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西藏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年西藏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 1、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2、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3、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4、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5、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6、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7、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8、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9、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 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10、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 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12、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 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13、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4、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15、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16、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7、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 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19、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20、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 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2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 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22、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 2-3 年 C、第 3-4 年 D、第五年以后 2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2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25、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26、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 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27、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28、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29、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30、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31、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32、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 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33、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 2-3 年 C、第 3-4 年 D、第五年以后 34、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35、在《超越 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 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36、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 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7、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38、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39、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40、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 行动的作用 41、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 2-3 年 C、第 3-4 年 D、第五年以后 4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4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44、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 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4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2B、52C、62D、72 46、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4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4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49、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50、以下能够测定 12 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 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5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52、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 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53、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54、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5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56、浪漫的爱的组成是()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57、编制 16 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58、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5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 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0、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61、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62、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63、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64、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65、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