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真题及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词语。
妈妈每天披着 zhāo
xiá(
)出门,忙到 méng
lóng(
)的月光照在 wū
yán
(
)上才回到家。今天我给她做了一份爱心 měi
cān(
):把鸡蛋炒饭放在盘
子里,摆成了一朵 méi
huā(
),四周 zhuāng
shì(
)着 nèn
lǜ(
)
的 shū
cài(
)。妈妈笑着说:“这是一份 tián
mì(
)的 wèi
jiè(
)。”
【答案】 ①. 朝霞
②. 朦胧
③. 屋檐
④. 美餐
⑤. 梅花
⑥. 装饰
⑦. 嫩绿
⑧. 蔬菜
⑨. 甜蜜
⑩. 慰藉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霞、朦胧、檐、餐、嫩、蔬、慰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
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杂兴.(xìng)
锄.豆(chú)
卜.落(bǔ)
剥.莲蓬(bǎo)
B. 率.领(shuài) 和谐.(xié)
曝.晒(bào)
清平乐.(yuè)
C. 渗.出(shèn)
绮.丽(qǐ)
栖.息(qī)
鸡冠.花(guān)
D. 乒乓.(pāng) 病灶.(zào)
不懈.(xiè)
徜.徉(shàng)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生字注音。
A.剥莲蓬(bǎo)——bō;
B.曝晒(bào)——pù;
D.徜徉(shàng)——cháng;
故选 C。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庄嫁 葡萄 宽阔 地振 横七坚八
B. 风姿 即使 虚弱 萤光屏 腾云架雾
C. 威风 环视 婉豆 艰固 锣鼓喧天
D. 歇息 呼唤 日暮 浑浊 随遇而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查找错别字的能力。做这道题首先要对字的字形有正确的熟记能力,
然后在选项中,选择正确无误的字体。
A 错误。“嫁”改为“稼”,“振”改为“震”,“坚”改为“竖”
B 错误。“萤”改为“荧”,“架”改为“驾”
C 错误。“婉”改为“豌”,“艰”改为“坚”
D 正确。
4.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同于静谧的乡村,一到晚上,城区灯火辉煌,繁荣热闹。
B. 王老师走到垂头丧气的李明面前,低声细语地询问着缘由。
C. 哥哥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
D. 伴随着锣鼓喧天的轰鸣声,瀑布从百丈悬崖飞奔而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运用。
A.灯火辉煌:灯光明亮。形容许多灯光构成的热闹景象。
B.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C.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D.锣鼓喧天:敲锣打鼓,声响大得响彻云天。形容激烈搏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锣鼓喧天”
不能用来形容“轰鸣声”。
故选 D。
5. 体会下面词语新的含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潜水 巨婴 纸老虎 铁公鸡
变色龙
(1)小明是个(
),常常吹嘘自己很勇敢,实际上却是个胆小鬼。
(2)那些心安理得“啃老”的人都是典型的(
)。
(3)他很抠门,简直就是一毛不拔的(
)。
(4)爸爸在我家的微信群中一直(
),从不发声。
(5)他惯于见风使舵,人前人后判若两人,是个典型的(
)。
【答案】
①. 纸老虎
②. 巨婴
③. 铁公鸡
④. 潜水
⑤. 变色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隐喻的理解。
潜水:即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秘的观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动表露自己身份、发
布信息和回复他人信息的单独个体或行为。
巨婴:指一个奇葩的成年人群体,极度自私,只求索取没有奉献,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所
有人都要围着他转才是正确,没有规则意识、没有法律概念、没有道德约束,把别人的帮助、
赠予视为应该,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全世界都是欠他的,把自己当成国家的婴儿。心理滞
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
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变色龙:善变、见风使舵的人。
(1)小明是个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常常吹嘘自己很勇敢,实际上却是个胆
小鬼。故选“纸老虎”。
(2)那些心安理得“啃老”的人都是典型的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故选“巨婴”。
(3)他很抠门,简直就是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故选“铁公鸡”。
(4)爸爸在我家的微信群中一直不发布信息和回复他人信息,从不发声。故选“潜水”。
(5)他惯于见风使舵,人前人后判若两人,是个典型的善变、见风使舵的人。故选“变色
龙”。
6. 按要求写句子。
(1)三月的桃花水,令人沉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旅客正出神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周末我带你去看电影。”(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三月的桃花水,难道不令人沉醉吗?
②. 旅客望着白杨树。 ③. 妈
妈对我说,周末她带我去看电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练习。
(1)考查了陈述句改反问句。
陈述句改反问句,需要化肯定为否定,或否定为肯定,句中加反问词,句末加疑问词,句号
改成问号。本句可改为:三月的桃花水,难道不令人沉醉吗?三月的桃花水,怎能不令人沉
醉呢?难道三月的桃花水不令人沉醉吗?
(2)考查了句子缩写。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
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本句是“谁干什么”的句式,因此,缩到最简就是:旅客望着白杨树。
(3)考查了改转述句。
直述句改转述句注意两点,一是标点的变化,去掉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二是人称的变化,
如把“我”改为“他”。另外,还需要看具体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或少量的文字需
要改动。因此,本句应改为:妈妈对我说,周末她带我去看电影。
7. 下面这段话有四个错误,请修改。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红穿着黄衣服,蓝帽子到学校参加连欢会。会上,受到了大家的热烈
欢迎,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唱、舞蹈等许多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红穿着黄衣服,戴着蓝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第
一个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唱、舞蹈等
许多节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病句修改。
搭配不当:“蓝帽子”和“穿着”搭配不当,应该在“蓝帽子”前加上“戴着”;
字形错误:“连欢会”中“连”错误,应该使用“联”;
词序颠倒:“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和“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词序颠倒,应
该互换位置;
重复啰嗦:“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中“首先”和“第一个”意思相同,删掉其
中一个。
8.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_____。
(2)这些事——是______________的回忆;___________的园中,___________的叶下,
____________的膝上。
(3)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表达的诗人对辛勤劳作之人的赞美,对
不劳而获者的不满。
(4)诗词中有春日孩童的活泼之美——“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有夏日的色
彩缤纷之美——“____________,麦花雪白菜花稀。”有深秋送别的情感之美——“寒雨连
江夜入吴,____________”;有傲雪盛放的品格之美——“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生命全在节奏
②. 永不漫灭
③. 月明
④. 藤萝
⑤. 母亲
⑥. 为谁辛苦为谁甜
⑦. 飞入菜花无处寻
⑧. 梅子金黄杏子肥
⑨. 平明送客
楚山孤
⑩. 犹有花枝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人名言、课文名篇和诗句默写。
(1)是英国华兹华斯的名言。意思是: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必
需的节拍和旋律感。注意“奏”的书写。
(2)出自冰心的《繁星(七一)》。默写时注意“漫、灭、明、藤、萝”这些生字的正确书
写。
(3)出自唐罗隐的《蜂》。默写时注意“谁、辛、甜”的正确书写。
(4)默写时注意“寻、梅、肥、楚、孤、俏”这些生字的正确书写。
阅读与理解
9. 课内阅读。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
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
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节选自《白鹅》
(1)第①段主要写____________,第②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都突出了鹅___________
的特点。
(2)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把鹅的叫声和狗的狂吠进行
,让人体会到鹅的叫声很
。
第②段中也有一处地方运用了这种写法,请在原文中用“
”划出来。
(3)“净角”是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净角”出场时常常是_________
的。从“净角”这个比喻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鹅的叫声
②. 鹅的步态
③. 高傲
(2)对比 大,严厉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3)
①. 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②. 鹅的高傲与得意,将鹅的性格特点写得淋漓尽
致,还体会到对鹅的喜爱之情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①段句子“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可知,这段主要写了鹅的叫声;
根据第②段句子“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可知,这段主要写了鹅的步态。从第①段句子“凡
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第②段句子“它常傲然地站着”可以看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找句子和写作手法。
根据“不亚于”可知,这句话是把鹅的叫声和狗的狂吠进行对比,根据“厉声叫嚣”“引吭
大叫”可知白鹅的叫声很大,很严厉。
根据题目要求在第②段找出一处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句子。由“大体上与鸭相似”可知,这个
句子用鹅的步态和鸭子的步态进行了对比,突出了白鹅步态的傲慢。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理解。
根据第②段句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可知,“净角”出
场时常常是“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在第②段“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个句子中,“从容”是
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用来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颇像”就是
很像;因此,这句话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的
步调从容,更写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10. 课外阅读。
①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家乡的小河
②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
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③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
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的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
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④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
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粼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
泼极了。
⑤傍晚的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
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的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了灰暗的一片,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⑥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
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微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
的小草,发出一阵寒(xī)塞窣(sū)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
的小河更静、更清。
⑦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轻掩.:(
凝固.:(
)①关; ②遮盖,掩蔽; ③乘人不备(袭击、捕捉)。
)①坚硬; ②坚决地;
③本来。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宁静——(
)
入睡——(
)
(3)根据短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4)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
”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
描写小河静态的句子。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②. ①
(2)
①. 喧闹
②. 苏醒
(3)时间 中午 傍晚 迷人 可爱 宁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4)静态:“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
动态:“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
天空的七彩绸。”
(5)对家乡的小河的喜爱和赞美等。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这时的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
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可知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轻地遮盖着小河姑娘羞涩
的脸蛋,因此掩的意思是遮盖,掩蔽,故选②;
结合文章第⑥自然段句子“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知小河像变成坚硬
的固体一样,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因此固的意思是坚硬,故选①。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反义词。
宁静,指平静、安静;结合文章第⑥自然段句子“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可知
热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宁静的反义词是喧闹。
入睡,意思是睡着;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可知刚刚醒过
来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因此入睡的反义词是苏醒。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可知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可知小河的中午是活泼的;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傍晚的小河真可爱。”可知小河的傍晚是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