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 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36 分) 一、(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____,又____,1.7 秒的时间对 她似乎特别____,让她____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A. 疾如流星 B. 疾如流星 C. 潇洒自如 D. 潇洒自如 潇洒自如 潇洒自如 疾如流星 疾如流星 慷慨 从容 慷慨 从容 从容不迫 不慌不忙 从容不迫 不慌不忙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向来是中国人最浓郁热烈的情感,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之中。 B.《朗读者》第三季来汉,董卿邀约张定宇走进朗读亭,让全国观众看到全新出发的武汉。 C.为防止异物混入和细菌污染食品,在进入车间前,所有人员都要按流程更衣消毒。 D.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督抽查,依法查处生产加工不合格食品,确保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B.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C.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 悲凉之地解冻。 D.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楼顶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 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4.下列对文段的主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投资和消费似乎是泾渭分明的。然而,我们每天吃饭,是投资还是消费?吃饭当然是消费,但是,不 吃饭我们还能工作吗?为了能工作,我们每天吃的饭就是投资。度假旅行,是投资还是消费?一般人会说, 这当然是消费。但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投资,这是对记忆力的投资。将来我们老了、走不动了,只能坐在 安乐椅上了,但这时我们还能回味昔日的美好时光。那么,年轻时的旅行,就是为年老时的回忆所做的投 资。 A.辨析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B.探讨投资和消费之间的界限 C.说明投资和消费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 D.阐述投资和消费将在时间上做到平衡 5. 下列语文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一般来说律诗规定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都不是律诗。 B.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 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C.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的修辞方式。 D.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开始我们都以为,因为疫情在家濒临憋疯的人们解禁后会疯狂撒钱,吃喝玩乐,醉生梦死好一段日子, 但想象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到来。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 8.07 万亿元,同比增加 1.76 万亿元;其中,住户存 后疫情时代的消费
款增加 6.47 万亿元,同比增加 4012 亿元——我们等来的,竟然是报复性储蓄。 发明“报复性消费”这个词的学者单正平,曾复盘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的几次报复性消费潮:一是改 革开放初期,刚结束物资短缺的中国人开始大肆吃喝;二是 20 世纪 90 年代,压抑许久又有了点钱的人们催 生了服务业的繁荣;三是刚进入 21 世纪,长期挤宿舍苦等单位分房的人们一窝蜂开始买房;四是北京奥运会 后,富起来的老牌单车大国开始集中追求开私家车的出行体验。 报复性消费潮首先离不开全社会经济水平的突飞猛进这一物质基础,同时更需要有超越实际需求的情 绪化消费作为心理驱动。 如让·鲍德里亚所言,“饱暖思淫欲”的使用价值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蠢蠢欲动和“成为更好的自 己”的追求。过去人们报复性消费,是因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花钱吃喝玩乐和买车买房,都包含着 “阔起来”的自我证明。 消费放大了欲望、阶级差异和攀比心理,但也刺激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20 世纪初的美国烟草广 告费尽心思把女人騙去买烟,无意间助长了女性的独立和平权意识;可口可乐和耐克的热血广告片,有时真 能激励年轻人去勇敢打拼,挑战自己。 自由经济理论的祖师爷亚当·斯密相信,消费并不一定只会带来追逐奢靡的愚蠢轻浮,人总会慢慢产 生更高级的需求。事实证明这个预测有点道理。 然而,消费主义营造的世界级拜物教很大程度上又成了众多焦虑的根源。我拥有,然后想要更多;我拥 有的不如隔壁老王多,然后想比他多;累死累活好不容易比老王多了,发现楼上老李比我和老王加在一起还 多——这是我们缓解焦虑的方式,同时也是我们焦虑的原因,因此我们一直无法快乐。 我们试图在诗和远方里寻找答案,结果让诗和远方也变成了消费的对象。 于是,生于黄金时代、看着西方社会打赢冷战走向巅峰的恰克·帕拉尼克在《搏击俱乐部》里怒吼: “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衣服,于是我们拼命工作,买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 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没有经济危机,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 然后你猜怎么着?世界大战来了,经济危机也来了。疫情带来的死亡与恐慌并不亚于一场真刀真枪的 热战,疫情制造的经济动荡影响远超 1929 年的大萧条。最近几个月乃至未来的几年里,人类将经历一次大 规模的从有到无。生命、健康、亲人、爱人、财富、事业……种种构成正常生活的元素,在疫情面前都显 得摇摇欲坠。很多东西跟空气一样,平时让人觉得稀松平常,一旦没了便生死攸关。 消费主义和消费当然会继续存在,但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消费将趋向务实与纯粹,人们将更深刻地 意识到:消费不能指挥生活,生活要指挥消费。消费主义会受到更严肃的诘问,以便为精打细算提供更充 分的理论依据。 当我们更理性地对待每一笔支出,更慎重地考量每一件心动的商品是否有必要买回家时,商品的生产 者才有可能更深入地琢磨消费者的需求,严格把关质量和体验,消费才会真正迎来升级,并向它本质的功 能回归——让生活更美好,而非更浮夸。 6.下面对“报复性消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报复性消费,指在某个特殊时期或场合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旦开禁之后放开欲望进行疯狂消 (摘自《新周刊》,有删改) 费的行为。 B.报复性消费一定要有物质基础,基于补偿心理,人们往往有超越实际需求的情绪化消费作为心理驱 动。 步。 C.过去的报复性消费,是因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人们通过报复性消费来证明生活的改善和改变。 D.报复性消费会让人们慢慢产生更高级的需求,激励年轻人去勇敢打拼,挑战自己,从而推动社会进 7.下列对后疫情时代报复性消费没有到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疫情过后整个社会经济水平并没有突飞猛进的增长,所以人们缺少报复性消费的物质基础。 B.疫情之后人们意识到消费不能指挥生活,生活要指挥消费,人们消费趋向务实和纯粹。 C.疫情之后人们认识到报复性消费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消费必须升级。 D.疫情提醒了人们需要理性消费,人们不易陷入超越实际需求的情绪化消费中。 8.本文对消费的认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消费带来的焦虑是人们痛苦的根源,拒绝消费主义才能获得诗和远方。
B.消费主义将持续存在,但是会被赋予新的意义,让消费回归本质。 C.消费的本质功能是让生活更美好,而非更浮夸。 D.只有消费者理性消费,商品的生产者才有可能更深入地琢磨消费者的需求。 三、(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6 题。 赠从弟 【东汉】 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9.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二句继承了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思想,勉励从弟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 越是要挺立风中。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 拔。 C.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发展到冰霜酷寒,由松枝的刚劲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 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 D.最后两句,在一问一答中,作者直接抒写内心情感,突出了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树的高 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0~12 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百许.里 C.负.势竞上 许:表示约数 负:凭借 B.急湍甚.箭 D.互相轩.邈 甚:超过 轩:高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说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点出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第二段,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水之清,水之深,水之湍急,都描写得很有特色,突出了 一个“异”字。 C.第三段,写“奇山”,包括富春江两岸的高山,高山上的泉水、草木、鸟兽,以及人在山中的感受。 最后一句作者从光影变化的角度总结全文。 D.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利禄,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态度。
四、(6 分) 13.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4 分) 五、(30 分)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 14~16 题。(10 分) ①“我的带兵的特殊战术是这样的:我自己体格很强壮,能跟弟兄们共同生活,跟他们密切接触,因 而获得他们的信任。每次作战不管大小,我事前总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我的主要战术一般都很成 功,因为我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我总是要坚持要从一切角度对敌人的阵地有清楚的了解。我跟 民众一般也保持很好的关系,这给我不少帮助。蔡锷以其指挥战术著称,他教我许多东西。那时滇军是新 式军队,有德国步枪作为武装。我以为对指战员都很重要的另一个因素,是对政治形势的了解。有了这种 了解,他们才能有坚决地为主义而战的士气。此外就是经验--你仗打得越多,越能掌握局面。 ②“我在四川离开刘湘以后,就搭长江轮顺流而下,到上海寻找共产党。这时,中国已回到军阀的封 建时期,前途实在黑暗,我很苦闷。我在四川当军官的最后一年,即一九二〇年,我染上了吸鸦片的恶习。 但在一九二〇年底回到云南时,在从唐继尧手中逃脱出来前,我买了一些戒烟的药品,一九二一年我向西 康作第一次‘长征’时,实行戒烟,在到上海的船上,继续戒烟。到上海时,差不多已经戒脱了这个恶习, 在上海广慈医院住了一星期,我完全戒绝了烟瘾。 ③“我在一九二二年离开四川去寻找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怎样同党发生关系,只是决心 要同它取得不管是什么的联系。事实上,党刚在几个月前才组织起来,这是我后来知道的。我对于共产主 义和布尔什维主义的兴趣,是在我自己阅读有关俄国革命的书籍后引起的。对我的其他影响只有跟法国留 学生的几次谈话。我驻在四川的时候,凡是我能够找到的关于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书籍,我都读了。在 这以前,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保卫民国和在中国实现孙中山的民主政治的战斗上。但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 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我大失所望。我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象俄国革 命一样彻底,俄国革命的不断胜利,给了我以希望。 ④“我在上海找不到共产党的踪迹,因此我到北京去继续寻找。当时孙中山的机关报《民报》的主笔 孙炳文也跟我同去寻找共产党。然而在北京我运气也不好,仍找不到共产党员,我又回到上海,这样,在 一九二二年这一年,我从南方跑到北方,又回到南方,象一匹脱缰的马。北京给我的主要印象是国会的腐 败和滑稽可笑。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又碰到许多学生,我跟其中有些一同旅行,他们的活动给我很好的印 象。 ⑤“回到上海后,我碰到 A、汪精卫、胡汉民和其他国民党领袖。A 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非常诚恳、坚毅、 聪慧的领袖。他要我去打陈炯明,我没有答应。他又要我到美国去,但我却要到德国去研究军事学,亲眼 看看世界大战的结果。我在九月间搭船赴欧,经过新加坡和马赛,到了巴黎,我拍了一张从埃斐尔铁塔俯 瞰巴黎全景的照片,感到很得意。 ⑥“在柏林,我碰到 B[现在是红军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别的同志们。我终于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 我在一九二二年十月间到达柏林,那时年纪三十六岁左右。我一找到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这是一九二 二年十月间的事。 14.文中的“A”指的是____,“B”指的是____。八年级上册中有一篇“我”写的文章,题目是《____》。(3 分) 15.第①段中,“我”的战术特殊在哪里?请简要概括。(4 分) 16.“我”为什么要寻找共产党? 从“我”寻找共产党的艰辛历程中可以看出“我”作为革命领袖具备什 么样的素养?(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0 题。(20 分) 人这一生,终要和自己的平凡和解 1 烟花的一生,绚烂是转瞬即逝的,其他时间毫不起眼。人生也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更多的是日 常的琐琐碎碎。 越是执著于不平凡,心里越是容易失衡,错失原来幸福的生活。与自己的平凡和解,你才 能体会到平淡生活中,幸福的烟火气。 2 《中庸》里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一直以来,我们被灌输太多关于一夜暴富、一 夜成名的传奇故事,内心对于平凡、平淡的日子,排斥或鄙夷居多。
3 一提到未来,满嘴离不开“大咖”“巨擘”,格调低了,便感到惭愧,“上不了台面”。 如果生活越 来越不起波澜,就越来越感到自卑,差人一等,眼巴巴看着别人起高楼、宴宾客,出入皆名流,望眼欲穿。 4 须知,每个人都有自己够得着的福气,何必羡慕他人的空中楼阁。有一次,孔子问起各位弟子的 志向,子路、冉求和公西赤生怕说得太平庸,又是治理国家,又是平息饥荒,只有曾皙与众不同。 5 他说:“暮春时节,天气转暖,穿上春天的衣服,邀集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去沂河里洗 洗澡,在舞雩台①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一听,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啊。” 6 生而平凡,并不是不幸;站在幸福中找幸福,才是真正的不幸。有的人生活很紧巴,但家有贤妻、 懂事的孩子,尽享天伦之乐,有什么好苦恼?有的人工作很清闲,但可以多做自己喜欢的事,何必觉得不 如人?抛弃好高骛远的心态,不与他人做无谓的攀比,踏踏实实地谋求恰当的幸福,才能品味出生活独有 的滋味。 7 南怀瑾曾说,自己的一辈子“一无所长,一无成就”。 8 也许有人觉得是自谦,一代大师怎么会是“一无成就”呢? 其实,这是与自己和解的仪式,心平 气和地接受一生的荣辱、得失;意味着由于境界的提高,不再纠结自己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9 站着这山,望着那山,烦恼就会无穷无尽;一味苦恼看不到好风景,就连现有风景都会失去。人有 多少修养,就能享多大的福,这是一一对应的。 10 即使侥幸得到一笔横财,可能会更加苦恼,因为德不配位,驾驭不了的东西,很快就会再次失去。 有一种智慧,叫接纳。接纳现有的一切,接纳平平淡淡的淳朴,才不会满心遗憾,整天叹息。 11 学会放下较劲的心,放下过高的期待,放下别人的眼光,就能平视自己的生活,自得其乐。 俗话 说,平凡是福,基于现状,展望未来,生活才会充满动力。 12 周国平曾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 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13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好提当年勇,把曾经取得的荣誉,当成今日的谈资;不求改变,不敢重新选 择,成了阻碍进步的枷锁。 14 另一种人,把今日的不顺,归结到当年的行差踏错,逢人就倒苦水,寻求所谓的“共鸣”;实际上 是懦弱,害怕重蹈覆辙。 15 这两种人都活在痛苦中,仿佛,接纳“平凡”的设定是一种耻辱。 16 其实,与“平凡”纠缠不休,反而失去平常心,把过多专注力,放在考量“平凡”或是“非凡” 上。 17 须知,真正有大成就的高人,反而淡薄了名利,淡薄了自己的轻重。把自己看轻,与妄念诀别, 才不会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迎接生活的机遇和挑战。 18 爱默生说:“我拥抱平凡的东西,我探究那些熟悉的卑微的东西,我坐在它们脚下。” 与自己的平 凡和解,就是接纳完整的自己,完整的一生。 19 不“偏爱”某一段时光,某一段经历。感受平凡生活的参差多彩,探究日常琐事的趣味,是最不 平凡的能力。 【注释】①舞雩台:位于曲阜城南沂河之北,是一座高大的土台,原为周鲁国祭天求雨的祭坛。舞雩 台是孔子及其弟子经常游憩之所,也是历来士人游春的处所。 17.阅读④⑤自然段,说说曾晳的志向有什么“与众不同”?(4 分) 18.阅读②~⑥自然段,说说你对“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句话的理解。(6 分) 19.请简要概括第⑬⑭段中提到的两种人为什么会痛苦?(4 分) 20.阅读全文,请你谈谈怎么才能做到“与平凡的自己和解”?(6 分) 六、(8 分) 根据要求完成 21~22 题。 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将于明年 10 月举行。学校决定开展以“全民健身,与市运同行”为主题的综合 性学习活动。 21.根据对周围居民健身需求的调查,部分居民反映户外健身设备老化单调,运动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没 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活动场所。请你们小组对此给出三条具体建议。(3 分) 22.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有足球、篮球、羽毛球、体操、摔跤……一边是羽毛球和足球报名 火热,但名额有限;一边是摔跤无人问津。作为班上的体育委员,请你准备一段发言,动员同学们报名参 加摔跤社。(字数 100~120 字)(5 分) 七、(50 分)(计入总分时为 40 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平凡,是每个人都想着要去突破的。但平凡的真味、 深味,又恰恰是在人生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之后。人光有超越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从平凡中汲取 智慧的能力,也要有一种自知平凡的谦卑。 请以“平凡的智慧”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如下: 1、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不少于 600 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0-2021 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评分细则 1. A 2. D (成分残缺 “公布并依法查处生产加工不合格食品”后加上“的厂家”) 3. B (“下午种地”后面 “,”改 “;”) 4. C 5. A(“超过八句的都不是律诗”说法有误) 6. D(报复性消费与激励年轻人之间没有必然逻辑) 7. C (选项中内容在原文中缺少依据) 8.A(消费并不是人们焦虑的根源) 9. D(直接抒写错误) 10.D(往高处伸展) 11.B 12.C(文章最后一句并不是对全文的总结,而是写出了富春江的又一奇景,给文章一种持续的张力。) 13.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树枝交相掩映,有时还能 见到阳光。(“横柯”1 分,“交映”1 分,“上”1 分,“犹”1 分,表达通顺 2 分,共计 6 分) 14. 孙中山、周恩来、回忆我的母亲 (1 空 1 分共 3 分) 15. ①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密切接触,获得他们信任。②作战不管大小,事前都要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 ③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④坚持要从一切角度对敌人的阵地有清楚的了解。(原文依据第一段“我 的带兵的特殊战术是这样的......”,抄写原文,分条表述得 4 分;或根据原文依据用自己的话归纳概述, 扣住“获得信任”、“精密计划”、“亲自领导”、“了解敌人”的语意即可得分;每点 1 分,以此类推。) 16.想要救国救民。(扣住“寻求救国方向”即可得 1 分) 【示例】当时中国前途黑暗,“我”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 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自发革命的精神。(围绕“坚定”概括成坚定的信仰、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或者坚毅的 品格均可给 2 分) 17.与子路等人治理国家,平息饥荒这种远大的志向不同,曾皙的志向很平凡,宁静淡泊,平淡淳朴,逍遥 自在。(原文依据第五段,理解曾皙所说的语意即可;扣住“平凡”得 2 分,陈述曾皙志向的具体内容“自 由自在”、“平淡简单”“淡泊名利”等得 2 分;两点共计 4 分) 【示例一】其他弟子的志向高尚华丽,曾皙的志向平凡简单,充满生活气息。(2 分) 【示例二】曾皙的志向“与众不同”是平凡踏实,自己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自得其乐。(4 分) 18.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原文依据第六段,抄 写“抛弃好高骛远的心态,不与他人做无谓的攀比,踏踏实实地谋求恰当的幸福”得 3 分;翻译此句含义 “君子安于现状所处的位置,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得 3 分;结合几段话语意概括理解为“安于自己现状 的平凡,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得 6 分) 【示例一】君子在乎自己的内在,不愿在乎外在。(0 分) 【示例二】人无需和他人攀比,身若平凡就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6 分) 【示例三】大家都想一夜成名,成为传奇;但我们并不会成为传奇,我们应基于当下,认真幸福地去做自 己想做的事情,过好平凡的生活。(6 分) 【示例四】人要看清自己现有的现状,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地追求自己的幸福。(6 分) 19.这两种人都不能直面过去,放不下过去,也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平凡。(原文依据第 13 至第 15 段,抄写
“这两种人都活在痛苦中,仿佛,接纳‘平凡’的设定是一种耻辱”得 2 分;归纳两种人的共同原因为“放 不下过去”得 2 分,“不愿接受平凡”得 2 分,两点都答对得 4 分。) 【示例一】第一种人因为不求改变,不敢重新选择,所以会痛快;第二种人懦弱,害怕重蹈覆辙,所以会 痛苦;这两种人都因为不接纳平凡所以痛苦。(2 分) 【示例二】因为这两种人思想上不进取,懦弱胆小,过于追求荣誉而取得的虚荣心,对平凡避而远之。(2 分) 【示例三】第一种人好提当年勇,不改变,不敢重新选择;第二种人把今日的不顺归结于从前的差错,害 怕重新选择;两种人都是一直平庸一直痛苦。(0 分) 20.平视自己的生活,接纳平平淡淡的淳朴,感受平凡生活中的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趣味;把自己看 轻,与妄念诀别,保持良好的状态,去迎接生活的机遇和挑战。(原文依据第 17 段和第 19 段总结全文部分, 抄写原文“真正有大成就的高人,反而淡薄了名利,淡薄了自己的轻重,不会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保持最 好的状态,迎接生活的机遇和挑战”得 3 分,抄写原文“感受平凡生活的参差多彩,探究日常琐事的趣味” 得 3 分;第一点扣住“接纳平凡,感受平凡,并在平凡中寻趣”,第二点扣住“不好高骛远,保持良好状态, 迎接机遇和挑战”,与上述语意相同均可得分) 【示例一】(1)抛弃好高骛远,谋求踏踏实实;(2)接纳现有一切,接纳平平淡淡;(3)淡薄轻重名利, 感受平凡生活。(3 分) 【示例二】我觉得应该(1)接纳自己的平凡,享受平凡生活;(2)感受平凡生活,探究平凡生活的趣味。 (3 分) 【示例三】(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气,不用羡慕他人;(2)接纳现有的一切,展望未来;(3)感受平凡 生活,享受平凡生活的乐趣。(3 分) 21.从题旨中提炼出“三个建议”的针对性,一是“户外健身设备老化单调”,二是“运动形式单一缺少趣 味性”,三是“没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活动场所”;由此,从“设备”、“运动场所”、“活动形式”三个方 面提出具体建议,或从一个方面的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均可得分。 “三个方面”答案示例如下: 【示例一】建设智慧化户外健身房,满足市民便利化健身的需求。 【示例二】寒暑假面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综合文体中心,丰富学生课余体育生活。 【示例三】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间的体育竞赛,满足居民的体育兴趣和需求。 “一个方面”的三个角度答案示例如下: 【示例一】定期更新户外健身设备或者关注户外健身设备的智能性。 【示例二】提升户外健身设备的安全性能。 【示例三】增添户外健身设备的类型。 22 根据前提条件“一边是羽毛球和足球报名火热,但名额有限;一边是摔跤无人问津”给出合理的建议, 如“每个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与趣味”或“运动重在参与,可以给自己多一点的运动体验”等;语言 流畅通顺,具有说服力!(前提条件 2 分,合理建议 2 分,语言表达 1 分,字数酌情扣分。) 23.作文(50 分) 【材料解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