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栩栩.如生(xǔ) 眼花缭.乱(liáo) 屏.气凝神(pǐng) 稍纵即逝.(shì) A.蓦.然 拮.据(jié) 与日俱.增 B.愧怍. 秀颀.(qí) 鸦雀.无声 C.浮燥. 尴.尬(gān) 莫明.其妙 D.匮.乏 众目睽.睽 濡.染(r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 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 所说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之安身立命。 ,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 ,是孟子 。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 A.丰富 C.富裕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财富 财宝 B.富裕 D.丰富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财富 财宝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进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享用一辈子。 B.连日来,武汉“犟妈”易勤倾家助残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C.随着直饮水设备和知识的普及,更加方便、环保、健康的直饮水会逐渐被广大市民接受。 D.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4.将“隐心,还须战胜富贵的诱惑”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隐心,就是要使灵魂有个安顿的场所。(A)隐逸之士往往通过亲近大自然,获得一种与天地自然同在 的精神超脱。(B)他们往往在山川景物中忘怀世事、颐养情志、寄托理想。(C)陶渊明就有过“贫富常 交战”的切身感受,朝廷使者的不时光顾、同学少年的飞黄腾达,都必然带来强烈的诱惑。(D)隐逸之士 只有坚守其特殊的价值取向和人格追求,才能从身心两方面来战胜富贵的诱惑。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5—7 题。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狮子雕塑 ①狮子并非我国土生土长的,传说它是在东汉时期由安息国(今伊朗)传入我国的。狮子被视为狰狞 之兽,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人们根据它的凶猛性格,设计出狮子雕塑,并赋予它以特殊的使命——护卫。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在古代陵墓和重要建筑物的大门两旁,甚至房梁、屋顶上,都有狮子雕塑,它们守护 着主人并显示着主人的威势。 ②从历史的发展来考察,不同时期的狮子雕刻具有不同的风格。 ③唐代顺陵位于陕西咸阳城之北,其四方门口左右都有石雕的狮子作护卫。这些石狮造型夸张、体形 高大,腿和爪都特别粗大壮实,脚爪扣地,仿佛入土三分,显得非常有力。这些石狮,立者作昂首行进状, 蹲者呈张口挺胸势,整体形象使人望而生畏。 ④北宋皇陵都统一建造在河南巩县,如今那里留下了大量墓前石像,其中石狮也不少。这些宋代石狮 的造型,比起唐代的狮子,更具有写实性,大小更接近狮子原型。狮子的头及头上的卷毛都更接近真实, 其四肢和狮身轮廓虽也用了夸张手法,但狮子的整体形象却不如唐代石狮那么威武有力了。 ⑤明清时期,建筑中留存下来的狮子雕塑更多,在宫殿、园林、寺庙、王府里,不同造型的石狮子, 铜狮子、铁狮子比比皆是。它们的形象更写实了,造型比过去复杂,细部刻画多,四肢有肌肉的起伏,头 上有卷毛,身上戴着铃铛,却不注意狮子整体造型的气势,失去了狮子威武的神态。故宫宁寿殿门前的铜
狮子,为了强调护门狮子的狞厉,将其腿部的肌肉表现得特别鼓凸,嘴张得很大,露出很尖的牙齿,但这 样一来,狮子反而失掉了整体的雄威。 ⑥狮子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它的风格特征和那个时代的特征相符合。唐代统一中国,进入了一个 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繁荣昌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上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气魄雄伟,突出建 筑艺术上的大效果,壮丽而不纤巧。我们从唐代留下来的石狮子上也看到了这种风格。宋代建筑,从技术 上看,比前代更趋成熟,但就其建筑艺术风格来看,宋代建筑逐步走向秀丽的方向,在总体上气势大不如 前。这个特点在石狮子上也很明显地反映出来了。清代尤其到了清末期,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其他 艺术上都表现出一种追求繁琐绮丽的风气,工艺品上堆砌玉石珍宝,建筑装修上镶嵌珐琅玉石,艺术之高 低仿佛与金银财宝的多少成了简单的正比。所以我们发现清朝的狮子有的竟成哈巴狗的形象也就不足为奇 了。 注:基于命题需要根据楼庆西《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改写。 5.下列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介绍狮子雕塑的源起。 B.介绍狮子雕塑在传统建筑中的作用。 C.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狮子雕塑的特点及其变化。 D.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狮子雕塑的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唐代石狮高大威猛,腿爪粗壮有力,造型上多用夸张的手法。 B.宋代石狮比唐代更具有写实性,头部及四肢等细部刻画得很真实。 C.唐代石狮呈现的风格与唐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D.宋代石狮的雕刻技术比唐代更加成熟,但气势却远不如唐代。 7. 同学们要排练一出以清朝为背景的课本剧,大家为剧中的道具——“狮子雕塑”的设计出主意。下列 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小华说:“让狮子的嘴张大一些,让它的牙齿尖一点,露出来。” B.小鹏说:“设计得酷一点,让它头上的卷毛夸张一些,不那么写实。” C.小莉说:“这个狮子呀,给它打扮一下,最好镶嵌一些宝石。” D.小燕说:“别忘了,还要在它的脖子上配个铃铛。”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①。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 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 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詟②服。 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 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 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 之识度。 (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版) 【注释】 ①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②詟(zhé):恐惧。 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从.之 从:听从 B.将吏亦心轻.之 轻:轻松
C.何足.为异 足:值得 D.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益:更加 9.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 A.吾欲之.南海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公与之.乘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第 II 卷(非选择题 90 分) 四、(14 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12.填空。(共 10 分,每空 2 分)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零落成泥碾作尘, (3)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中的“汗青”指的是 。(陆游《卜算子 咏梅》)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该句表现了诗人 “ 五、(18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6 题。 。 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 于坚 ①1980 年,我在一所 20 世纪早期创立的大学读中文系。大学的主楼是法国人设计的,位于一座小山的 山顶。我们的教学楼,有着希腊式的圆柱和巴洛克风格的阳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包括落日和新月。那 时候青年知识分子谈论最多的就是未来,我们都是未来主义者。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充满着 憧憬。这个未来正是在我们曾经历过的“文革”的黑暗里逐渐清晰起来的,“文革”那噩梦般的记忆让人 不忍回首。在那个年代,最得人心的口号就是“面向现代化”,人们渴望借此获得光明,得到拯救。诗人 食指在《相信未来》里写道:“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 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②记得有一天我和一群同学看“世界杯”直播,比赛之前的《新闻联播》中出现了一个东京大街被小 汽车堵塞的镜头,大家发出了一阵惊讶羡慕的欢呼声。散场时,我们在路灯昏暗的街道上走着,憧憬着未 来。如果说,未来曾经虚无缥缈,只是一些标语口号的话,那个夜晚我们感到未来长出了双脚,正在大地 上走过来——我们盼望着推土机。 ③如今,中国的街道已经跟我们在那个夜晚见到的大街一模一样,我们已经置身未来。未来就这么简 单,让历史、故乡、记忆全部成为废墟。未来清楚、明白、实际得令人厌倦,令人惧怕,令人无奈。
④未来不过是技术、物品、消费水平一次次的更新换代,不过是摩天大楼里的电梯速度更快,高速公 路更长、更宽……而且是无休无止地更快、更宽、更长、更……这种物质世界的焕然一新几乎波及每一个 人,每一个人都被升级换代了,而且正在次第进入新一轮的升级换代。这个未来已经不能被拒绝了,不再 是我们奔向它,而是它裹挟着我们呼啸前进——未来的快车已经没有刹车了。 ⑤我们曾经无限向往的未来,如今正在全面侵占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出某种橡胶轮胎和汽车废气 混合而成的糊味、馊味。空气中到处悬浮着细小的颗粒物,雾霾让我们无法自由地呼吸。我们曾经憧憬的 未来,如今正在侵蚀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废料、工业污染带来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土壤毒化, 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未来让我们无法安全地生存。 ⑥这个未来,就是我们几十年前欢呼的那一个吗?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为之举手鼓掌。如果这 个未来终于动摇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那么每个人都难辞其咎。曾几何时,金钱和速度有着如此巨大的价 值,使人们迷失在物质世界里,对物质的全民性的狂热追求,使我们的头脑没有为精神世界留下任何空间。 我们的传统道德、精神家园已经被未来的推土机清除殆尽。我们只剩下一种知道结果却无法改变的无奈。 ⑦幸运的是,我们还在使用已经使用了五千年之久的汉语,这种农耕文明创造的语言沉淀着中华民族 的传统道德,曾养育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引领我们前行。应该让历史创造未来,而不是让未来自己去创造 未来。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任何力量都将无法驾驭。 ⑧我们曾经感叹“天地有大美”“世界美如斯”,这一美好历史还在我们的记忆里,还在我们的语言 中。趁着还能记得汉字的这会儿,我们应该重新想想:我们从哪里来,要去何处?如今这个未来真的是我 们向往的吗? 13.在那个年代,“我们”为什么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请依据第①段内容作简要概括。(4 分) 14.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说说它是如何巧妙地表达出“我们”当时的心情的。(4 分) 如果说,未来曾经虚无缥缈,只是一些标语口号的话,那个夜晚我们感到未来长出了双脚,正在大地 上走过来——我们盼望着推土机。 15.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已置身其中的“未来”是一匹野马?请根据④—⑥段内容分条作答。 16.作者在反思“未来”的过程中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六、(8 分) 根据要求完成 17—19 题。 在全国各地打造“城市形象”的背景下,武汉市积极投入其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武汉的城市形 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你们小组确定的选题为“武汉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现在准备开始搜集资料,请你设计一个具体的 调查项目。(2 分) 18.下面是某小组在调查武汉市的交通现状时整理的资料,请你充分利用下面图表包含的信息,针对影响 市民快捷出行的主要因素,用简明的语言为提升武汉的城市形象提出合理建议。(4 分) 资料一:影响市民快捷出行因素的调查
资料二:解决交通问题措施的调查 项 目 比 率(%) 硬件 加快地铁及环线建设的进程 增加便民自行车的投放数量 增加公交车的数量 增加出租车的数量 其他措施 规范出租车服务的管理 科学规划公交线路站点 软件 规范便民自行车的管理 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其他措施 24.09 13.42 4.01 5.45 3.03 16.58 8.6 4.04 16.48 4.3 19.在“维护交通秩序,提升武汉形象”的活动中,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学校附近路口维持交通秩序。 当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样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 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姨听完后微微一笑,停了下来。(2 分) 七、(50 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 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 看史传,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 看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 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和灵魂。 请以“看见”为题,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 的姓名和校名。
1、C 2、A 3、D 4、C 5、D 6、B 9、C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D 8、B 7、B 2013 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11 适逢一位驻边的士兵白天在市场上抢夺妇人的银钗,官吏捉住(他),把(这件事)报告给(李及)。 12 (1)烈士暮年 (2)只有香如故 (3)先天下之忧而忧 (4)第一空:语意与“史册”相近即可。 第二空围绕着诗人在此诗句中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内容,内容切合诗句的解读即 可。 13 (1)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文革的黑暗(噩梦)。(2)未来能给我们带来光明,让我们获得拯救。 14.此题从文字表达中有特色的部分入手进行分析,分析与结论相匹配,言之成理即可。 [ 示例 1]“未来长出了双脚”写出了那个曾经缥缈的“未来”变得实在可感,“正从大地上走过来”写出 了“未来”越来越清晰的状态,表达了“我们”的欣喜之情。[示例 2]“我们盼望着推土机”这句话中“推 土机”指的是创造未来的行动,表达了“我们”为了未来的早日到来渴望行动起来的急切心情。
15.要点:(1)这个未来只有物质世界的发展,而且其速度越来越快,让我们无法控制。(2)这个未来的 生态环境越来越糟,让我们无法生存。(3)这个未来缺失精神世界,让我们无可奈何。 16.围绕真正向往的未来“是怎样的”和“如何获得”两点回答。[示例](1)希望我们创造的未来不只是 追求物质世界的发展,更要有精神世界的引领。(2)希望我们从历史(或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中找回我 们的传统道德(精神世界)来引领我们去创造未来。 17.此题围绕“公共场所”或“卫生状况”做分解,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1]电影院的卫生状况 [示例 2] 公园的垃圾回收情况 [示例 3]购物广场的保洁状况 18.此题针对“影响快捷出行的主要因素-----道路拥堵”,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提建议,言之成理即可。 19 此题围绕“文明过马路”和“闯红灯的危害”得体地劝说,言之成理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