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 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Cl 35.5 Na 23 Mg 24 Cl 35.5 Fe 56 S 32 K 39 第 Ⅰ 卷 (选择题 共 2 大题 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石蜡熔化 C. 酒精挥发 D. 湿衣晾干 【答案】A 【解析】 【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 A 正确; B、石蜡熔化,只是石蜡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 B 不正确; C、酒精挥发,酒精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 C 不正确; D、湿衣晾干,只是水分子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 D 不 正确。故选 A。 2.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 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答案】D 【解析】 B. 氧气可用于冶炼钢铁 D. 氮气可以用来做燃料 【详解】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霓虹灯,故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冶炼钢铁,故正确; C、氦气的密度比较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故正确; D. 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用来做燃料,故错误; 故选:D。 3.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铁、水蒸气 B. 化合物:过氧化氢、水银 C. 氧化物:二氧化锰、冰水混合物
D. 混合物:高锰酸钾、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中水蒸气的成分是水,属于化合物,B中水银属于单质;D中高锰酸 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故选C. 考点:物质的分类 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 密性 C. 滴加液体 D. 读取体积数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 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 B。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 烈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生成白色小颗粒五氧化二磷,故 A 选项不正确; B、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故 B 选项不正确;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故 C 选项正确;
D、在未点燃的情况下,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无任何现象,故 D 选项不正确。 综上选 C。 6. 用黑钨矿[主要含钨酸亚铁(FeWO4)]可制得金属钨。钨酸亚铁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 为( ) A. -2 【答案】D 【解析】 B. +2 C. +4 D. +6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详解】亚铁元素显+2 价,氧元素显-2 价,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 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 x=+6 价。 故选 D。 7. 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C.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B.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正确; C.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只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故选 B。 8. 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 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 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 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9. 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铼的元素符号是 Re C. 铼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 B. 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75 D.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86.2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钵的元素符号是 Re,故 A 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75,表示原子序数为 75;根据原子中原 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75,故 B 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铼元素的名称中含有“钅”旁, 铼元素是金属元素,故 C 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铢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 186.2,故 D 正确。故选 C。 【点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 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10. 在反应 A=2B+C+D 中,已知 4.8gA 完全分解生成 0.9gC 和 2.2gD,又知 C 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 18,则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4 B. 17 C. 32 D. 34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成 B 的质量为: 4.8g-0.9g-2.2g=1.7g 设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x。 A = D  C 2B  2x 18 1.7g 0.9g 2x 1.7g 18= 0.9g
x=17 故选 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 符合题意。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的 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 11.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 素 B.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C.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答案】AD 【解析】 【详解】A.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但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不 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1,少于 4 个。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离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正确。 C.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 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正确。 D.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一种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 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AD。 12.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反应前质量/g 120 乙 90 反应后质量/g 86 108 丙 6 22 丁 5 a A. 表中“a”值为 10 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 15 :
l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 a 为 5g,因为其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 因为两种物质增多一种物质减少,故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 9 : 8;故 答案选择 B 13. 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B. 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C. ③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 ①不带电,而④是带电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 别是质子数不同,①是氦元素②③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是镁元素,镁元素属金属元素④是氟 元素,A、C 正确;在原子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②③属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失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则②是阳离子,④是阴离子。故 选 B。 考点: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A. 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B.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 该反应中共有 4 种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4 【答案】BD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 程式是: 4 CH +2O 2 点燃 CO +2H O 2 2 ;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2,故错误;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C、该反应中涉及四种物质,分别是甲烷、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甲烷是由 C、H 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 C、O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水是由 H、O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该反应中有 3 种化合物,故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6:(32×2)=1:4.故正确。 故选 BD。 15. 测知 Fe2O3 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 50%,则另一种氧化物可能是 A. SO2 【答案】C 【解析】 B. Na2O C. CO2 D. MgO 【分析】Fe2O3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3    56 2 16 3   100% 30%  。两种氧化物的混合物 中氧元素的含量占 50%,则另一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 50%。 【详解】A.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2  32 16 2    100% 50%  。不符合题意。 B. 氧化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25.8%  。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00% 72.7%  。符合题意。  16 23 2 16   16 2  12 16 2   16  24 16 D.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C。  100% 40%  。不符合题意。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共 4 大题 共 70 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 4 页,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三、(本大题包括 3 小题 共 20 分) 16.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 个镁原子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3)2 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4)氯化亚铁______。
(5)5 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6)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答案】(1)3Mg (2)H2O (3) 2NO - 3 (4)FeCl2 (5)5SO2 (6)  3 3OAl 2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多个原子。3 个镁原子表示为 3Mg。 【小问 2 详解】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化学式 H2O。 【小问 3 详解】 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多个离子,2 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 2NO 。 - 3 【小问 4 详解】 氯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 价,氯元素为-1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 知,氯化亚铁的化学式为 FeCl2。 【小问 5 详解】 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数字。5 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 5SO2。 【小问 6 详解】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标在铝元素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铝中 铝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 3 3OAl 2 。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固体药品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_____(或用纸槽代替);液体 药品一般存放在_____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2)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 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 。 (3)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常用_____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 平。 (4)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答案】(1) ①. 药匙 ②. 细口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