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 16— Cl—35.5 K—39 Mn—55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的燃烧 C.冰融化成水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B.纸折成飞机 D.汽油挥发 ( ( ) ) A.稀释浓硫酸 B.过滤 C.倾倒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液 3.氧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B.细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氧气能用作医疗急救 D.硫、磷、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 4.下列含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C. HCl A. KCl B. 2Cl D. KClO 3 5.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分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铁锅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农药 C.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再用带油的布擦 D.用铁板可以制作防盗门 体 ( ( ( ) ) ) 6.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 CO 中毒 B.组成 CO 、 2CO 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D.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7.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废弃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D.严禁用工业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8.下列对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原子核里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 ) ( )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9.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 A.氧气与氮气——闻气味 B.硫酸铜粉末与氯化钠固体——加水 C.稀硫酸与稀盐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D.二氧化碳气体与氮气——用燃着的木条 10.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面粉与水混合一定能形成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 4 3 NH NO 、 NaCl 、 CaO 三者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1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核能、风能等属于新能源 B.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C.目前氢能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D.使用清洁能源不能减少 2.5 PM 污染 ( ) 12.学好化学能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B.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铁器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D.大量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改善食品的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 13.下列有关酸和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稀盐酸能鉴别氯化钠与碳酸钠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C.食盐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 pH=0 ,则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 )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 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 CO ( B. NaCl ( C. 2 4 Na SO )——加入硝酸银溶液 CaCO 固体( CaO 固体)——高温煅烧 FeSO 溶液( 2 H SO )——加入铁粉 4 3 4 D. 15.如图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50 ℃时 A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C.在 20 ℃时 A 物质和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得到 B 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二、(本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6.(4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三个氮原子: ; (2)氢氧化钾: 。 17.(7 分)(1)2014 年 5 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与我国政府签订了购销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合 作协议,这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 4CH )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 。 (2)2014 年 5 月浙江省杭州市,一辆装载有四氯乙烷的槽罐车发生侧翻,部分四氯乙烷流入富 春江,造成部分水体受到污染。当地政府组织人员把黄沙和活性炭装袋,投入周围的溪沟内, 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来净化水质。为了保护水资源,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 议: 。 18.(2 分)2014 年 5 月长沙地铁正式开通,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但也限制了市民随意吃美食臭豆 腐。因为在地铁车厢吃臭豆腐会影响他人乘车舒适度。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乘车禁止吃有 异味的食物的原因是 。 19.(7 分)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三次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提纯后 2MgCl 等可溶性杂质。可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 的食盐中还含有少量的 CaCl 和 2 NaOH 溶液、过量的 2 Na CO 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至 pH = 3 ,再将滤 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更纯的氯化钠。请写出其中 2 Na CO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3 式: 。 三、(本题共 2 小题,共 11 分) 20.(6 分)2014 年 5 月 1 日长沙橘子洲恢复节假日燃放烟花活动。传统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 火药。黑火药由硫黄、木炭粉、硝酸钾、氯酸钾等成分组成。烟花点燃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污 染物有 (任举一例)。目前燃放的是环保烟花,请你判断制作环保烟花会减少黑火药中 的 是 ( 任 写 出 一 种 成 分 ) 成 分 。 你 对 橘 子 洲 重 新 燃 放 烟 花 的 看 法 。 21.(5 分)如图 A、B、C、D 均为初中常见物质。
(1)如果 A 是一种黑色粉末,D 是一种红色固体,C 中溶质含两种元素,则 C→D 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2)如果 A 是一种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B、C、D 均为可溶的盐,D 中含有两种元素,写出 D 的化学式: 。 四、(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22.(8 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甲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3)若用 F 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4)若用装置 E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 23.(10 分)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密度最小的气体。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 液显红色。小丁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 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的红色褪去了。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条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溶液的碱性 。 (3)请你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是 。 。 (4)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推测。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及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本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24.(6 分)在实验室里加热 25 g 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 体质量为 15.4 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反应前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2014 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A 项纸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 项纸折成飞机过程中只是形状发 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 项冰融化成水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变化;D 项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答案】C 【解析】A 项图示中明确表明操作中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这样会引起液体四溅,操作错误;B 项图示中在 过滤液体时,缺少玻璃棒,操作错误;C 项图示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 与试剂瓶口紧挨着、缓慢倒入,操作正确,故选 C;D 项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悬空中放”。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3.【答案】C 【解析】A 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错误;B 项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错误;C 项氧气能 帮助呼吸,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正确;D 项酒精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错误。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反应类型的判定。 4.【答案】D 【解析】A 项钾元素显+1 价,设 KCl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可得: x=-1;B 项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2Cl 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0;C 项氢元素显+1 价,设 HCl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可得 y=-1 价;D 项钾元素显+1 价,氧元 素显-2 价,设 K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z,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得 z=+5 价,故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3 的是 D。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5.【答案】B 【解析】A 项铁锅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容易生锈,正确;B 项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 酸亚铁和铜,不能用铁桶来盛放,错误;C 项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干净后再用带油的布擦,正 确;D 项用铁板可以制作防盗门,正确;故选 B。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6.【答案】C 【解析】A 项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中毒,选项错误;B 项组成 CO CO, 的 2
元素种类相同,分子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错误;C 项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 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正确;D 项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 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选项错误。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7.【答案】D 【解析】A 项焚烧塑料时能够产生烟尘等物质,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不正确;B 项地球可供使用的淡水资源 有限,故错误;C 项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与氧气(空气)接触,故错误;D 项工业盐亚硝酸钠有毒, 不可烹调食物,故正确。 【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水资源状况,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8.【答案】A 【解析】A 项有些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或某些固态非金属元 素的院子,故错误;B 项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水和双氧水,故正确;C 项原子核里的质子数等 于核外电子数,故正确;D 项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正确;故选 A。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9.【答案】B 【解析】A 项氧气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看颜色和闻气味不能鉴别开,故错误;B 项硫酸铜溶于水 显蓝色,氯化钠为无色,可以鉴别,故正确;C 项稀硫酸和稀盐酸都显酸性,都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现 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错误;D 项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支持燃烧,因此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 故错误。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的鉴别。 10.【答案】D 【解析】A 项面粉不溶于水,不与水混合成溶液;B 项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时蓝色;C 项 4 NH NO 、 3 NaCl 、 CaO 三者分别溶于水,所谓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D 项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1.【答案】A 【解析】A 项太阳能、核能、风能等属于新能源,叙述正确;B 项除防止金属腐蚀能保护金属资源外,回收 利用废旧金属也能节约保护金属资源,故错误;C 项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不是淡水资源缺乏, 而是目前生产氢气的方法能耗高,难以贮存等方面的问题,故错误;D 项太阳能环保,无污染,因此提倡使 用太阳能热水器会减少空气中 PM2.5 含量,故错误。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金属资源的保护,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12.【答案】B
【解析】A 项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可以适当地摄取富含碘元素的食物,但是不能过量食用含有碘元素较多的 食物,否则容易引发疾病,该选项做法不正确;B 项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正确;C 项铁部 分锈蚀后仍含有较多的铁,具有回收价值,故选项说法错误;D 项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 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过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 有害,故说法错误;故选 B。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亚硝 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13.【答案】C 【解析】A 项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 象,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B 项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选项 说法正确;C 项食盐显中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D 项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 pH =0, 小于 7,该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14.【答案】D 【解析】A 项 CO 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项 NaCl 和 2 Na SO 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 CaCO 固体高温煅烧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 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 项 4 3 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项铁粉能与 2 H SO 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 4 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15.【答案】A 【解析】A 项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 项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50℃时,A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项错误;C 项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20℃时 A 物质和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为它们有交点,正确但 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 项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得到 B 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正确的,正确但 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 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二、 16.【答案】(1) 3N ; (2) KOH 。 【解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