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 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沸腾 B. 冰雪融化 C. 空气液化 D. 蜡烛燃 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的沸腾,水变成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A 不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B 不符合题意; C、空气液化,空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C 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B. 天然气 C. 酒精 D. 氢气 A. 汽油 【答案】D 【解析】 【详解】A、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A 错误; B、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B 错误; C、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C 错误; D、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的 D 正确; 故选 D. 3.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黄铜 B. 纯铜 【答案】B 【解析】 C. 不锈钢 D. 生铁 【分析】合金是金属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详解】A、黄铜是铜、锌的合金,不符合题意; B、纯铜是纯金属,符合题意; C、不锈钢是含铁、铬、镍的铁合金,不符合题意; D、生铁是含碳、铁合金,不符合题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选 B。 4.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答案】B 【解析】 B. MgO C. CaCO3 D. KMnO4 【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详解】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氧化镁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氧元素,为氧化物,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C、碳酸钙由三种元素组成,也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为含氧化合物,故选项 C 不符 合题意; D、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也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为含氧化合物,故选项 D 不 符合题意; 故选:B。 5.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在催化剂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 转化为甲醇(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CO +3H 催化 剂 2 CH OH X + 3 ,则 X 的化学 式是 A. CO 【答案】C 【解析】 B. H2 C. H2O D. H2O2 【详解】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 1 个碳原子、 2 个氧原子、6 个氢原子,反应后已有 1 个碳原子、1 个氧原子、4 个氢原子,则 X 含有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所以 X 的化学式为 H2O。故选 C。 6. 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氮气和氧气 C. 甲烷和空气 【答案】C 【解析】 B. 氢气和一氧化碳 D. 氧气和二氧化碳 【详解】A、氧气是助燃物,氮气不可燃,不助燃,所以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 A 不符合 题意; B、氢气和一氧化碳都是可燃物,无助燃物,所以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甲烷是可燃物,空气中有氧气,是助燃物,所以二者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 C 符 合题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氧气是助燃物,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所以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 D 不符合 题意。 故选 C。 7. 生活中出现的高钙牛奶、富硒大米等物质,这里的钙、硒应理解为 B. 原子 C. 分子 D. 离子 A. 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活中出现的高钙牛奶、富硒大米等物质,这里的钙、硒不是指以原子、分子、离 子中的哪种形式存在,物质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钙、硒应理解为元素,故选 A。 8. 铁钉在下列环境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A. 在干燥的空气中 C. 浸没在植物油中 【答案】D 【解析】 B. 在潮湿的空气中 D. 部分侵入食盐水中 【详解】A、在干燥的空气中缺乏水蒸气,铁钉不容易生锈,故 A 不符合题意; B、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故 B 不符合题意; C、浸没在植物油中,铁钉与氧气和水隔绝,不容易生锈,故 C 不符合题意; D、铁钉部分侵入食盐水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食盐溶液能加速铁钉生锈,此时铁 钉最容易生锈,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9. 对下图所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细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有水 生成,不能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结论,故 A 符合题意; B、实验中观察到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能得出细铁丝能在 氧气中燃烧的结论,故 B 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观察到薄铜板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故 C 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0.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 2X=2Y+Z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 一定是化合物 B. 若 agX 完全反应,生成 Y 与 Z 的质量和为 ag C. 若 Z 和 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 和 n,则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n D. 在反应中 X、Y、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 2:2:1 【答案】C 【解析】 【详解】A、X 反应生成 Y 和 Z,因此 X 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故 A 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的质量,若 agX 完全反应,生成 Z 和 Y 的 质量和为 a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 B 不符合题意; C、若 Z 和 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 和 n,则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n)÷2,该选项说法 不正确,故 C 符合题意; D、在反应中 X、Y、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 2:2:1,该选项说法正确;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下表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 2 个选 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给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不给分。 11. 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食物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 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氢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 故选项解释正确 C、食物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食物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的质量和大小不变,分子之间的间隔 变大,故正确。故选 A。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书、精密仪器着火,应选择干粉灭火器灭火 B.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 C. 水能灭火是由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书,仪器着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是因为干粉灭火器具有黏着性。故 A 错误不 符合题意; B、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浇灭,故 B 错误不符 合题意; C、能灭火是由于水吸收了大量的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 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 C 错误不符合题意;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 D 正确符 合题意; 故选 D。 13. 健康生活倡导“低盐、低糖、低脂”,为了降低过多蔗糖(C12H22O11)等糖分摄入对身体 健康的影响,部分市售饮料使用安赛蜜(C4H4KNO4S)代替蔗糖。下列有关安赛蜜说法正确的 是 A. 安赛蜜是由碳、氢、钾、氮、氧、硫元素组成 B. 安赛蜜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1:1:1 C. 安赛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高于硫元素质量分数 D. 等质量的蔗糖和安赛蜜中,碳元素质量比为 67:38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安赛蜜是由碳、氢、钾、氮、氧、硫六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 确; B、安赛蜜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4):(16×4)=12:1:16,选 项错误; C、安赛蜜中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4:32=7:16,故氮元素质量分数低于硫元素质量分数, 选项错误; D、等质量的蔗糖和安赛蜜中,碳元素质量比为( 12 12     12 12 1 22 16 11    100% ): ( 12 4 1 4 39 14 16 4 32        12 4    100% )=171:180,选项错误。 故选 A。 14.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氯化铵可使亚硝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 应分两步进行: ① NaNO +NH Cl=NaCl+NH NO ② 4 NH NO =N 2 4 4 2  +2H O 2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B. 该转化过程最终转化为氯化钠、氮气和水 C. 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三种 D. 若转化 69g 亚硝酸钠可产生 14g 氮气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 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 离的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反应②为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 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故 A 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利用 NH4Cl 处理 NaNO2 最终转化为 NaCl、N2 和 H2O,故 B 正确; C、NaNO2 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NH4Cl 中氨元素化合价为-3,NH4NO2,中元素化合价为-3 和 +3,N2 中氮元素化合价为 0,所以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三种,故 C 正确; D、将两个化学方程式合为一个化学方程式的:NaNO2+NH4Cl=NaCl+N2  +2H2O; 设若转化 69 g NaNO2,,可产生 NH4NO2 质量为 x,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NaNO + NH Cl= NaCl +N 2 + 2H O 2 4 69 69g 69 69g  28 x ,x=2.8g ,  2 24 x 答:可产生 NH4NO2 质量为 2.8g。故 D 错误。 故选 BC。 15. 等质量的锌、铁、镁、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由图像可知,铝的活动性比镁强 B. 由图像可知,生成氢气最多的金属是铝 C. 若将横坐标改为“稀盐酸”,所得图像不变 D. 根据图像可推知,等质量的镁和铝铁合金,可能产生等质量的氢气 【答案】BD 【解析】 【分析】该图像能反映出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从而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也能反映出等 质量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图像中斜线部分越陡,表示反应速率越快,斜线 部分越缓,表示反应速率越慢;水平部分越高表示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多,水平 部分越低表示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少。 【详解】A、由图像可知,金属镁图像的斜线部分比铝陡,则镁的活动性比铝强,故 A 不符 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金属铝图像的水平部分最高,则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多的金属是 铝,故 B 符合题意; C、若将横坐标改为“稀盐酸”,因为消耗等质量的盐酸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所以不能反映 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几种金属图像中的斜线部分将重合,故 C 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像可推知,等质量的镁、铝、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铝>镁>铁,则等质量的镁和铝铁合金,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能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BD。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18 分) 16.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氦气 ②干冰 ③氮气 ④金刚石 ⑤明矾 ⑥活性炭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 (2)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________; (3)质地坚硬可制玻璃刀、钻头的是________; (4)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__; (5)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杂质使之沉降的是________; (6)空气中含量最高,能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________。 【答案】 ①. ② ②. ⑥ ③. ④ ④. ① ⑤. ⑤ ⑥. ③ 【解析】 【详解】(1)干冰升华吸热,可使水蒸气凝结成水,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②;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⑥; (3)质地坚硬可制玻璃刀、钻头的是金刚石,金刚石是自然界存在最硬的物质,故填④; (4)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氦气,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故填①; (5)明矾溶于水后,电离出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杂质使之沉降,故填:⑤; (6)空气中含量最高,能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氮气,氮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的 78%, 化学性质稳定,故填③。 17.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下列有关保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B. 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C. 农药、化肥的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应该禁止施用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上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18 世纪末,人们通过水的分解实验研究,才最水终认识了水的组成。如图是某学习小 组同学完成电解水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