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平谷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Mg-2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
氧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回答下列小题。
1. 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 78%
B. 21%
C. 0.94%
D. 0.03%
2.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 O2
B. 2O
C. O2-
D. 2O2
3. 下列操作能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是
A. 闻气味
C. 观察颜色
B. 将集气瓶倒扣 在水中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4. 下列物质在 O2 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木炭
B. 红磷
C. 蜡烛
D. 铁丝
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空气
氢
B. 水
C. 二氧化碳
D. 过氧化
【答案】1. B
2. B
3. D
4. B
5. A
【解析】
【1 题详解】
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含量约为 78%,氧气含量约为 21%,稀有气体含量约
为 0.94%,二氧化碳含量约为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含量约为 0.03%。故选 B。
【2 题详解】
A、O2 表示一个氧气分子或氧气,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2O 表示两个氧原子,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C、O2-表示每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D、2O2 表示两个氧气分子,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 题详解】
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
故选项错误;
B、空气、氧气都不易溶于水,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
选项错误;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
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
正确。
故选 D。
【4 题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
D、铁丝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5 题详解】
A、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故 A 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 B 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 C 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燃烧
B. 纸张粉碎
C. 冰雪融化
D. 酒精挥
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 正确;
B、纸张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
C、冰川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误;
D、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 A。
7.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表示小心有电;
B、表示禁止吸烟;
C、表示小心地滑;
D、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故选 B 。
8. 能闻到丁香花散发的香味,主要原因是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的质量很小
【答案】B
【解析】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的体积很小
【详解】闻到丁香花散发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
故选 B。
9.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检查气密性
B.
取用固体
读取液体体积
D.
倾倒液
A.
C.
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为:导气管放入水中,手握住试管,内部温度升高,压强
增大,气体逸出,形成气泡,松手后,由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外部压强将水压入导管口,
形成稳定液柱,则此时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读取液体体积,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
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 D。
10. 冬季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
B. O2
C. CO
D. CO2
A. N2
【答案】C
【解析】
【详解】A、N2 是大气成分之一,无毒,错误;
B、O2 是可以支持呼吸的,无毒,错误;
C、CO 俗称煤气,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正确;
D、CO2 是大气成分之一,无毒,错误;
故选 C。
11.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B. Cl
C. Fe
D. N
A. O
【答案】C
【解析】
【详解】A、O 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氧气 O2,故选项不符
合题意;
B、Cl 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氯气 Cl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Fe 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
合题意;
D、N 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氮气 N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
B. 矿泉水
C. 海水
D. 雨水
13. 硫酸铝(Al2(SO4)3)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下列关于 Al2(SO4)3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三种元素组成
C. 铝元素呈+3 价
14. 过滤池起到净水作用是
A. 吸附水中的臭味
C. 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杂质
B. 属于氧化物
D. 能使水中杂质更好地沉降
B. 去除难溶性杂质
D. 杀死水中的细菌
15. 下列净水方法中,在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没有使用到的是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16. 下列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B. 蒸馏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 加入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
D. 加热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17. 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B.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D. 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b 管中生成的
气体
【答案】12. A
13. B
14. B
15. D
16. C
17. B
【解析】
【12 题详解】
A.蒸馏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A 正确;
B.矿泉水由水和一种或几种可溶性矿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 B 错误;
C.海水由水和氯化钠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 C 错误;
D.正常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会生成碳酸,所以雨水中除水之外,还有二
氧化碳、碳酸及其他溶于水的物质,雨水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 D 错误。
故选:A。
【13 题详解】
A.根据硫酸铝的化学式 Al2(SO4)3,可知该物质由铝、硫、氧三种元素组成,故 A 正确;
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硫酸铝由三种元素组成,故 B 错误;
C.硫酸铝中硫酸根呈-2 价,铝元素呈+3 价,故 C 正确;
D.硫酸铝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其沉降,故 D 正确。
故选:B。
【14 题详解】
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所以过滤池起到净水作用是去除难
溶性杂质,故选:B。
【15 题详解】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没有使用到的是蒸馏,如需制备更纯
净的水,可用蒸馏的方法,故选:D。
【16 题详解】
A.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取少量等量水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同样的肥皂水,
振荡,泡沫多、浮渣少则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则为硬水,故 A 正确;
B.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特定的实验装置,加热硬水至沸腾,再将水蒸气冷凝,收集得到蒸
馏水,此净水方法为蒸馏,蒸馏可将水中可溶性物质分离与水分离,所以蒸馏可将硬水转化
为软水,故 B 正确;
C.活性炭可吸附掉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如有色物质和有臭味的物质等,不能除去可溶性钙
镁化合物,加入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 C 错误;
D.加热煮沸硬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生成不溶性沉淀,从而可降低水的硬度,故 D 正确。
故选:C。
【17 题详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故 A 正确;
B.水是纯净物,不能由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故 B 错误;
C.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故 C 正确;
D.b 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气体较少,b 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
气,故 D 正确。
故选:B。
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回答下列小题。
18. 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H
B. N
C. O
D. Al
19. “嫦娥五号”探测器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氦-3 资源,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则氦-3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4
B. 3
C. 2
D. 1
20.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下列属于液氢化学性质的是
A. 沸点低
B. 密度小
C. 能燃烧
D. 无色无
味
21. 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氢原子钟。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
关氢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 H
B. 原子序数为 1
C. 相对原子质量为 1.008g
D. 原子
中核外电子数为 1
22. 一种宇宙飞船,依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反应提供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氢气燃烧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 氢气燃烧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
变
C. 氢气、氧气、水均属于化合物
D. 氢气由两个氢原子组成
【答案】18. D
19. C
20. C
21. C
22. B
【解析】
【18 题详解】
A、H 为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B、N 为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C、O 为氧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D、Al 为铝元素的元素符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9 题详解】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 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则
核外电子数为 2 个,故选 C。
【20 题详解】
A、沸点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密度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