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安徽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1.组成核酸的单体是
A.核苷酸
B.脂肪酸
C.氨基酸
D.丙酮酸
2.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分子
B.细胞器
C.细胞
D.组织
3.为探究细胞内化学反应高效有序进行的原因,取四支试管,分别加入 2mL 体积分数为 3%
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4
反应条件
常温下
加热
滴入 2 滴 FeCl3 滴入 2 滴肝脏研磨液
实验现象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很多气泡
大量气泡且快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出
A.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
B.活细胞以 Fe3+为催化剂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活细胞合成酶提高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快
D.活细胞合成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快
4.有丝分裂保持了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原因是
A.有纺缍体出现
B.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C.有染色体出现
D.核膜消失又重新形成
5.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
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意味着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失去了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分化是由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D.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分化
6.在含有 35S 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得到蛋白质含有
35S 标记的噬菌体;在含有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
得到 DNA 含有 32P 标记的噬菌体。然后,分别用 32P、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
肠杆菌。在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检测到 32P 标记的 DNA,却不能检测到 35S 标记的
蛋白质。这一实验结果说明
A.DNA 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 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D.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下列关于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分子只存在于染色体中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C.一个 DNA 分子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8.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
果,其中能推断出显性性状的杂交组合是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表现型及种子数
圆粒
皱粒
A
B
C
D
圆粒×圆粒
皱粒×皱粒
圆粒×圆粒
圆粒×皱粒
108
0
125
152
8
102
40
141
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D.突变的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后代
10.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B.基因突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C.自然选择不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1.右图为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运输并作用于相应靶细胞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决定于血糖水平
B.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减少
C.胰岛素直接参与糖原的合成,使血糖水平降低
D.胰岛素只对肝细胞起作用
12.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B.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
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从 a 传递到 b
D.兴奋可以从 a 传递到 b,也可以从 b 传递到 a
1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
A.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都能产生抗体
C.免疫细胞都在骨骼中成熟
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14.下列可以称为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一个校园中的全部树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块农田中的全部田鼠
15.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一定都是破坏性的
B.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D.只有自然因素影响群落的演替,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影响
47.(4 分)下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2
3
4
5
6
1
(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
进入细胞。说明[
]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2)把 3H 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某腺体的细胞中,发现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6]上大量积累,
最可能的解释是[6]
是形成肽链的场所。然后肽链进入[5]
进行加
工。
(3)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
长大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由
控制。
48.(4 分)用显微镜观察载有新鲜水绵和细菌的临时装片。光线从反光镜反射上来后,可
看到细菌从分散状态逐渐向水绵方向运动,水绵附近细菌的密度增加。如果在反光镜上方
放置一个三棱镜。使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这时看到细菌逐渐聚集在
红光和蓝紫光照射到的两个部位(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判断这类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
。判断的依据是水绵光
合作用释放
。
(2)放置三棱镜后,细菌聚集在这两个部位的原因是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这两个部位光合作用较强,释放的
多。
49.(6 分)已知雌果蝇性染色体是同型,用 XX 表示;雄果蝇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 XY 表
示。
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 雌雄都是红眼;F1 雌雄交配,F2 红眼与白眼之
间的数量比为 3∶1,且雌果蝇全是红眼,雄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比为 1∶1。
(1)果蝇眼色的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红眼和白眼是受一对
控制的。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摩尔根等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是隐性的,而
Y 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为验证假设,他设计了测交实验。如果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
果蝇交配,子代中雌果蝇都是
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实验结果与预期完全符合,
假设得到证实。
50.(6 分)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
作用输入到生态
系统。
(2)流入每个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通过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则用于
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
。
2008 年生物参考答案
题号 1
答案 A
2
C
3
D
4
B
5
C
6
A
7
B
8
C
9
C
10
11
12
13
14
15
D
A
A
D
D
B
47.(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核糖体 内质网
(3)细胞核
48.(1)有氧呼吸 氧气
(2)叶绿素 氧气
49.(1)等位基因
(2)红
(3)基因
50.(1)光合
(2)呼吸作用
(3)逐级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