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天津市宝坻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最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
B. 汽水
C. 冰水混合物
D. 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汽水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B. 5:4
C. 4:1
D. 5:1
A. 1:4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则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4:1,故选 C。
3. 正确量取 8mL 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有( )
①5mL 量筒
②10mL 量筒
③50mL 量筒
④胶头滴管
B. ②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误差小,当加液体时,快到刻
度时要改用胶头滴管定容,减小误差;
故选 C。
4. 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 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
B. 汽车内胎爆炸,火药爆炸
C. 铁钉生锈,铁铸成铁锅
D. 瓷碗破碎,工业制氧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汽车内胎爆炸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铁钉生锈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氧气氮气沸点不同制取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 B。
5.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先仰视液面读数为 19mL,倾出部分
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 11mL,则该同学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
B. 大于 8mL
C. 小于 8mL
D. 无法判
A. 8mL
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一次仰视读数为 19mL,读数偏小,实际液体体积大于 19mL,倾倒液体后,第二
次俯视读数为 11mL,读数偏大,实际液体体积小于 11mL,则该同学倾倒出液体的体积大于
8mL。
6. 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时,调零后将该物质置于右盘上,而砝码置于左盘,当天平平衡
时,砝码读数为 9g,游码读数为 0.8g,则该物质的实际质量:
B. 8.2g
C. 9g
D. 无法确
A. 9.8g
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时,调零后将该物质置于右盘上,而砝码置于左盘,则平平
衡时,该物质的实际质量为砝码减去游码的读数。即 9g-0.8g=8.2g。故选 B。
7. 将两份含相同质量氯酸钾的药品 a 和 b(其中 a 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 为纯净的氯
酸钾)分别装入试管中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
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b 为固体氯酸钾,且 a 和 b 的质量相等, 由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 a 反应快,时间短,故选 B。
8. 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A. 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
B. 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
甜
C. 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
D. 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微粒的性质回答。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
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说明微粒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变甜了,说明微粒不断运动且微粒之间有间隔;
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说明微粒不断运动;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说的是宏观方面,不能说明微观粒子的性质。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学会能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宏观变化的微
观实质。
9.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 用水冲灭
C.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答案】D
【解析】
B. 用嘴吹灭
D. 用湿抹布扑灭
【详解】酒精着火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抹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
故选 D。
10.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B. 5:4
C. 4:1
D. 5:1
A. 1:4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则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4:1,故选 C。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
题意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正确;
D、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
故选 D。
【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
别。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
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
B. 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 1/2 试管水,振荡后倒掉
C. 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 2mL—3mL
D.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1/2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太多会溅出,故 A 说法
正确;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二分之一试管水,振荡后倒掉,太少太多,不
易洗涤,故 B 说法正确;C、药品的取用,应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取最少量,液
体取 1mL~2mL,故 C 说法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
故 D 说法错误。故选 CD。
1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B.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D. 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氮气 78%、氧气 21%、其他气体和杂质 1%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是利用两者沸点不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正
确;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如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作保护气,氧气可供给呼吸等,
正确;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错误;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氮气 78%、氧气 21%、其他气体和杂质 1%,错误;
故选 CD。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
B.
氧气验满
液体加热
D.
量 9.5mL 液体
A.
C.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容
易引发火灾。操作错误,故 A 错误;
B.氧气验满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满了,反之未满;图中的带火
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只能证明瓶中是否为氧气,无法证明是否满了,故 B 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1
3
,防止沸腾溅出;试管与桌面成约 45°
角;用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
D.量取 9.5 毫升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 10 毫升的量筒,故 D 错误。
故选:C。
15. 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
A. 河水清澈
C. 河中有鱼虾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黄河水浑浊
D. 河边空气好
【详解】根据动物呼吸的原理考虑,呼吸需要氧气,鱼虾能够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足
够的氧气。河水清澈、黄河水浑浊、河边空气好,不能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故选 C。
【点睛】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证明水能溶解少量氧气的例子。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20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70 分)
16.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
入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
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
甲是 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丙是
__________。
【答案】
①. 氮气
②. 空气
③. 氧气
【解析】
【详解】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
甲中火焰熄灭说明是氮气,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说明是空气,丙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是氧
气。
17. 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 空气 B 二氧化硫 C 红磷 D 五氧化二磷 E 水 F 氧气 G 氮气。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是__________;
(3)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来生产氮肥和食品防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B
②. D
③. A
④. G
【解析】
【详解】(1)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白色固体是五氧化二磷;
(3)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空气;
(4)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于食品防腐,空气中含有大量氮气,可用来生产氮肥。
18. A、B 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示意图
(1)填写实验现象:
A 中_____________B 中 ________
(2)A 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B 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有关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了热量
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④.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⑤.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⑥.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解析】
【详解】(1)A 中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出了热量;
B 中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硫燃烧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而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所以用水来吸收二
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了大量的热,B 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
化物炸裂瓶底。
(4)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铁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1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氧气并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锥形瓶内盛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适
量的过氧化氢溶液,B 中盛满水,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B 中除了有气泡逸出外,还伴随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依据 B 中的现象,可推知氧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
(3)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_________,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4)有关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
【答案】
①. 液面下降,B 中的水沿导管进入 C
②. 不易溶于水
③. 量筒内液
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二氧化锰
④. 过氧化氢
水+氧气
【解析】
【详解】(1)实验开始时,B 中除了有气泡溢出外,还伴随的实验现象是液面下降(或 B 中
的水沿导管进入 C),原因是 A 中产生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液
面下降;
(2)依据 B 中的现象,可推知氧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不易溶于水;
(3)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二氧化锰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
水+氧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3 分)
20.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2)(3)注明反应类型
(1)点燃红磷作烟幕弹: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______ (
)
【答案】
①.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②.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③.
化合反应
二氧化锰
④.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⑤. 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