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1. 基础与巩固。
真题及答案
细细的溪水,流着(
)和(
)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
)
石布满河床。——选自文章《__________》。
【答案】
①. 山草
②. 野花
③. 鹅卵
④. 走月亮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
《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
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
“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
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
原文(节选):细细的流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
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
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作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
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写的时候注意:把字写正确、写规范,不加字,不漏字。
2. 看拼音写汉字。
wéi kàng
jù shuō
kòng xì
jì shù
(
) (
) (
) (
zhù zhái
fǔ tou
shū shì
zhuāng jià
(
) (
) (
) (
)
)
【答案】 ①. 违抗
②. 据说
③. 空隙
④. 技术
⑤. 住宅
⑥. 斧头
⑦. 舒适
⑧. 庄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
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
注意:“隙”“宅”“斧”笔画较复杂,易写错,书写需仔细。
3. 形近字组词。
竭(
渴(
)堤(
)提(
)输(
)偷(
)亿(
)忆(
)绳(
)蝇(
)
)
【答案】 ①. 竭尽
②. 河堤
③. 输送
④. 亿万
⑤. 绳子
⑥. 口渴
⑦. 提供
⑧. 小偷
⑨. 回忆
⑩. 苍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组词。
首先辨析形近字,再给它们组词。要注意它们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他们形旁的
不同加以辨别组词,也可以放到词语中结合词意来进行。
“竭”字可组词:竭力、竭诚、枯竭、衰竭。
“渴”字可组词:饥渴、渴求、渴望、解渴。
“堤”字可组词:堤坝、大堤、堤岸、湖堤。
“提”字可组词:提醒、提议、提前、提高、提早、提货。
“输”字可组词:输入、运输、输出、认输。
“偷”字可组词:偷钱、偷看、偷盗、偷懒、偷袭。
“亿”字可组词:亿万、千亿、亿兆。
“忆”字可组词:记忆、追忆、失忆、忆苦思甜。
“绳”字可组词:绳索、缆绳、麻绳、跳绳。
“蝇”字可组词:苍蝇、蚊蝇、蝇虫。
4.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花蕾(léi)
液体(yè)
冒昧(mèi)
家雀儿(què)
B. 内脏(zàng)
叶柄(bǐng)
厚薄(bó)
田埂(gěng)
C. 少女(shào)
潜水(qiǎn)
崩塌(bēn)
隆重(lóng)
D. 倾倒(qīng)
蝙蝠(biǎn)
画框(kuāng)
睡眠(miá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错误,花蕾(léi)——(lěi),意思是花芽发育到的接近于开花时的状态。
家雀儿(què)——(qiǎo),麻雀属鸟类的通称,亦叫北国鸟。
B.正确。
C. 错误,潜水(qiǎn)——(qián),在水面以下活动。
崩塌(bēn)——(bēng),崩裂而倒塌。
D.错误, 蝙蝠(biǎn)——(biān),泛指所有属于翼手目的许多种哺乳动物,前肢已变化
为翼,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也有少数食果或吸食其他动物的血,靠本身发出的超
声波来引导飞行。
画框(kuāng)——(kuàng),为保护和陈列画,并增强其表现力而设计的一个镶嵌装置。
故答案选 B。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功夫 均匀 暖阳阳 腾云驾雾
B. 农厉 霎时 原子核 坑坑哇哇
C. 狠心 招待 黑乎乎 愤愤不平
D. 既使 强壮 驾驶员 齐头并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错误,暖阳阳——暖洋洋:形容温暖舒适的感觉。
B.错误,农厉——农历:我国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
坑坑哇哇——坑坑洼洼: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C.正确。
D.错误,既使——即使:假定,就算是,表示假设的让步。
故答案选 D。
6. 下列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听说葫芦娃兄弟中有个刀枪不入的家伙,你知道是谁吗?
B. 妈妈和她的好朋友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事,震耳欲聋。
C. 漆黑的旷野里突然一声惨叫,响彻云宵,惊醒了所有沉睡的动物。
D. 原来诸葛亮神机妙算,早料定了司马懿多疑,不敢轻意动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
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A.恰当,刀枪不入:意思是刀砍不进,枪刺不死。原形容人铜皮铁骨或物体十分结实,现
多比喻一个人僵化固执,冥顽不灵,很难被说服打动。
B.不恰当。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这里主要表达的是妈妈和
她的好朋友有聊不完的事,可用“滔滔不绝”。
C.恰当。响彻云霄:形容声音非常响亮。
D.恰当。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形势发展,决定策略。
答案选 B。
7. 有关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B.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明了雪比梅更好。
C. 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都是运用超声波。
D.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人物,传说他有制造火的能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A.正确,出自《爬山虎的脚》的最后一段,原文为: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
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B.错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诗人卢钺的《雪梅》,这句诗的意思
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
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C.错误,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但蝙蝠用的事超声波,雷达是通过天线发出无线
电波。
D.错误,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人物,他不会制造火,他是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
故答案选 A。
8. 经典再现。
(1)勤学好问就会知识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就会越来越知识贫乏,《尚书》把这种情况叫
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中有景:“ _______________,复照青苔上。”也有情:“独在异乡为异客,
___________________。”更有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月入诗,古人最爱,如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
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答案】 ①. 好问则裕
②. 自用则小
③. 返景入深林
④. 每逢佳节倍思亲
⑤.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⑥. 露似真珠月似弓
⑦. 湖光秋月两相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默写。
(1)原文“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
的东西就少。
(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这句诗的意思是:落日的
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
诗的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这句诗的意思是: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这句诗的意
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
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句诗的意思是: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9. 我是书法小达人,照样子,抄诗句。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书写时,需要按照要求将字写入指定的框内,参照给出模板和格式去写,标题要写在第一行
的中间处。正文每行的第一个字要对齐,因为抄写的是诗句,每行字都是相等的,要做到每
个字都对齐和书写美观。最后,要记得书写标点符号。
注意:“娥”、“偷”、“碧”的字形和书写笔画。
阅读与理解。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
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
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0. 给文中三个字注音。
①闷(
)
②沸(
)
③腾(
)
11. 请你猜一猜“人声鼎沸”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其实用
了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
12. 文中划线处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13. 文段写潮来时是按照______顺序来写的,写出潮来时的声音和江面景象变化。按原文填
空:大潮声音的变化是从“好像____________”,到响声“ ___________”;潮水的样子从江
面“还是_____________”,到出现了“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①. mèn
②. fèi
③. téng
11.
①.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②. 比喻
③.
人声
④. 开水##沸水
12.
①. 比喻
②. 潮水##浪潮
③. 白线
13.
①. 从远到近##由远及近
②. 闷雷滚动
③. 越来越大
④. 风平浪静
⑤. 一条白线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注意是给文中的三个字注音,那么就要结合文中内容。
闷:和“雷”在一起读 mèn,“闷雷”的意思是声音低沉的雷。
沸:读 fèi,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
腾:读 téng,文中的“沸腾”指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这里将人声比作开水,用了比喻的手
法,写出了前来观潮人之多,且人声嘈杂,场面热闹。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将“潮水”比成“白线”,说明潮水将从远方
过来了,因为浪潮离得远,看起就像一条白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潮来了的画面。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填空。
选段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一个是声音由远到近,一个是江面景象的变化由远及近,
题目要求按原文填空,声音远从“好像闷雷滚动”可知,声音近从“响声越来越大”可知,
潮水的样子从江面“还是风平浪静,”可知潮还很远还未出现,到出现“一条白线”可知,
潮来了。
阅读。
一目国国民都长着一只眼睛,在脸上正中的位置。柔利国在一目国的东边,国民都只有
一只手和一只脚,膝盖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弯曲的,脚也是反卷曲折。聂耳国国民用双手托着
自己的大耳朵。在聂耳国的东边生活着两只大老虎,聂耳国的国民驱使它们。夸父国在聂耳
国的东边,这个国家的国民身材高大,他们右手拿着青色的蛇,左手拿着黄色的蛇。
九尾狐外形为狐狸,却长有九条尾巴,叫声如婴儿啼哭,以此诱惑听到的人靠近。九尾
狐会吃人,但是如果人吃了它,便不会中妖邪之气了。在阴山上有一种动物名为天狗,形状
如狸,白脑袋,叫起来的声音像猫,见有贼人时就会大叫,让当地人民安居乐业。有一种神
兽叫当康,长得像猪但有牙齿,它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如果出现了天下就会大丰收。
1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曲折(
)
驱使(
)
诱惑(
)
15. 第一段介绍了_____个国家的人,他们分别在一目国、_________国、聂耳国和__________
国,你觉得其中可能无法走路的国民是________国民。
16. 第二段介绍了____种动物,其中害人的有____种,帮人的有____种。如果有一天你听见
“当康,当康”的叫声,那么就知道天下会出现______的情况。
17. 你觉得这两段故事可能选自以下哪部作品?(
)
A. 《一千零一夜》
B. 《水经注》
C. 《山海经》
D. 《易经》
【答案】14.
①. 弯曲
②. 差遣
③. 引诱
15.
16.
①. 4##四
②. 柔利
③. 夸父
④. 柔利
①. 3##三
②. 1##一
③. 2##二
④. 大丰收
17. C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
曲折:表示弯曲的,近义词为“弯曲”。驱使:差遣;强迫别人为自己奔走效劳,近义词为
“差遣”“驱遣”。诱惑:意思是引诱迷惑,其近义词为“引诱”“迷惑”。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的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阅读第一段,从“一目国国民都长着一只眼睛”“柔利国在一目国的东边,国民都只有一只
手和一只脚”“聂耳国国民用双手托着自己的大耳朵。”“夸父国在聂耳国的东边,这个国家
的国民身材高大”可知,第一段主要写了 4 个国家的人,分别是一目国、柔利国、聂耳国、
夸父国。从“柔利国在一目国的东边,国民都只有一只手和一只脚,膝盖是向着相反的方向
弯曲的,脚也是反卷曲折。”可知,柔利国的国民只有一只手和一只脚,脚还是奇怪弯曲的,
故推测柔利国的国民无法走路。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