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 分) 真山水登高跳远,大文章搏古通今。 2.根据语境,给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襄阳的山,气势磅( )礴,“十里青山半入城”,襄阳的水,清澈( )如练,“一江碧水穿城 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襄阳的孝子程威带母上学,打工救母,休学侍母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C.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下潜 7000 米的记录,使我国宾至如归地跻身于世界深潜先进国家行列。 D.莫言成为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真正原因,是他作为一名文学家的卓越的创造力和丰富的 想象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加强食品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B.为了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的力度。 C.H7N9 禽流感已导致禽类产业重大损失,为此,国务院紧急下拨扶持专款,以解决禽类养殖户经费 短缺。 D.法国 PPR 集团董事长亨利·皮诺先生,4 月 26 日上午在北京代表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 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①名着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 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 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着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 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B.①③②⑤④C.③②⑤④①D.③②④⑤① 6.名著阅读。(2 分) 《格勒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勒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 经历。不过, 的 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 才是其灵魂所在。 7.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1),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 (4)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含英咀华,一次洗礼,一次收获:登临泰山,领略杜甫 “ 里, ,一览众山”的远大抱负;来到边塞,体会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 ”的矛盾心理;路过零丁洋,感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 的豪情壮志;途经醉翁亭,品味欧阳修“ ,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旷达情怀……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爸爸经常教育晓阳不要爱慕虚荣,不要和人攀比,要勤俭节约。可是有一天,他带晓阳去餐馆陪客 人吃饭,饭后却不打算将剩菜打包带走。晓阳发问,爸爸却说这多没面子! 如果你是晓阳,此时,你会怎样委婉地说服爸爸?(2 分) 9.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8 分) 【拟写标语】芦山地震发生后,学校组织"我为灾区儿童献爱心"的捐助活动,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 手,有的捐钱,有的捐物,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并希望灾区儿童能感受到心连心的温暖,微笑着迎接祖 国美好的明天,以下是学生会主席为本次活动拟出的宣传标语的上句,请你根据画线文字拟出下句。(2 分) 上句:伸出援手,手拉手战胜困难; 下句: 。 【栏目设计】班级要办一期"奉献爱心,你我传递"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仿照栏目示例,再给黑板报 设计两个栏目。(2 分) 栏目示例:爱的故事我来讲; 栏目设计一:_______________;
栏目设计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 分) 材料一:襄阳区杨忠共从 1979 年开始用捡破烂、卖棉花糖攒下来的钱,持续捐助贫困生。据当地教育 部门粗略统计:34 年来,受他捐助的学校有 20 多所,金额达 10 多万元。杨忠共说,能把爱心奉献给孩子 们,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材料二:颜拥军是名爱心公益志愿者,他投资近 300 万元创办襄阳展颜特殊教育学校,接纳自闭症以 及其他智障儿童。他说,尽管每年都还贴钱,但看到有孩子顺利转入普通学校,看到孩子们每天都有进步, 自己能为这些孩子奉献点爱心,就觉得很满足,很快乐。 探究结果: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 10—11 题。(4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 “风正”, 。(2 分) 11.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 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0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 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虽乘奔御 (2)余强饮三大白而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属引凄异 忠之属也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哀转久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宋无罪而攻之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夏水襄陵,沿溯阻 15.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 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 风 别 绝。 是 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乙文写景采用的是 的手法,“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 神。(2 分) 16.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2 分)
(三)阅读散文《转角遇到爱》,完成 17—21 题。(13 分) 转角遇到爱 孙道荣 ①黄昏,居民楼下陆陆续续聚集了不少老人,一边摇着扇子纳凉,一边说说话唠唠嗑儿,十分热闹。 ②老人都是这里的住户。这是个老小区,楼房都是 6 层的,没电梯,住在上面的老人,上下楼就很不 方便。以前,经常能看到住在楼上的老人,手里拎着个小椅子下楼。椅子除了来到楼下坐坐外,主要的功 能还是上楼回家的时候用,爬一层,放下椅子,坐一会,喘口气,养足了劲,再爬一层。有的住在楼上的 老人嫌费事,干脆不下楼了,成了宅老。 ③不知道从哪天开始,3 楼的转角处,放了一把椅子,以为是谁忘记拿回家了,但很多天过去了,椅 子一直在,显然,椅子是谁特地放那儿的。上下楼的老人,爬楼梯累了,走到 3 楼转角处,正好在椅子上 坐一坐,歇歇脚。3 楼转角处的椅子,成了楼上老人的中转站。下楼的老人,慢慢多起来了。不久,5 楼、 4 楼、2 楼的转角处,也都分别放了一把椅子。有的是木椅子,有的是竹椅子,2 楼放的竟然是一张小型的 旧沙发。没有人知道是谁放的,也许是哪位住在楼上的老人,也可能是某个家有老人的年轻后生。有什么 关系呢。转角处的这几把旧椅子,给上下楼的老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纵使是住在最高的 6 楼的老人, 现在也敢下楼来了。楼下有一小片开阔地,那是老人们聚集的地方。 ④楼梯转角处的椅子,成了这幢老居民楼的一道风景。可是,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⑤老楼房,楼梯本来就窄,又放了把椅子,上下楼就有点碍手碍脚,特别是搬动大一点的家具物什的 时候。某天,一位住在 4 楼的中年男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一把可以折叠收起的椅子,然 后,在拐角处的墙壁上,钻了几个眼,将折叠椅安装了上去。需要坐的时候,将椅子放平,贴墙而坐,不 需要的时候,就将椅子再靠墙折叠起来。一点不碍事。折叠椅受到了老人们更加热烈的欢迎。一位做小生 意的居民,自告奋勇拿出了一笔经费,又购置了 3 把这样的折叠椅,将 2 楼以上转角处的椅子都换上。 ⑥老人们开心极了,上下楼再也不那么艰难了。除了可以每天下楼,和老伙伴们见见面,聊聊天以外, 最让他们开心的是,他们甚至可以邀请以前的老朋友,上自己的家里做做客了。并且,他们在发出邀请的 时候,不忘叮嘱老朋友一声,楼梯口都有一把折叠椅,可以坐下来喘口气,不着急啊。 ⑦这是发生在我所居住的杭州城的故事,这幢老式居民楼转角处的椅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附 近居民楼里的老人们艳羡不已,不过,别急啊,据说,政府已经拨出专款,在所有老居民楼里推广。 ⑧转角处的一把椅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对老人的关爱和温暖。有时候,爱就这么简单。 (选自网络,有改动) 17、结合全文,说说本文以“转角处的爱”为题有何好处?(2 分) 18、通读全文,概括出事件的经过。(2 分) 起因:住在楼上的老人们嫌拎着小椅子下楼费事,干脆不下楼了,成了宅老。
经过: 结果:老人们开心极了,可以每天下楼和老伙伴们见面、聊天,甚至可以邀请以前的老朋友到家里做 客。 19、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考虑,请具体说说第四段的作用。(3 分) 20、结合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一位做小生意的居民,自告奋勇拿出了一笔经费,又购置了 3 把这样的折叠椅,将 2 楼以上转角处的 椅子都换上。 21、请具体谈谈你对文章第 8 段内容的理解。(3 分) (四)阅读议论文《信仰的力量》,完成 22—26 题。(13 分) 信仰的力量 李 斌 ①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 ②翻开历史,不难见到这样耐人寻味的历程:1924 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号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 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然而仅仅十几年过去,抗战“前方吃紧”, 国民党要员却在“后方紧吃”,等到抗战胜利,当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观共产党领 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 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定信仰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赢得了千千万 万民众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让“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③“对信仰的忠诚是爷爷留下的最大财富”,红色情报员钱壮飞的孙子钱泓这样说。相比物质财富, 信仰是更可宝贵的财富,它指引着奋斗的方向,决定着不同的价值抉择。 ④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 数百万元”,他却不动丝毫,清贫如洗;灯红酒绿的和平时期,杨善洲毕生积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烟斗, 但在后人看来,他们留下的岂止是金山银山。“人生是奉献,不是索取”,“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 观道破天机。 ⑤信仰纯洁,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革命时期,信仰是带头种菜纺线,与群众一块苦、 一块过、一块干。建设时期,信仰是身先士卒战风沙斗盐碱,是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改革 年代,信仰是锐意创新,不惧毁誉不为财;是青春励志,用心坚守在基层;是奉献到老,退休而不褪色。 “活着就该多做事”,北川民政局长王洪发一语中的。
⑥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大钊信仰怀胸,“不怕 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 舍生取义。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至今葆守“为人民拒腐蚀”的英 雄本色…… ⑦毋庸讳言,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 根基。一些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心为物役、贪污腐化、价值虚无、精神空虚。正因如此,我们党 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 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⑧人一旦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的奋斗就有了意义。 从南湖到塞北,从瑞金到北京,从陕北窑洞的兴国之光到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 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我们到达彼岸的精神力量。 坚守信仰,我们将战无不胜。 (选自 2013 年 5 月 27 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23、本文中“高尚的信仰”的具体内容,作者通过引用的方式有过多种表述,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种。 (2 分) 24、本文中第二段所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 分) 25、请具体分析第四段的论证思路及其作用。(4 分) 26、联系全文,说说第七段不能删去的原因。(3 分) 四、写作与表达(50 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题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珍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足迹,生长着我们的信 念,承载着我们的悲欢离合„„ 请以“每个人心里一亩田”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但丢掉什么总是不易,因为这需要觉醒,需要勇气,需要毅力。生活就 是这样,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学会舍,才能得。 请以“丢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 600 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3 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跳”改为“眺”;“搏”改为“博”。 2.[páng];[chè]。 3.C 4.D 5.B 6.童话色彩;讽刺。 7.(1)黑云压城城欲摧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会当凌绝顶 燕然未勒归无计 留取丹心照汗青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示例:爸爸,您不是经常教育我不要爱慕虚荣,要勤俭节约吗?我们还是把这些剩菜打包带走吧! 我要去叫服务员,好吗?(有称呼,有理由,紧扣语境作答,劝说得体即可。) 9.【标语拟写】(1)献出爱心,心连心笑迎明天。(2)献出爱心,心连心迎接明天。 【栏目设计】示例:(1)爱的诗词我来吟(2)爱的名言我来说(3)爱的誓言我来写(4)爱的建议 我来提 【材料探究】(1)帮助他人,快乐自己。(2)献给别人爱心的同时,自己也享受到了助人的快乐。 (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活动体验】示例:爱是一种美好情感,爱是一种善良品德,爱是温柔的,更是甜蜜的,人类需要爱! 世界需要爱!让我们每个人都把爱奉献出来,让我们一同走进爱的世界,一起分享爱的阳光!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古诗赏析 10.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11.示例一:诗人想到(诗句)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乡之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