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2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2 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 6 页,有五大题,53 小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并沿裁 剪线将答卷Ⅱ裁下。 试 卷 Ⅰ 请用铅笔将答卷Ⅰ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 一、选择题(本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当前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国策是 (A)保护有限的国土资源 (C)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造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B)副热带高压 (C)赤道低压 (D)副极地低压 3.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具有 (A)地域性的特点 (B)季节性的特点 (C)周期性的特点 (D)复杂性的特点 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个板块碰撞而形成的,这两个板块是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5.制约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A)水源条件 (B)土壤条件 (C)光热条件 (D)地形条件 6.国土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的 (A)生物资源与气候资源 (C)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7.当前,世界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 (B)水资源与矿产资源 (D)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A)劳动力不足 (B)经济发展停滞 (C)人口增长过快 (D)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8.世界上粮食总产量最大的洲是 (B)亚洲 (A)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9.我国下列自然保护区中,位于新疆的是 (A)博格达峰 (B)神农架 (C)梵净山 (D)西双版纳 10.承压地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在于 (A)水流方向不同 (B)补给方式不同 (C)排泄方式不同 (D)埋藏条件不同 11.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属于 (A)花岗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玄武岩 12.下列国家中,属于世界著名农产品出口国的是 (A)日本 (B)加拿大 (C)英国 (D)印度 13.岩石圈是指
(A)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部分 (B)硅镁层以上的部分 (D)地壳和古登堡界面之间部分 14.世界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 (A)高层建筑数量的急剧增多 (C)人均居住面积的明显扩大 (B)电视机普及率的迅速增长 (D)城市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 15.反气旋中心以晴朗天气为主的原因是 (A)中心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B)中心气流上升,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C)中心气流下沉,温度降低,水汽减少 (D)中心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减少 16.当北京时间为 12 点整时,杭州六和塔的塔影大约指向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17.下列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中,位于亚洲的是 (A)俄罗斯 (C)孟加拉国 18.成语“蜀犬吠日”,反映了四川盆地所缺乏的能源是 (B)尼日利亚 (D)巴西 (A)太阳能 (B)水能 (C)核能 (D)生物能 19.下列物质或能量,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水稻 (B)铁矿石 (C)地震波 (D)核电 20.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属于地垒的是 (A)渭河平原 (B)汾河谷地 (C)东非大裂谷 (D)江西庐山 21.美国东北部成为世界上人口密集区之一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 (C)工业和金融贸易发达 (B)国家独立最早,经济发展快 (D)历史悠久,发展农业条件优越 22.下列能源中,属于物质的运动而提供能量的是 (A)水能 (B)核能 (C)太阳能 (D)煤炭 23.下列各组工厂之间生产协作关系十分密切的是 (A)钢铁厂与棉纺织厂 (C)电子元件厂与无线电厂 (B)化工厂与自行车厂 (D)冶金厂与服装厂 24.下列工业产品中,具有“轻、薄、短、小”特点的是 (A)钢材 (B)计算机 (C)船舶 (D)汽车 25.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的主要迁出地区是 (A)黄河上中游地区 (C)珠江中下游地区 (B)长江上中游地区 (D)黄河、长江下游地区 2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多平原,热量充足 (C)西北少雨水,多风沙,光照少 (B)北方多磷,南方多煤 (D)西南湿润,森林垂直差异明显 27.在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厂区内大量栽种各种乔木,其主要目的在于 (A)涵养水源 (B)保持水土 (C)净化空气 (D)调节气候 28.秦山核电站输出的电力,其能量来源于 (A)地球内部 (B)动植物 (C)太阳辐射 (D)天体引力 29.我国的下列地区中,既是商品粮、棉基地,又是油菜集中产区的是 (A)成都平原 (B)江汉平原 (C)黄淮海平原 (D)江淮平原 30.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总量在全国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C)距海洋远 (A)人烟稀少 (B)纬度最低 (D)空气稀薄
二、选择题(本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31.下列古生物:①三叶虫 ②恐龙 ③大羽羊齿 ④始祖鸟 ⑤三趾马,其中出现在中 生代的是 (A)①② (B)③⑤ (C)③④ (D)②④ 32.下面是 4 幅洋流模式图,能够反映南太平洋洋流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 33.下列国家中,对农业现代化的机械化和生物技术都重视的是 (A) (B) (C) (D) 34.右面为部分大陆理想自然带 模式图,其中温带荒漠带是 图中的 (A)① (C)③ (B)② (D)④ ① ② ③ 40°N ④ 35.下列诗句或民谣: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②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③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其中能反映大陆性气候特征的是 (A)①② (B)① (C)③ (D)②③ 36.关于当前世界粮食问题的叙述:①全球粮食总产量严重不足 ②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 费量过高,粮食不能自给 ③世界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④有些发展中国家粮 食严重不足,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下面我国 4 个省区轮廓图中,特大城市数目最多的是 (A) (B) (C) (D) 38.右图是“某种工业受布局因素影响程度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代表水产品加工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9.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叙述:①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劳力 ③ 原料 ④ ② 市场 能源
②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 ③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④资源总量和人均 占有量都很丰富,其中正确的是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A)①③ 40.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时 4 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 夜),这 4 个地区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24 0 12 24 0 12 ③ 24 0 12 24(时) ④ (D)④③②① 0 12 ① (A)①③④② 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试 卷 Ⅱ 请将本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Ⅱ上。 三、填空题(本题有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41.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差异和 位置的季节性移动。 42.地壳结构的两大特点是:厚度 , 层不连续分布。 43.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被称为世界 之最;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整治长江中上游地区日益严重的 问题。 44.我国的粮食生产是农业各部门 的基础,也是农业 的关键。 45.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控制 ,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靠发展 。 四、读图分析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30 分) 46.右面是我国部分商品农业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完成:(6 分) ⑴A 区出产的商品粮主要是 。 ⑵B 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 基 地。 ⑶C 所在的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 金属矿产基地,著名的矿产有 B 。 ⑷D 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 地,其工业产品主要属于 (填轻工业或重工业)产品。 ⑸某旅行家从北京徒步走向 B,沿途 A C D 经历了自然景观的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 律,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 。 地带性分布规 47.右面是不同日期的地球光照示意图,据图完成:(6 分) ⑴地球光照如①所示时,地球在 公转轨道上位于 点附近。 ⑵地球光照如②所示时,地球上 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 N ① ① N ① ② ① N ① ③ ①
⑶地球光照如③所示时,北印度 洋的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⑷地球光照如①所示的这一天,与下列节日最接近的是 。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的春节 (A)五一节 ⑸地球光照连续两次出现如③所示状况的时间间隔是 ,这就是一个 年。 (B)元旦 48.右图是某城市的布局状况,该城市要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和服装厂各 一个,请在图中 A、B、C、D、E 五个地点选择,并说明理由。(8 分) ⑴火力发电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⑵自来水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⑶印染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⑷服装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60 50 E D C 盛行风向 A B 城 镇 50 等高线 铁路线 河 流 D C %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 100 B A 49.右面是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读图 后回 答:(6 分) ⑴A 表示的能源名称是 源 60%以上分布在 明储量最多的省区是 ⑵B 表示的能源名称是 ,我国该能 地区,其中探 省。 , 盆地 将建设成我国该能源的西部基地,这个盆 地还有 中的字母)。 丰富的煤炭和 等能源(填图 50.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4 分) ⑴图中 A、B、C、D 4 海区的盐度 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⑵图示范围内的世界著名渔场有 秘鲁渔场和 渔场。 ⑶纽芬兰渔场所在处有拉布拉多 寒流与 暖流交汇。 ⑷图中箭头表示由波斯湾外运 原油的几条航线,其中运量最 大的是 (填数字)。 80 60 40 20 0 A 1960 1970 1980 1990(年) 0 2000 Km 4000 ② ③ ① C B D 五、简答题(本题有 3 小题,共 10 分) 51.简述地面状况对气候的主要影响。(4 分) ⑴由于地面性质不同,对 的反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不一样。 ⑵由于海陆之间的 和热量 不同,往往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 ⑶由于不同的地面状况对气流运行的影响程度不同,往往在山地的 坡形成丰沛的 Winkel's projection 降水。 5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3 分) 1870 年,美国面积约 5 万公顷的开巴高原上生活着约 4000 头鹿,同时也活跃着少 量的美洲狮和狼群。后来人们为了繁殖更多的鹿,开始捕杀狮和狼。到 1924 年,这两 种食肉动物被捕杀殆尽,鹿群迅速繁殖到 10 万头以上。可是,正当人们为鹿群的扩大
而庆祝的时候,仅仅经过两个冬天,鹿群就很快减少到 6 万头。到 1939 年,鹿群只剩 下 1 万头了。 ⑴在答题卷中画出短文中所涉及的食物链图。 ⑵分析美洲狮和狼群灭绝以后,鹿群先增后减的原因。 。 53.回答以下有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 分) ⑴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 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说明:1.考生答案如与本答案不一致,答得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每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要扣分,外国地名用同音字可不扣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不 选、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 号 1 答 案 D 2 B 3 A 4 C 5 A 6 D 7 C 8 B 9 A 10 11 12 13 14 15 D C B C D A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B C A B D C A C B D D C A B D 二、选择题(本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 号 31 答 案 D 32 B 33 D 34 C 35 C 36 B 37 A 38 D 39 D 40 A 三、填空题(本题有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空格 1 分,共 10 分)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41 43 45 海陆热力性质 气压带与风带 生态工程 水土流失 人口增长 生产力 42 44 不均 硅铝 经济发展 合理布局
四、读图分析题(本题有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题 号 46 (6 分) 参 考 答 案 和 评 分 标 准 ⑴小麦(玉米) ⑵棉花 ⑶钨(铜) ⑷轻工业 ⑸经度 水分 (每空 1 分) ⑴近日 ⑵各地均昼夜等长 ⑶顺 ⑷B ⑸365 日 5 小时 48 分 46 秒 回 47 归 (6 分) ⑴E 位于郊区并接近铁路,便于运入煤炭 ;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⑵C 处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 ⑶B 处在河流下游,污水不会影响市区的水源 ⑷A 位于居民区,便于就近销售产品和职工上班 48 (8 分) (每空 1 分,与本答案不一致,答得合理可酌情给分) (每空 1 分) ⑴煤炭 华北 山西 ⑵石油 塔里木 C(天然气) ⑴C>D>B>A ⑵纽芬兰 ⑶北大西洋(墨西哥湾) ⑷① (每空 1 分) 狮 狼 草→鹿 ⑴ 得分) (1 分。只要画出草→鹿→狮或草→鹿→狼即可 ⑵由于鹿群失去天敌(狮、狼)而迅速繁殖(1 分);使草原上的草类供应 不足,草场退化,造成鹿群缺少食物而大批死亡(1 分) (答得合理可酌情给分) ⑴含义是: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 53 (3 分) 构成危害(1 分) ⑵途径:①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 分) 五、简答题(本题有 3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题 号 参 考 答 案 和 评 分 标 准 51 ⑴太阳辐射 ⑵热容量 传递方式 ⑶迎风 (每空 1 分) (每空 1 分) 49 (6 分) 50 (4 分) (4 分) 52 (3 分)
②搞好国土整治工作 (1 分) 草→鹿 狮 狼
分享到:
收藏