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5年河南郑州中原区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B卷.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5 年河南郑州中原区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B 卷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一部分 语 文 一、选择:(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杜甫诗风的最显著特点是 ( ) A.平淡自然 C.沉郁顿挫 B.慷慨悲凉 D.缘情绮靡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谐音双关的词语是 ( ) A.蚕 B.灰 C.泪 D.丝 3. 形 象 地 说 明 了 “ 旧 社 会 把 人 逼 成 鬼 , 新 社 会 把 鬼 变 成 人 ” 的 真 理 的 作 品 是 ( ) A.《白毛女》 B.《升官图》 C.《金锁记》 D.《山峡中》 4.下列属于冰心的短篇小说集是 ( ) A.《繁星》 B.《春水》 C.《寄小读者》 D.《超人》 5.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 ( ) A.莎士比亚 B.歌德 C.泰戈尔 D.普希金 6.体现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各种衔接关系的形式或手段是( ) A.线索 C.过渡 B.脉络 D.照应 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故国”是指 ( ) A.西蜀 B.唐朝 C.吴越 D.南唐 8.论证是用论据证实论点的过程,它要回答( ) A.证明什么 C.为什么证明 B.用什么证明 D.怎样证明 9.“茅台尚未沾唇,人先醉了三分”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 ) A.借代、夸张 B.对比、比喻 C.借代、对比 D.比喻、拟人 10.下列四组句子,上下两句形成对偶的是 ( ) A.闺中风暖 B.北海虽赊 陌上草熏 扶摇可接 C.幼稚盈室 D.从流飘荡
瓶无储粟 任意东西 二、改错:(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1.修改病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如果你们把这些材料不能在两天内整理出来,就会影响整个计划。 2.用波浪线标示句子中的错别字,加以改正并说明原因。 成天加班加点,忙得废寝忘食,根本无瑕顾及家里的大事小事。 3.改错并说明理由: 2004 年 10 月 30 日《广州日报》刊登一则深圳电视台的招聘广告,末尾一句是“合则 约见,拒绝上访”。 三、分析:(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1.具体指出下列语句中含有的修辞格:(4 分) 这是一个壮观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联在一起,一条条巨 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砂土、石头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 汽车、推土机匆忙地奔跑着。 2.指出表中句子的句型和句式:(4 分) 句 子 把烟熄了! 他总是躺着聊天。 句 型 句 式
你看,地上坐着许多人。 我说,必须请老师来管你们了!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如果是多义,要分别分析:(6 分) 一个华侨投资的养鸡场 四、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共 15 分)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 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 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1)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2)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举一例。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第二部分 数 学 一、填空(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1. 有 四 个 互 不 相 等 的 自 然 数 , 它 们 的 乘 积 等 于 1992 , 那 么 它 们 的 和 的 最 大 值 为 是 种 . 2. 若 关 于 x 的 不 等 式 3  ax 0 只 有 三 个 正 整 数 解 , 则 正 数 a 的 取 值 范 围 . 3.如右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BC   ,90  D A ,60 B  ,2 CD  ,3 则 AB= . 4. 数 学 技 能 是 顺 利 完 成 一 定 教 学 任 务 的 一 方式. 二、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若一把钥匙能且只能开一把锁,现有 5 把钥匙 5 把锁,但不知哪把钥匙开哪把锁,要 配好全部钥匙和锁最多要试 ( ) A.5 次; B. 10 次; C. 15 次; D.20 次. 2.“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是 ( ) A.假命题; B.定义; C.公理; D.推论. 3  3.如果 x A.8; 2  ax bx B. 7;  8 有两个因式 1x 和 2x ,则 C. 15; D. 21.  ba ( ) 4.学生看到有关图形、实物或模型,能初步认识其外形、说出名称,说明已达到对几 何知识的教学要求中的 ( ) A.初步认识; B.直观认识; C.认识; D.掌握. 5.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代表作是 ( )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几何原本》; D.《孙子算经》. 三、推理题:(10 分) 学校给老师分水果,开始有若干梨和 125 个桃,每位老师拿到同样多的梨和桃,但余下
的都不够每位老师一个了,这时运来 26 个水果(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梨和桃),每位老师于是 多拿到 3 个水果且所有老师拿到相同多的梨和桃,最后又运来了 40 个水果(也不知道其中 有多少梨和桃),但这时发现所剩的梨和桃居然不够每位老师同时多拿一个,那么开始剩下 几个梨,请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8 分) 甲骑自行车到城里去办事,走后,乙发现他忘了一物,立即骑摩托车去追,乙追了15 分钟还没追 上,连忙问路旁的人,路旁的人回答说:“甲在20分钟前经过这里。”乙看 看手表,这时离甲出发时间一小 时。乙需再行几分钟就能追上甲? 第三部分 附 加 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 (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 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 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4.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 ) A.广域课程 B.国家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 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 训 练 成 为 任 何 一 种 人 物 — 医 生 、 律 师 、 艺 术 家 、 大 商 人 , 甚 至 乞 丐 或 强 盗 。 ” 这 是 (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二、简答题(5 分) 何谓迁移?结合自己谈谈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那些基本策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