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 下列剪刀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剪铁皮剪刀
家用剪刀
B.
D.
剪树枝剪刀
剪线头用剪
A.
C.
刀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剪铁皮剪刀、剪树枝剪刀、家用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是
省力杠杆。故 ABC 不符合题意;
D.剪线头用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是费力杠杆。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 下列对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体的安全电压为 36V
B. 中学生上楼的功率可达 1500W
C. 家用电饭锅额定电流约为 4A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 100%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 36V,故 A 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500N,一层楼的高度约为 3m,用时约为 10s,那么上楼的功率
P
W Gh
t
t
500N 3m 150W
10s
故 B 不符合题意;
C.家用电饭锅的额定功率约为 1000W,则其额定电流
I
P
U
1000W 4.5A
220V
故 C 符合题意;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因为使用机械的过程中总需要做额外功,故 D 不符
合题意。
故选 C。
3. 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内能减少,它一定放出热量
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
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温度高,
因此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 A 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故 B 错误;
C.物体内能减少,可能放出热量,也可能对外做功,故 C 错误;
D.物体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一定增加,故 D 正确。
故选 D。
4. 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从距离火星表面 125 千米的高度,约 2
万千米/时的速度,经过三个减速阶段,距离火星表面 100 米时,反冲火箭启动,探测器处
于悬停状态,完成精准避障后再缓速下降,成功登陆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时,探测器的动能不断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增加
B. 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时,探测器的动能不断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C. 发动机燃料燃烧不充分时燃料热值减小
D. 反冲火箭的原理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B.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小,探测器的动能不断减小,高度
不断降低,重力势能不断减小,故 A 错误,B 正确;
C.热值是燃料的属性,与燃料燃烧是否充分无关,故 C 错误;
D.反冲火箭的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上升的机械能,故 D 错误。
故选 B。
5. 用大小相等的拉力 F 沿不同的方向从静止开始拉同一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 s(乙、丙粗
糙程度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拉力 F 做功最多
B. 甲图中的拉力 F 做功最少
C. 丙图中的拉力 F 做功最多
D. 甲、乙、丙三种情况拉力 F 做功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三幅图中,物体都在力 F 的作用下移动了 s 米,力的大小相同,在力的方向移动的
距离也相同,故做的功大小等于 Fs,故做的功相同,故 D 正确。
故选 D。
6. 下列实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搓手取暖
C. 用热水袋取暖
【答案】A
【解析】
B. 晒太阳
D. 向双手哈气取暖
【详解】A.搓手取暖时,克服摩擦做功,摩擦生热,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 A 符合题意;
BCD.晒太阳、用热水袋取暖、向双手哈气取暖时,内能发生了转移,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
物体的内能。故 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 把铜片和铁片分别插入几个水果,并用导线与发光二极管一起连接起来,二极管便发出
了光,如图所示,其中插入金属片的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
)
A. 电源
C. 用电器
【答案】A
【解析】
B. 导线
D. 开关
【详解】把铜片和铁片分别插入几个水果,并用导线与发光二极管一起连接起来,二极管便
发出了插入金属片的水果给二极管提供了电能,所以插入金属片的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电
源。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故 A 符合
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8. 疫情期间,手持式电子测温仪最为常见,如图甲是某款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内部的原
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 R0 为保护电阻;
在测人的体温时,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正常条件下关于此测温
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小
B. 热敏电阻 R 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增大
C. 显示仪是由电压表改装成的
D. 将 R0 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根据图像,显示仪与定值电阻 R0 并联,所以显示仪是由电压表改装成的,当
温度较高时,显示仪示数变大,表明定值电阻 R0 两端电压变大,即定值电阻 R0 分得电压变
多,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R 分得电压变小, R 此时的阻值在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
流变大,根据电功率的公式 P UI ,总电压一定时,总功率变大。故 AB 错误,C 正确;
D.将 R0 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在相同温度下,R 的阻值相同,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
可知,定值电阻 R0 分得电压变多,显示仪示数变大,故 D 错误。
故选 C。
9. 如图所示是一款迷你暖手宝,它内置锂电池,利用 USB 接口充电,工作时内部发热片发
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暖手宝工作时发热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
B. 暖手宝工作时内部发热片发热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成内能的过程
C. 用暖手宝给手取暖时,手的内能的增加是做功的过程
D. 无论暖手宝充电还是工作时发热的过程,内置锂电池在电路中都是电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B.暖手宝工作发热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 A 正确,
B 错误;
C.用暖手宝取暖时,手通过热传递吸收热量,手的内能的增加,故 C 错误;
D.在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化学能,电池相当于用电器;发热的过程中电
池是电源,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内能,故 D 错误。
故选 A。
10. 士兵用力缓慢匀速拉动绳子,把吊桥 AB(杠杆)吊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杠杆 AB 处于水平时是费力杠杆
B. 当杠杆 AB 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动力减小
C. 当杠杆 AB 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阻力臂增大
D. 当杠杆 AB 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动力臂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把吊桥 AB(杠杆)吊起时,阻力为吊桥的重力,阻力臂长为 AB 长的一半;动
力为绳子对吊桥的拉力,如图,动力臂为
l AB
sin 45
2
2
AB
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当杠杆 AB 处于水平时是省力杠杆;故 A 错误。
C.当杠杆 AB 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杠杆 AB 的重力不变即阻力大小不变,阻力作
用线逐渐靠近 A 点,所以阻力臂减小,故 C 错误;
BD.当杠杆 AB 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绳子与杠杆 AB 的夹角增大,动力臂为
l AB
sin
CBA
由数学知识可知,动力臂增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减小,故 B 正确,D 错误。
故选 B。
11. 如图所示的家庭照明电路中某处存在故障。电工师傅为查明故障,在保险丝处接入一只
“220V 40W”的灯泡 L0。当只闭合开关 S、S1 时,灯泡 L0 正常发光,灯泡 L1 不发光;当只闭
合开关 S、S2 时,L0 和 L2 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暗得多)。由此可以确定(
)
A. L1 灯头接线处断路
B. L1 灯头接线处短路
C. 开关 S1 短路
D. L2 灯头接线处短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只闭合开关 S、S1 时,灯泡 L0 正常发光,说明灯泡 L0 的两端接在了火线、零线上,
即没有与其他用电器串联,且有电流通过,因为灯泡 L1 不发光,说明灯泡 L1 被短路。当只
闭合开关 S、S2 时,L0 和 L2 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暗得多),说明 L0 和 L2 两用电器两
端的电压均未达到额定电压,因此 L0 和 L2 串联接入电路,各自两端的电压均低于 220V,所
以 L2 是正常的。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12. 小明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保持 4.5V 不变,滑动变阻器
上标有“30Ω 1A”,有 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实验前设置定值电阻两端的
预设值为 1.5V,阻值为 5Ω、10Ω的电阻完成实验后,发现阻值 20Ω电阻时实验无法继续,
为了不让前两组数据失效,并顺利完成阻值 20Ω电阻实验数据,下列可行的方案是(
)
A. 换一个电压值较大的电源
B. 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预设值
C. 将阻值为 10Ω的电阻串联在 a、b 之外的电路中
D. 换一个最大阻值为 35Ω的滑动变阻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已知电源电压保持 4.5V 不变,实验前设置定值电阻两端的预设值为 1.5V。由
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 U U
0
定
4.5V 1.5V 3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阻的比例关系可知
U
U
定
滑
R
R
定
滑
接入阻值为 20Ω的定值电阻时,实验无法完成,是因为滑动变阻器不能分担足够多的电压,
导致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能减小到 1.5V 而造成的;由题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30Ω,
设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1.5V 时,滑动变阻器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其两端电压为U滑 ,则
有
1.5V 20Ω
30Ω
U
滑
解得,当滑动变阻器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时,其两端电压应为
此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的总电压为
U 滑=2.25V
U 总=U 定+U 滑=1.5V+2.25V=3.7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