个勇敢而富有想象力的人,……是一个新大陆的发现者。一直到
死,他也只是认为自己发现了一条通往亚洲印度等地的捷径。”结合所学知识。1492 年,
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开辟了
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
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C 正确;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他在元朝
时到达中国,并口述成《马可·波罗游记》,排除 A;迪亚士在葡萄眼王室的支持下,眼非
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排除 B;麦哲伦舰队完成环球航行,排除 D。故选 C。
14.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后处死了英国
的国王,成立了共和国。当时被处死的国王是(
)
A. 查理一世
B. 路易十六
C. 查理二世
D. 詹姆士
二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代
表人物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的军队,1649 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所以当时被处死的国王是查理一世,A 项符合题意;B 项是法国
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排除;CD 项没有被处死,排除。故选 A。
15. 17 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
)
A.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 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
【答案】A
【解析】
B. 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17 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 项
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17 世纪,欧洲的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新兴资产阶
级进行的原始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用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发展资本主义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B C,D
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 “一分钟人”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投入战斗。1775
年 4 月 19 日,这些“一分钟人”在★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处应填的是?
A. 约克镇
B. 费城
C. 波士顿
D. 来克星
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5 年 4 月 19 日凌晨,800 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
英军,在来克星顿余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所以 D 项符合题意,
排除 ABC 项。故本题答案为 D。
17. 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田是破天荒的大事。200 多年前,领导北美 13 个殖民地做了
这件“破天荒”大事的英雄人物是( )
B. 林肯
C. 克伦威尔
D. 杰斐逊
A. 华盛顿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北美 13 块殖民地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
独立的美国,A 符合题意;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 不符合题意;
克伦威尔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 不符合题意;杰斐逊起草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国
诞生,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8. 英军统帅盖奇 1774 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
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
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
A. 维护国家统一
B. 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C. 废除奴隶制
D. 推翻英
国殖民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英军统帅盖奇 1774 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
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独立战争内容。由于英
国对殖民地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经过北美人民的艰
苦抗争,终于在 1783 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
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 D 符合题
意;AC 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与题意不符;B 项与美国历史不符。故选 D。
19. “1777 年 7 月,英军退到萨拉托加,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两
万多民兵和迅速开到的大陆军包围,英军只得放下武器投降。”该战役的胜利成为了美国独
B. 开始的标志
C. 转折点
D. 结束的
立战争的
A. 导火线
标志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7 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
点。A 项 1773 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B 项 1775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D 项 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
故选 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不要混淆知识点,即可做
出正确的判断。
20. 一位史学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原本不是一场民主运动,但它在结果上却是一场民主运
动。这里的“结果”主要是指( )
A. 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C.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答案】A
【解析】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 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
可知,1775—1783 年的美国独立战争,艰苦地打了八年,北美殖民地的人民最终推翻了英国
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后,制定了美国 l787 年宪法,确立了资产
阶级政体。故选 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独立战争
21.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
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
B. 美国
C. 法国
D. 日本
A. 英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 1787 年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
制国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独立,分属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相互制约,又
不可分割。B 项符合题意;ACD 不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不符合题意;故应选 B。
22.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国内的叛乱,
把革命推向高潮的是(
)
A. 克伦威尔
B. 拿破仑
C. 路易十六
D. 罗伯斯
庇尔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国家组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法国国内的
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
了救国委员会,通过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国内的叛乱,把法国
大革命推向高潮,所以 D 项符合题意;A 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排除;B 项法
国大革命推向高潮是拿破仑未上台,排除;C 项是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排除。故选
D。
23. 从 1770 年到 1840 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 20 倍。原棉消耗量从 1800 年的 5200
万磅增加到 1840 年的 4.59 亿磅。煤产量 1700 年为 260 万吨,1836 年增至 3000 万吨。上
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C.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详解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D. 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日生产率、原棉消耗量、煤产量都
有了大幅度提高,说明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组织形
式、工人生活质量、社会结构变化,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24. 当 18 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
“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
A. 家庭手工业
B. 工场手工业
C. 大工厂
D. 生产自
动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 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生产,大工
厂制度建立,这是“崭新”的生产方式,C 符合题意;ABD 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5. 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是( )
A. 1689 年
B. 178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